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菲「軍事勾連」,想要在南海包抄中國。南部戰區表態斬釘截鐵,海空軍下場之後,局勢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最近這幾天,伊以之間的導彈互射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家都在關注雙方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子。不過,對中國來說,亞太地區這兩天發生了一件事,有些不同尋常。大約一個多星期前,日本批准對菲律賓《互惠准入協定》,按照協定內容,它將提升雙方軍事領域的各項合作。換句話說,日本現在已經有了向菲律賓派兵的借口,這很可能會對中國形成包抄之勢。
東海方向,不出意外,日本將會在釣魚島問題上找中國的麻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牽制中國的戰略部署,而在南海方向,菲律賓將會持續之前的操作,繼續對抗中國。當然,站在日菲背後操縱全局的,還是美國。美國的目的很明確,在解放軍不斷邁向深藍的時候,必須要聯合中國周邊國家,強化第一島鏈的作用。所以,我們就能發現,在日本批准對菲律賓《互惠准入協定》之後不到一周的時間,菲律賓就拉攏日本在南海組織所謂的「聯合巡航」活動。對於菲律賓來說,這場活動具有三個作用。
首先,就是威懾中國。之前,在南海地區支持菲律賓的主要就是美國一個國家。但事實證明,美國對於菲律賓在南海局勢中的幫助,相當有限。畢竟現在中美談判還沒完成,特朗普想要的東西還被中國牢牢攥在手裡。如果美國這個時候加大支持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中美關係勢必會受到影響。從這個層面來看,美國正在找一個關鍵點,就是既能給菲律賓提供幫助,又可以讓自己置身事外。現在,美國找到了,日本可以成為美國的替代者來介入南海局勢,同菲律賓一起進行所謂的「並肩作戰」。這一次日菲進行所謂的「聯合巡航」,除了威懾中國,讓中國意識到南海局勢變成三打一之外,也是在向美國傳遞信號,讓美國「放心」。
其次,就是在堅定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對抗中國的立場。馬科斯自從就任菲律賓總統之後,屢次在南海地區挑釁中國,但結果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這讓馬科斯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本來馬科斯想借這樣的做法謀取更多的利益。沒想到,時至今日,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在不久之前舉行的東盟峰會上,馬科斯開始轉變態度了,他公開表示願意同中方簽訂協議,來「維護南海地區和平」。這樣的表態,無疑是美國最擔憂的。如果中菲在南海問題上達成共識,美國在菲律賓的戰略部署將徹底失去意義。在馬科斯表態之後,日本便加入了進來,開始同菲律賓進行所謂的「海上互動」。這其實就是在變相施壓馬科斯,南海立場不能改變。已經上了美國賊船的馬科斯,現在後悔也晚了,即使他不願意接受,也必須接受了。
再次,就是可以幫助馬科斯轉移國內輿論視線。在菲律賓中期選舉失利之後,馬科斯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為了轉移國內輿論的視線,馬科斯只有寄希望炒作南海問題。但南海問題炒作一回,馬科斯輸一次。現在,他又聯合日本進行炒作,無疑是想通過「新瓶裝舊酒」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只是,這樣的結果,估計也是徒勞。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面對日菲之間的軍事「勾連」,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表示,解放軍位南海組織海空聯合巡航,任何攪局南海、製造熱點的軍事活動盡在掌握。要知道,日菲所謂的「聯合巡航」跟解放軍組織的「聯合巡航」是同一天。解放軍海空軍下場增兵南海,就是在告訴這兩個國家,域外國家的介入並不能改變地區局勢。中方有能力,也有實力在南海問題上牢牢佔據主動權,某些國家想要攪局南海,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包抄中國的後果,就是被解放軍反包圍。
其實,從日菲的「軍事勾連」來看,日本在石破茂上台之後對華釋放的積極信號,帶有相當大的「水分」。在中美之間,石破茂並沒有公平對待,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但事實會讓日本明白,選擇中國做朋友,可以互利共贏,而選擇美國做盟友,註定會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