面對美以兩國的持續施壓,伊朗正做著打與談的兩手準備。
面對美國的軍事威脅,以及以色列的不斷襲擊,伊朗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堅決回擊。對特朗普的投降要求,伊朗方面已經明確拒絕。哈梅內伊在電視講話中公開表態,不會原諒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對伊朗的侵略,將採取措施加以嚴懲。同時警告特朗普,如果進行軍事干預,美方將付出無法挽回的後果。
除了口頭表態外,伊朗還採取了實際的軍事行動。據俄媒報道,6月19日,伊斯蘭革命衛隊宣布,對海法和特拉維夫的軍事目標以及相關工業中心實施了新一輪的導彈和無人機組合打擊,這已經是衝突爆發以來,伊朗發動的第14輪反擊。而且伊朗在襲擊時,開始動用「法塔赫」以及「泥石」彈道導彈,可以說已經拿出了壓箱底的武器。
不過在伊核問題上,伊朗的態度相對緩和,主張談,只不過談判的對象和條件有選擇。據美國軍事網站報道,一架空客A340以及兩架空客A321日前降落在阿曼首都。其中A340曾是伊朗總統專機,去年佩澤希齊揚前往美國聯合國總部開會時,乘坐的就是這架專機,另外兩架是伊朗政府的所屬專機。
而阿曼又是美伊此前約定的伊核談判地點,所以外界猜測,此時伊朗總統專機落地阿曼,有可能是要就伊核問題以及伊以衝突,與美西方開展談判,也有可能是提前撤離重要人員至第三國。與此同時,伊朗外長阿拉格齊19日表示,他將前往瑞士日內瓦,與英國、德國以及法國開展四方會談,討論伊核問題以及當前的中東局勢,而這起會談是英德法三國主動發起的,伊朗沒有拒絕,說明仍然願意通過對話結束當前的緊張局勢。不難看出,和以色列的偏執不同,伊朗對衝突以及伊核問題的解決更加靈活,更願意與外界溝通。
說起來,這場衝突的根源還在伊核問題,美國是否會下場也取決於伊核問題的解決進展。現在看來,特朗普仍然沒有下達襲擊伊朗核設施的命令,有可能是在等待伊朗外長與英德法的談判結果。雙方的分歧主要圍繞伊朗是否被允許保留開展鈾濃縮的權利。
伊朗的態度非常明確,他們不打算髮展核武器,這點佩澤希齊揚等一眾伊朗高層都曾明確承諾,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也證實,他們在監督伊朗核設施的過程中,沒有發現伊朗有發展核武器的計劃,包括美國情報界也這麼認為。所以伊朗承諾不擁核,但不放棄開展鈾濃縮活動,也就是發展民用核電的權利。
但特朗普和以色列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看來,伊朗的鈾濃縮丰度已經能夠達到60%,而且伊朗完全有能力將丰度提升至90%以上,不久後就能夠擁有核武器。而一旦伊朗擁核,整個中東地區的地緣格局將發生巨變,美國和以色列,尤其是以色列將不再敢輕易對伊朗動武,畢竟憑藉伊朗的導彈技術,想要將核武器投射至以色列本土並不是難事。
總的來說,未來一段時間裡,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互相襲擊還會繼續,美國是否會下場,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伊朗與歐洲的溝通結果。特朗普咬定伊朗將要擁核,其實就是給自己軍事干預留下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