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被俄轟炸,烏向美要陸軍戰術導彈,射程300公里,要打俄本土

2022年10月13日22:21:03 軍事 1398


基輔被俄轟炸,烏向美要陸軍戰術導彈,射程300公里,要打俄本土 - 天天要聞

圖為美國陸軍戰術導彈

隨著基輔被俄軍報復性轟炸,烏克蘭政府再度向美國提出請求,希望美方向烏軍提供陸軍戰術導彈,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種超音速遠程戰術導彈,其射程高達300公里,可以輕鬆對遠距離目標實施精準打擊,要知道,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距離俄烏邊境線也不過五百多公里,烏方屢屢表示出對這款導彈的需求,難道是要打俄羅斯本土嗎?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拜登政府已經給予了烏軍大量軍事援助,然而美國卻始終不願向烏克蘭提供陸軍戰術導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多次表示,該導彈對烏軍發起更大範圍的反攻至關重要,為了打消美方顧慮,他不斷強調,烏軍沒有打擊俄羅斯城市和平民的計劃,對此,五角大樓表示,目前援助的導彈足以滿足烏軍需求,烏方沒有必要持有陸軍戰術導彈。有分析認為,白宮方面是擔心烏克蘭會違反承諾,使用這一武器直接攻擊俄羅斯本土,此舉會對俄羅斯造成嚴重刺激,甚至會導致局勢大幅升級。那麼,美國陸軍戰術導彈有多強,能直接攻擊俄本土嗎?對此,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基輔被俄轟炸,烏向美要陸軍戰術導彈,射程300公里,要打俄本土 - 天天要聞

圖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首先,美國陸軍戰術導彈屬於第四代戰術彈道導彈,也是美國陸軍目前裝備的唯一一種戰術彈道導彈,它主要根據美軍「軍地一體作戰」理論發展而來,是一種可通過陸基機動發射的多用途地對地戰術導彈,其主要用於攻擊敵方縱深裝甲集群、機場和機動部隊等目標,該項目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正式提出,在經過多次方案調整後定型,在1988年4月,美軍試射了第一枚陸軍戰術導彈,隨後開始列裝,該導彈一般使用配套的多管火箭發射系統進行發射,也可以用轟炸機進行投擲,甚至可以直接從艦艇和潛艇上發射,其作戰適用性極強。

其次,從作戰性能來說,美國陸軍戰術導彈重約1670千克,長四米,彈徑610毫米,最大射程可達300公里,有效填補了地面火炮射程近的缺口,可以輕鬆打擊敵方第二梯隊目標,該導彈可以攜帶多種彈頭,包括殺傷性子母彈、鑽地彈及高爆戰鬥部等,配合其高精度的中端和末端制導,可以在不到5米的誤差內實施精準打擊,這款導彈的彈道高度約為50公里,最高速度可達每秒1.03公里,一次齊射的效果與33個155毫米榴彈炮相當,具備優異的作戰效能,此外,該導彈的發射指揮控制、跟蹤測量及再裝填等模塊設備可以安排在一輛發射車上,便於隱蔽的同時,還能與多型號運輸車適配,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戰場生存能力都得到了極大保障。

基輔被俄轟炸,烏向美要陸軍戰術導彈,射程300公里,要打俄本土 - 天天要聞

圖為發射中的美國陸軍戰術導彈

最後,從實戰使用來看,這款導彈在剛剛列裝之時便遇到了海灣戰爭,1991年1月18日,美陸軍第七跑團首次使用陸軍戰術導彈對敵軍實施精密攻擊,從行軍途中接到發射命令至點火發射僅用時13分鐘,展現出非凡的作戰效率,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報告中稱,陸軍戰術導彈打啞了所有被瞄準的防空陣地,在導彈開闢的飛行走廊內,沒有任何敵方雷達活動,所有被攻擊的目標均喪失戰鬥力。隨著美國國家威脅的變化,該導彈的使用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其作戰使用從戰役級火力壓制拓展至戰術層次,開始遠距離精準打擊點狀目標,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先後發射了456枚導彈,有效打擊了伊軍防空導彈陣地等高價值目標,目前,該導彈已在土耳其、韓國等多個國家中服役。

基輔被俄轟炸,烏向美要陸軍戰術導彈,射程300公里,要打俄本土 - 天天要聞

圖為海馬斯火箭炮系統

綜合來說,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精度高、機動性強、適配廣,同時還具備遠程打擊能力,其殺傷力更是不容小覷,也正因如此,美國方面才會多次拒絕向烏克蘭援助該導彈,畢竟,烏軍已經擁有了美國援助的海馬斯火箭炮,如果再提供遠程戰術導彈系統,烏軍極有可能將其用於打擊俄羅斯本土,屆時局面只會一發不可收拾,美國並不想在此時激化衝突,保持現狀才會令美國攫取最大利益。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 天天要聞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1950年寒冬深夜,山東兗州軍營的值班室突然響起急促電話鈴。19兵團司令楊得志抓起聽筒,毛澤東的湖南口音穿透風雪:「得志同志,準備好和世界頭號強敵過招了嗎?」窗外的冰凌映著這位百戰將領凝重的面容——他剛結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對陌生的現
五一已經結束,社會上出現了四個「反常現象」,原因很現實 - 天天要聞

五一已經結束,社會上出現了四個「反常現象」,原因很現實

今年"五一"小長假已經結束了,然而,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上呈現出了4大反常現象,這些現象反映了我國消費市場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再通過對這些現象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其背後蘊含著經濟發展、消費心理和社會變遷等多重因素。
銀行取款出現新變化,5月起開始執行,存款超過十萬一定要注意 - 天天要聞

銀行取款出現新變化,5月起開始執行,存款超過十萬一定要注意

雖然,現在電子支付已經相當普及,但是大額現金交易仍然存在。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銀行網點平均每天處理超過10萬元取款業務的客戶約佔客流量的12%-15%。而為了更好的管理儲戶提取大額現金,金融監管部門就要不斷調整大額現金取款的規定,既要滿足社會各
把存款取出放家裡,是機智還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 天天要聞

把存款取出放家裡,是機智還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現如今,國內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來進行結算支付。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86%。人們之所以都喜歡使用移動支付工具,主要是出門不用帶現金,只要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完成結算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不過,現在也有一部分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