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2025年01月08日21:32:02 軍事 1631

在2024年的11月,中國的珠海航展上出現了很多逆天的無人武器,很多人驚呼,戰爭的規則被改變了。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戰爭,都無法改變其殘酷的本質。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2025年1月3日,一段來自俄烏戰場的戰鬥視頻,震撼了不少人的心。

鏡頭中,烏軍士兵被捅了幾十刀之後,仍然喊「媽媽」的鏡頭,確實讓人淚奔。但是,俄軍戰士的一句話,卻讓人無法去怨恨他。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這段視頻,來自於烏軍裝備的頭戴式攝像機。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戰鬥的發生應該是在2024年的秋天,烏軍士兵進入一個小村莊進行偵察。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可能是由於兵源減少,也有可能是由於指揮疏漏,此人是一個人過去的。

結果,他剛打開一扇木門,就遭到了槍擊。緊接著,就有一個俄羅斯士兵沖了出來,和烏軍士兵展開了肉搏。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一開始,兩人只是一拳一腳的廝打。但是很顯然,俄軍士兵的格鬥能力更強一些,很快就佔據了優勢。

根據一些人的分析,這名俄軍士兵,應該是長著亞洲臉的雅庫特人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雅庫特人

雖然這個民族在俄羅斯的人數不算多,但是向來以驍勇而聞名,尤其擅長摔跤。

也因此,這場肉搏戰基本沒什麼懸念,烏軍士兵很快被打倒在地。

在此之後,俄軍士兵從腰間拔出匕首,向烏軍士兵刺去。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烏軍士兵不斷用雙手阻擋,但是肉身畢竟不如鐵器強悍。

很快,他的抵抗就變弱了。俄軍士兵一刀一刀地捅在了烏軍士兵的身上,看上去足有幾十下。

眼看命運已經無法改變,烏軍士兵索性停止了抵抗。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他用最後的力氣懇求對方:

「不要再打了,請讓我安靜的死去。我已經遍體鱗傷了,讓我喘口氣吧,疼死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戰士,請離開我身邊,我想安靜的死去。媽媽,永別了。」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俄軍士兵慢慢停下了動作。當聽到此人提到自己的媽媽時,俄軍士兵便站了起來,不再傷害對方了。

接著,他掏出了一顆手雷,扔在了對方的身體附近。隨著一聲巨響,這個悲慘的烏克蘭士兵離開了人世。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雖然他做得很殘酷,但是我想沒人會去恨俄軍士兵,因為他的做法,顯然是在結局已定的情況下,減少對方痛苦的人道之舉。

雖然本人並未親臨俄烏戰場,但是我想,在戰爭的核心地帶——頓涅茲克地區,類似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上演。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甚至可以說,這位烏軍士兵還算是幸運的,他至少說出了自己對媽媽的思念

而更多的人,則是連這個機會都沒有。他們早已經在炸彈、炮彈和無人機的攻擊下,成為了一堆堆的血沫。

對於這場戰爭到底傷亡了多少人,俄烏雙方的統計數字差別極大。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根據俄羅斯的說法,烏克蘭已經損失了超過40萬人。而烏方公布的陣亡數字,一開始只有9到12萬人,不久前又更正為19萬人。

如果兩者折中,那麼就是30萬人。這三十萬人的背後,是三十萬個家庭的支離破碎。戰爭的殘酷,就是這樣觸目驚心。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然而,視頻中還有一個細節:俄羅斯士兵在瘋狂動刀的同時,嘴裡還念念有詞。

他一直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入侵了我們的國家。」

這句話還真是讓人奇怪,頓涅茲克是烏克蘭的領土,按理說,俄羅斯人才應該是入侵者才對。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為何俄軍士兵要這麼說呢?難道是在一個將死之人面前顛倒黑白?

可是從他身上的那股狠勁兒來看,此人應該就是這麼想的。

而且,他的話也並未引起世界上的口誅筆伐,可見確實有一定道理。那麼這位雅庫特人的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首先,是頓涅茲克地區本身的問題。雖然這裡在國際關係上,是烏克蘭的領土。但是在意識形態上,這裡的人更認可俄羅斯。

作為兩個國家的領土交界,俄羅斯從來沒有停止對頓涅茲克地區的爭取。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但另一方面,烏克蘭卻對這裡實施了高壓統治,甚至要求頓涅茲克的老百姓放棄俄語和一部分本民族的習慣,這就造成了當地老百姓普遍的「親俄」狀態。

在2014年,頓涅茲克地區還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這裡的民兵甚至揭竿而起,準備脫離烏克蘭。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而且,這還不是頓涅茲克一個地區的事情,旁邊的盧甘斯克地區也加入了這場運動。

他們進行了公投,並且以高票通過了「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提案

結果,烏克蘭方面將這些民兵定義為「恐怖組織」,調集武裝部隊進行了鎮壓。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頓涅茲克民兵打不過正規軍,於是向俄羅斯求助。但是受限於一些國際關係,剛剛拿下了克里米亞地區的俄羅斯,也不能過多干預。

所以這次事件,很快就被平息了,頓涅茲克和盧甘斯克的獨立過程隨即中止。

但是,頓涅茲克與俄羅斯在意識形態上和民族感情上比較接近這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所以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的主要訴求,就是頓涅茲克與盧甘斯克的獨立,或者併入俄羅斯。

這兩個地方也再次進行了公投,而且也是高票通過了。所以在俄羅斯人眼中,這兩塊地方早就是自己的領土了。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烏克蘭人對這裡頻繁發動反擊,自然可以被視為「入侵」。至少在士兵的思想宣傳上,俄羅斯必然會這麼說。

如果從這個角度上理解,那個雅庫特士兵所說的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所處的位置。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俄烏戰爭雖然從表面上看,是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但是如果從政治上看,情況卻恰恰相反。

自從西方將蘇聯忽悠解體之後,他們就一直在使用同樣的招數,來對付俄羅斯。

俄羅斯曾經幾次三番地表示要向他們「投降」,但等來的只是欺騙。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所以在一般的俄羅斯人眼裡,西方是危險的。尤其是在俄羅斯的西南方向,雖然領土廣大,卻沒有任何山川之險。

西方人如果想要從這裡入侵,那麼俄羅斯將很難防守。

而偏偏,烏克蘭這個曾經的俄羅斯盟友,卻在西方的不斷忽悠下,有了加入北約的風險。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一旦他們加入北約,那麼西方的部隊就可以順著這個口子,衝到俄羅斯的領土上。

而俄羅斯到時候,對可能發生的一切,卻只能幹瞪眼,沒有反制的辦法。

在歷史上,俄羅斯曾經多次遭到入侵,每一次都是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所以,他們對於這種危險極為敏感。而在俄烏戰爭中,他們的這種恐懼,又被放大了無數倍。

所以,在俄羅斯士兵的頭腦中,才會有「烏克蘭人入侵我們」的感覺。

以上這些都是間接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就是烏克蘭對庫爾斯克地區的進攻。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庫爾斯克是妥妥的俄羅斯領土,在二戰中,發生在這裡的裝甲集群大戰,也是蘇聯由守轉攻的主要標誌之一。

但是在2024年8月,烏克蘭軍隊卻攻入了庫爾斯克,並且還在這裡建築了堅固的防線。

而俄羅斯軍隊,則是無力進行有效應對,只能是一邊後撤,一邊進行對峙。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庫爾斯克地區的戰鬥仍在繼續。在這個方向上,烏克蘭確實是如假包換的侵略者。

俄羅斯士兵說烏克蘭人「侵略了我們的國家」,在庫爾斯克方向上,這一點確實是事實。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訴求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根本利益,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動戰爭無可厚非。

而在戰爭中,不僅僅是士兵,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要做好為國獻身的準備,因為有國才有家。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但是,如果這場戰爭,僅僅是一個國家在充當另一個集團的代理人,為了別人的利益而讓本國的士兵和人民喪生,那麼就太悲哀了。

幾十萬的烏克蘭陣亡將士,他們的犧牲是否值得?我想明眼人自有公論。

參考資料;

1、俄烏士兵肉搏畫面曝光!烏士兵被擊倒後請求:讓我安靜死去吧 殘酷戰場實錄——中華網新聞 2025-01-04 10:32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2、俄烏士兵近身肉搏畫面罕見曝光,死前目睹敵人離去——印象新聞2025-01-03 15:30:55

殘酷!首曝俄烏白刃戰,烏軍身中幾十刀,死前大喊:媽媽,永別了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戰績再添一筆!俄軍精準打擊烏軍訓練營,70名士兵被一枚導彈全部帶走 - 天天要聞

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戰績再添一筆!俄軍精準打擊烏軍訓練營,70名士兵被一枚導彈全部帶走

俄烏戰場上又傳來一個重磅消息:俄軍一枚「伊斯坎德爾-M」導彈直接命中烏克蘭蘇梅州的一座軍事訓練營,大量烏軍士兵被導彈轟碎!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對外公布了一段視頻,視頻是由一架在烏克蘭蘇梅州距離俄烏邊境約40多公里的一處區域盤旋偵察時傳回來的;在此期間這架無人機偵察到了一支正在訓練的烏軍部隊返回營地,隨後無人...
突發:以色列國際機場被導彈命中 - 天天要聞

突發:以色列國際機場被導彈命中

當地時間5月22日,葉門胡塞武裝發表聲明稱,其導彈部隊當天對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發動了一次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打擊。聲明稱,導彈「成功命中目標」,造成大量人員前往避難所,機場航班運行被迫暫停,多架進港航班返航。這是該組織在
炸毀11輛坦克的特等功臣,為何當了半輩子清潔工? - 天天要聞

炸毀11輛坦克的特等功臣,為何當了半輩子清潔工?

一名曾經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炸毀11輛坦克的「特等功臣」,為何隱姓埋名,在河南當起了清潔工?1956年,河南一家招待所的「清潔工」,突然被「中央軍委」登報、全國尋找——原來,他的真實身份,是「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
以伊劍拔弩張,以色列逼伊朗全面開戰,哈梅內伊為何拒絕? - 天天要聞

以伊劍拔弩張,以色列逼伊朗全面開戰,哈梅內伊為何拒絕?

近期,以色列似乎有意逼迫伊朗全面開戰,然而伊朗卻有著自己的盤算,堅決不會輕易踏入全面開戰的泥潭。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其背後還有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撐腰,美國不僅為以色列提供先進的軍事裝備,還在外交上給予大力支
俄羅斯軍事專家:「中國軍力世界無敵,美國註定失敗」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軍事專家:「中國軍力世界無敵,美國註定失敗」

俄羅斯軍事專家:「中國軍力世界無敵,美國註定失敗」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揭秘歷史的頭條】軍事手段是政治的延續。也就是說,當所有政治手段都用完的時候,那麼軍事手段那是最後的底牌了。所以現在對於美國來說,這也是最為無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