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2025年03月29日18:33:04 軍事 1548

一、前言

這兩天南邊的六代機異常活躍,又是空中放油,又是小半徑盤旋的,成都上空時刻充斥著六代機發動機的怒吼聲。這其實是件好事,說明成飛的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設計成熟,可靠性出眾,絲毫沒有瓶頸,研發速度達到讓人震驚的程度。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北邊似乎非常的安靜。沈飛的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自從去年露過一次面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眾人面前過。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成飛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的多次曝光,讓不少人對其性能大致上有所了解,可沈飛的六代機卻神秘異常,其性能究竟怎麼樣,主要應用於什麼作戰場景,成了軍迷們難以解開的疑惑。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二、為何沈飛六代機杳無音訊

沈飛的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出現次數較少,有網友認為是沈飛的保密更加嚴格。因為去年殲35A都已經在航展上公開亮相,可是迄今為止除了航展上軍迷拍到的殲35A機動畫面,別的試飛照片或者視頻 通通都沒有。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我對這一觀點倒是持贊同態度,你想想沈飛老早都說了FC31項目一機三吃,可是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是不是只看到了空軍型殲35A的首飛,海軍型網上看不著一丁點相關內容,外貿型到現在都還是個模型。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所以大概率沈飛的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有進行過試飛。但由於沈飛找的試飛空域遠離市區,導致沒有人看到,亦或者是有人看到了但是不能往外發。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三、沈飛六代機性能怎麼樣

那麼咱們只能依據軍迷大佬製作的CG圖來做分析,單從外觀上來看,沈飛的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要比成飛的那款,更像戰鬥機一些。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其採用的是兩台發動機的傳統布局,兩台發動機間距較窄,所能提供的動力水平,肯定是比不上成飛的六代機。如果其採用的是跟殲20同款的渦扇10C發動機,那麼兩台加一起能給沈飛新戰機提供約31噸的加力推力,動力上跟殲20差不多。所以如果單論動力系統,很難將沈飛的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跟六代機畫上等號。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但不妨換種思路,將沈飛的這款新戰機看做第六代的中型戰鬥機,這個動力水準是不是就說的過去了。相比起不怎麼出彩的動力系統,沈飛顯然將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的研發重心都放在了氣動布局的身上,類似褐雨燕的仿生氣動外形,第一眼看上去雖不驚艷,但是卻給人很強的靈活感。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機翼採用了蘭姆達機翼,這是一種常見於隱身戰機的翼型,因機翼後緣呈內凹鋸齒狀,形似希臘字母λ(Lambda)而得名。這種機翼前緣後掠,可推遲激波的到來,減小超音速飛行的阻力,高速飛行時的速度以及穩定性均表現非常出色。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機翼後緣呈鋸齒狀,可以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積,增強整機的隱身性能。尾部的尾噴口還採用了類似F22的那種二元流體推力矢量發動機噴口。發動機的進氣道,似乎為了菱形設計的機頭,而做出了巨大的妥協。進氣口向後挪移到靠近機身中部的位置,且進氣口面積不是很大,也看不到DSI進氣道鼓包的存在,那麼沈飛的新戰機怎麼「吹除」進氣口附面層,尚未可知。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而年初軍迷圈子瘋傳的沈飛給六代機安裝了可變垂尾的猜測,目前來看是猜錯了,因為從一張拍攝到沈飛新戰機腹部的照片上,能夠明顯的看到機尾發動機兩側的主翼後緣位置,不存在可變垂尾的開縫,那明顯是一整塊的蘭姆達翼。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且機腹處有一條從進氣口貫徹到發動機尾噴口的溝槽,有軍迷大佬認為這是導流槽,會對機腹區域的雷達散射截面積造成不利影響,並且彈艙也因這條導流槽而被一分為二,讓沈飛新戰機喪失了攜帶上千公里大口徑空射彈藥的能力。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不過我對這條所謂的導流線持保留態度,畢竟照片太模糊了,並且有AI重新製圖的嫌疑,所以在更清楚的照片出現前,我堅持認為沈飛六代機的腹部是平滑的。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四、沈飛六代機設計亮點全動翼尖

此外由於沈飛新戰機採用了無尾飛翼式布局,飛機橫向操控能力是個大問題。沈飛是通過增加全動翼尖的方式,將這一問題徹底解決。全動翼尖可充當無尾飛翼式戰鬥機的橫航向操控舵面,當其單側偏轉時,能通過型阻的增加產生偏航所需的力矩,如果兩側翼尖同時偏轉,則能產生一定的阻力,充當阻力面減速使用。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空軍工程大學的相關論文里明確指出,全動翼尖偏航操控效率較高,並且控制線性良好,易於控制律的設計,是非常理想的航向操控舵面。

至於沈飛新戰機的航電系統以及武備系統,現在大家都是猜測的階段。不過能夠肯定的是,其載彈量會遜色於成飛的新戰機,並且無法像成飛新戰機那樣攜帶大型高超音速武器。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不過我不排除沈飛六代機會讓忠誠僚機攜帶大型高超音速武器的可能性,畢竟忠誠僚機概念沈飛也一直在探索。

五、總結

目前來看沈飛新戰機跟成飛新戰機之間,並不是競爭的關係,一個是第六代重型戰鬥機,一個則是第六代中型戰鬥機,二者在使用場景上也會存在較大的不同。

沈飛新戰機的氣動外形比成飛的更複雜,飛控設計難度也遠超成飛的六代機,但是這為其帶來了更加寬泛的起飛環境適應能力。比如說無需對民用機場或者野戰機場進行改造,沈飛新戰機就可進行部署與起飛。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再加上比殲20大了一整圈的體格子,沈飛新戰機的作戰半徑肯定也會比殲20多出許多,這樣一來它甚至可以接替殲20,完成奪取第一與第二島鏈之間空域制空權的任務,掩護成飛的六代機對敵第二島鏈的高價值目標實施防區外打擊。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此外別忘了沈飛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款艦載機,第二款隱身艦載機也在研製當中,那麼這個下一代空中作戰平台,保不齊也具備上艦的一切要素。

儘管它的體型比殲20大了一整圈,兩台渦扇10C很難讓其在航母甲板上順利起飛,但別忘了咱們還有渦扇15呢。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並且推力不足的話,我們可以選擇擁有更長起飛跑道距離的航母,就比如說咱們新一代的核動力超級航母,排水噸位十萬噸級,甲板更長更寬,絕對可以支持沈飛六代機上艦。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這樣一來其打擊範圍就不只是第一與第二島鏈之間了,它甚至可以突進至第三島鏈或者老美的空域里溜達。我們不僅要有海上街溜子,空中街溜子我們同樣要有,沒事就去大洋那頭轉悠轉悠。老美不是老拿自由說事嘛,那我們飛到你的頭頂轉圈也是我們的自由。航行自由飛行自由,下一步我們要做到陸地自由,給坦克、步戰車都開到老美的土地上。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話說回來沈飛與成飛共同拿出六代機後,我就逐漸明白了,二者已經從項目競爭關係,轉變成了共同為祖國鑽研新一代武器的友好關係。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空軍裝備即將進入大爆發的階段,成飛與沈飛共同出力,別說是六代機了,就算是七代機,我覺得我們都勢在必行。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十年或者二十年後,說不定南北兩大飛機研究與製造基地,會像2024年底那樣,同時拿出七代機、八代機首飛,讓中國始終位於全球空軍裝備技術的最頂端。感謝咱們成飛與沈飛,無數位紮根科研第一線,廢寢忘食為祖國搞科研的航空專家,也感謝每一位看到這裡的軍迷朋友,謝謝,咱們後會有期。

南邊六代機頻繁亮相,而北邊六代機杳無音訊,其性能究竟如何?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穹還是金窮? - 天天要聞

金穹還是金窮?

當地時間5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將建立一個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禦系統,預計總成本在1750億美元,並計劃在3年內實現「全面運轉」。其實,早在今年1月底,特朗普就曾簽署行政令,宣布啟動名為「美國鐵穹」的導彈防禦系統建設計劃。
本輪巴以衝突已致加沙地帶53655人死亡 - 天天要聞

本輪巴以衝突已致加沙地帶53655人死亡

當地時間5月21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布聲明稱,過去24小時,共有82名死者和262名傷員被送往加沙地帶各醫院。△加沙地帶(資料圖)聲明指出,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輪大規模衝突爆發至今,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53655人死亡、121950人受傷。其中,自今年3月18日以軍恢復在加沙地帶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以來,加沙地...
中國大量生產殲10C,原因到底是什麼,這些有多關鍵? - 天天要聞

中國大量生產殲10C,原因到底是什麼,這些有多關鍵?

中國航空工業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殲-10C作為一款自主研發的先進戰鬥機,近年來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它的批量生產不僅體現了中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也反映了多重戰略考量。那麼,中國為何要大量生產殲-10C?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它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