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2025年05月17日18:53:08 軍事 1191

這兩天我們都知道印度方面報道說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研究了霹靂15E的殘件後得出了霹靂15E在技術層面上算不上先進,還趕不上印度國產的阿斯特拉MK2型和MK3型空空導彈的報道。那麼我們今天就簡單說一下印度目前最強的國產中距空空導彈——阿斯特拉。

阿斯特拉,英文為:ASTRA,源自梵語:अस्त्र,意為「法寶」,名字倒是很有意思。

阿斯特拉空空導彈是印度自行研製的中距空空導彈,雖然印度裝備的中距空空導彈不少,包括很早就用於SU30MKI的R-27R-77,近來用於幻影2000陣風的MICA和流星(還未交付實彈)等,但印度顯然也是有追求的國家,所以還是在各個領域追求自給自足,而阿斯特拉空空導彈也是「印度製造」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該導彈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負責研發,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BDL)負責生產。

「阿斯特拉」項目起源於1982年印度政府提出一項名為綜合制導導彈發展項目(IGMDP)的計劃,在1990年完成了預可行性研究,1998年在印度航空展上首次亮相(當時還沒有批准項目),一直到2003年DRDO完成首次地面試驗後,2004年印度政府才正式批准了這個項目,看來印度政府也害怕是這些公司吹牛逼。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早期的地面發射測試

早期的設計中,阿斯特拉擁有一個極其巨大的接近長方形的主彈翼,幾乎可以肯定參考了它們常用的R-77,甚至可能就是請的俄羅斯設計團隊,不過後來在測試發現設計缺陷很大,高空的表現很差,因此在2006年左右進行重新設計,對主彈翼進行了縮短加寬處理。但重新設計後的仍然出現了翼面干擾的問題,於是在2013年再度重新設計,對控制、制導和推進系統也進行了重新配置。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早期試驗階段的設計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改進後的批量版本

2014年完成首次空中試射,2017年9月在孟加拉灣上空進行了密集的測試,連續7次試射均成功命中了不同的靶標,但有消息披露,其實「阿斯特拉」的首發命中率不到70%。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SU30MKI測試ASTRA MK1

2019年「阿斯特拉」在測試中甚至創下110公里命中記錄(聲稱,有報道說事實上是90公里),但對此,印度空軍並不是很買賬,前空軍中將喬普拉就曾經表示印度空軍更願意使用R-77,因為阿斯特拉還需要做更多極端環境測試。

阿斯特拉的量產MK1型長3570毫米,直徑178毫米,重量154千克採用中段慣性制導+末端主動雷達尋制導模式,早期版本的迎頭攻擊最大距離為80公里,批量版本達到110公里。其主動雷達導引頭為Ku波段脈衝多普勒主動雷達導引頭,最大視距25公里,由俄羅斯設計,早期由俄羅斯製造,後來生產線轉移到了印度進行製造,但本土製造的導引頭在2022年才開始裝彈測試。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MK1型的戰鬥部比較常規,是採用近炸引信的破片戰鬥部。發動機也是常規的無煙固體火箭發動機,最高速度可以達到4.5馬赫。從上面這些數據上來看,「阿斯特拉」MK1型的的作戰能力接近AIM-120B的,這對於印度來說已經非常好了。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但是,凡事都怕一個但是。「阿斯特拉」Mk1型一直到2020年才正式進入服役,裝備了部分蘇-30MKI「光輝」戰鬥機,前後「精心」打磨歷時20多年,其打磨細度與其目標載機之一的「光輝」不相伯仲,所以儘管印度人自己非常興奮,認為「阿斯特拉」MK1不愧是我印度出品的「上乘精品」,但依然不得不面對「阿斯特拉」MK1服役就「大大落後」的慘痛現實,只能說有點生不逢時,如果早15年服役,何愁不能成為一代名彈呢?可嘆既生「阿」,何生「其他那麼多先進導彈」?

更為悲痛的是即使量產後的「阿斯特拉」Mk1型也還得面對一個產能問題,因為它的產能也極其誇張,月產能竟然高達8枚,雖然超過了全球90%以上的國家,但是在真正生產空空導彈的幾個主要國家裡面,這是墊底的。並且,直到量產,「阿斯特拉」MK1也沒有解決國產化的問題,不少部件還高度依賴進口,比如烏克蘭產的火箭發動機燃料和英國產的導彈制導晶元,當然,這對印度來說,或許根本也不是什麼問題,印度自有國情如此……

「阿斯特拉」Mk1型成熟以後,DRDO開始以其為基礎改裝地空/艦空導彈,即「VL-SRSAM垂直發射短程地空導彈」。當然,這個項目目前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不過看上去,進展還可以。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但是實在的,這個VL-SRSAM的數值偏低,各方面都乏善可陳,就不多說了。但重點要提一點的就是,這個VL-SRSAM的彈型做了大幅度調整,雖然是MK1的基礎上做的修改,但這個修改還帶出來另一個成果——「阿斯特拉」Mk2。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對於「阿斯特拉」Mk1型服役及大大落後的情況,其實DRDO早有預判(不管對外宣傳時有多嘴硬,自己心中其實是明白的)!

所以在Mk1型還沒有批產之前,DRDO就提前做出遠期規劃,早早開始了改進型MK2的研發。MK2型簡單來理解就是四個大點的升級:加長(彈體和射程都加長)、激光近炸引信、雙脈衝火箭發動機、AESA導引頭。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2025年班加羅爾航展上展示的阿斯特拉MK1和MK2,MK2的尺寸增大不少。

後三點其實就是霹靂-15早就已經實現的技術(當然彈頭部分的技術是印度無法企及的),但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和AESA導引頭卻是美國當時都沒有實現技術,所以,印度人的「野望」還是一如既往的「野」,只能說,印度人的膽子,從來都夠大。

「阿斯特拉」Mk2型的最大射程達到130至160千米,說實話,非常一般,放在今天這個數據基本上在全球同品類中是墊底的存在,然而即使如此,MK2至今在做測試。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它不是在測試就是在測試的路上。因為Mk2型採用的印度國產的AMP生產的Ku波段AESA主動雷達導引頭在技術表現和生產表現封面並不穩定,該導引頭天線孔徑140mm,有164個Ku波段T/R模塊(相比之下霹靂15E都有192個)。而雙脈衝發動機目前印度想要實現要量產更是困難重重的,只能通過實驗室進行小批量組裝,並且測試中導彈的飛行速度似乎存在較大的問題。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所以MK2計劃在2027年左右量產服役的這個時間節點就很難說,當然如果他們「口嫌體直正」,認認真真的研究霹靂15E的殘件,說不定能獲得一些啟發。

這裡順帶還要提一下,因為目前還沒有看到印度裝備的戰鬥機里有哪一款的火控雷達能夠支持MK2以及後續MK3的最大射程,而它們也沒有雙向數據鏈,所以這個最大射程怎麼才能變成有效射程,目前一時還難以弄明白。

最近幾年,印度又開始跟蹤全球最先進的超視距空空導彈和技術,極具預見性的提出了MK3型,後來重新賦予了一個新名字「Gandiva」,源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一把神弓,寓意是很好的。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Gandiva的最大射程達到了驚人的340公里,但這次DRDO在宣傳上稍微「真誠」了一點,竟然標出了這個340公里的發射高度是20公里,那麼按照一般的10公里發射高度/載機1.2馬赫速度/迎頭射擊的標準來測算,其最大射程頂多達到220公里。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Gandiva最大的變化就是採用了類似「流星」空空導彈的固體衝壓發動機,導彈巡航速度在0.8-2.2馬赫,末端加速可以達到2.0-3.6馬赫,說實在的,有點弱。而且,這個發動機印度目前是搞不了,不知道印度什麼時候能和歐洲的供應商談好。不過,印度還有另外一手準備,它們在購買陣風的同時,進口了「流星」空空導彈,等「流星」交付了,MK3的發動機就有機會推動了,不過也不好說,印度這方面的製造水平可能夠嗆。畢竟折騰了幾年,至今Gandiva才完成兩次試射。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所以,總的來說,DRDO對「霹靂15E」的研究結論,筆者表示非常認同和理解,畢竟理論上,印度用在「阿斯特拉」MK2的技術和計劃用在MK3上的技術確實都是先進的,完全沒有必要抄襲「PL-15E」的技術。當然如果確實最後不能批量生產出來,那這和DRDO又有什麼關係?肯定是空軍的預算不夠,肯定是生產單位的技術太差!反正DRDO,是不可能有問題的!

附:「阿斯特拉」三型導彈對比圖

簡單說一下讓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央視披露殲-10CE首戰擊落多架戰機/河南「三支一扶」招錄崗位有變/女生生理期請假要脫褲子證明? - 天天要聞

央視披露殲-10CE首戰擊落多架戰機/河南「三支一扶」招錄崗位有變/女生生理期請假要脫褲子證明?

⊙河南「三支一扶」招錄崗位有變!2025年河南全省共招募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人員3000名,服務期為2年。報名時間為2025年5月21日9:00至5月23日17:00。今年的公告有哪些新變化?各地招錄人數變化大嗎?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張瞧 實習生 裴晴)▼⊙豫果主播清涼pk秀,你最pick誰?河南下周迎 41℃熱浪挑釁,豫果主播...
圖-160「白天鵝」戰略轟炸機:無法忽視的蘇聯「老兵」 - 天天要聞

圖-160「白天鵝」戰略轟炸機:無法忽視的蘇聯「老兵」

您的關注是創作最大的動力[玫瑰]關注/點贊/轉發/評論[謝謝]好人一生平安[送心]整理/平林風月引言:全球頂級的超音速巨獸起飛中的白天鵝2022年12月,兩架圖-160M從薩拉托夫基地起飛,連續飛行12小時後向大西洋試射Kh-BD巡航導彈;
以色列加大軍事攻勢,要吞併加沙,加沙已經成為「殺戮場」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加大軍事攻勢,要吞併加沙,加沙已經成為「殺戮場」

1月19日,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了臨時停火協議,但以色列在3月18日對加沙重啟包括空襲在內的大規模襲擊,三周時間裡就導致超過千人死亡,停火協議事實上已被撕毀。臨時停火協議達成後,一些此前逃到加沙南部的民眾被允許返回北部家園,但在以軍重啟軍事行動後再次流離失所。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數據顯示,加沙約三分之...
美國媒體:「陣風」戰鬥機很優秀,輸在一點不足 - 天天要聞

美國媒體:「陣風」戰鬥機很優秀,輸在一點不足

中國殲10-CE戰機一天擊落三架法國「陣風」戰機,讓這款中國研製的軍機聲名大噪,推上了榮譽的頂峰。但是如果回頭看一下這段經歷,著實令人感到不易。印巴空戰前,殲-10CE只有巴基斯坦一家海外用戶,殲10-CE在國內是不被重視的產品。
13歲考入國防科大,這名大校獲全國表彰! - 天天要聞

13歲考入國防科大,這名大校獲全國表彰!

13歲上大學33歲當教授38歲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這「開掛的人生」中途卻突然按下了「重啟鍵」經歷高位截肢他用最快的速度回歸團隊5月16日被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他就是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王戟天才少年考入國防科大他堅定選擇了國家需求1976年王戟剛上小學一年級就對數學計算著了迷1978年王戟考入中學當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