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當地時間3月29日表示,哈馬斯方面已經批准斡旋方埃及提出的停火提議,即釋放5名被扣押以方人員,以換取從開齋節、也就是從3月30日開始的50天停火。
而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當天也發表聲明稱,以方也向斡旋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那麼,以色列和哈馬斯方面的方案有什麼差別,雙方是否有望達成新的停火?
衝突雙方均有意借斡旋壓力尋求突破
總台記者 趙兵:當地時間29日,哈馬斯明確宣布接受由埃及等斡旋方提出的最新停火提議,而以色列也針對這一提議做出了回應。目前尚不清楚以方回應的具體內容如何,但似乎其並沒有表現出激烈的反對。而雙方的最新表態顯示出,在持續的衝突與僵持之下,雙方都有意借斡旋壓力嘗試尋求突破。不過與此同時,雙方間的深層分歧依然存在。
新提議可看作臨時性安排
總台記者 趙兵:根據以色列媒體披露的內容,此次斡旋方旨在推動一個長達50天的停火期,期間哈馬斯將釋放五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員,並陸續交還部分被扣押人員的遺體。而以色列將釋放巴勒斯坦在押人員,同時允許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
總台記者 趙兵: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新提議可以看作是向加沙停火協議第二階段過渡的一個臨時性安排,並不等同於完整的第二階段協議。根據此前各方達成的共識,第二階段的核心內容包括以色列全面撤軍、解除對加沙的封鎖以及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和平機制。哈馬斯一直要求與以色列展開相關談判、落實第二階段停火,而以色列則一直要求哈馬斯先行釋放被扣押人員,停火因此陷入僵局。
以媒:衝突雙方均面臨著較大停火壓力
總台記者 趙兵:以色列媒體認為,在此情況下,實際哈馬斯和以色列都面臨著較大的、要求達成停火的內外壓力。從哈馬斯角度來說,此次接受停火新提議,一方面是為了阻止以軍大規模進攻加沙、緩解加沙人道主義災難,令該組織獲得一定戰略重組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是通過積極配合斡旋方,展現出哈馬斯始終遵守協議、堅持談判的形象,爭取有利的輿論支持。而從以色列來說,現政府在人員獲釋問題上面臨來自國內不斷升級的抗議壓力和國際斡旋壓力,同時由於現執政聯盟強力推動司法改革造成政壇動蕩,現政府當前需要一個突破口,來緩解壓力、穩固執政地位。
雙方有望作出一定妥協 實現短期停火
總台記者 趙兵:因此未來幾天內,隨著各方持續斡旋,或許此次雙方有希望作出一定妥協,再度實現短期停火,不過鑒於雙方就長期停火存在嚴重分歧和無法互信,局勢是否出現會實質性轉機,仍有待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