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20時30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因病醫治無效,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全身心投入核潛艇這一國之重器的研究和製造。黃旭華院士與汕頭有著深厚淵源,他初中畢業於汕頭市聿懷中學,這片土地見證了他年少求學的時光,也為他日後的科研之路奠定基礎。多年來,黃旭華院士心繫家鄉,關注汕頭的建設和發展,鼓舞廣大汕頭學子永攀科研高峰。汕頭人民沉痛悼念、深切緬懷黃旭華院士,向他的愛國與奉獻精神致敬。

2017年9月29日,黃旭華院士第七次歸省母校參與140周年校慶活動。
黃旭華1926年出生於汕尾,祖籍揭陽。1949年,他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製造專業。1958年,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黃旭華接到秘密調令,成為最早研製核潛艇的29人之一,從此開啟了長達30年的隱姓埋名生活,全身心投入到核潛艇研製工作中。在這30年里,他與家人聯繫甚少,他曾感慨:「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四位總師合影(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核潛艇自主研製初期面臨諸多困難,沒有現成的圖紙和模型,也缺乏外部援助。黃旭華帶領團隊從海量文獻中搜集資料,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最終成功設計出方案。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1974年8月1日,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我國核潛艇迎來關鍵的深潛試驗。已過花甲之年的黃旭華,不顧單位領導勸阻,堅持親自參與深潛。他表示:「深潛不是冒險,我對它有信心。而且萬一還有哪個環節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時協助艇長判斷和處置。」最終,核潛艇順利下潛到設計極限深度,全艇設備運轉正常,中國人民海軍潛艇史上首個深潛紀錄誕生,黃旭華也開創了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參加極限深潛試驗的先例,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黃旭華在建造現場。

黃旭華的一生成就斐然,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榮譽,1985年和1996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9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頒「共和國勳章」。
作為汕頭市聿懷中學傑出校友,在過去30多年間,黃旭華院士多次回到母校看望師生,他以自身經歷激勵聿懷學子矢志為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2018年,黃旭華向學校捐贈20萬元,用於激發青少年學習科技的興趣。學校為此設立了「黃旭華英才班」,致力於為國家培養更多像黃旭華院士一樣的科研人才。2017年,黃旭華院士被授予「潮汕星河成就獎」,這一獎項承載著家鄉人民對他的敬重與愛戴。

2017年9月29日,黃旭華院士第七次歸省母校參與140周年校慶活動。
如今,黃旭華院士雖已離去,但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汕頭市聿懷中學「黃旭華英才班」班主任曾燕輝表示:「黃旭華院士用他的青春和智慧融入了深海,他用一生詮釋著為國棟樑的偉大精神。我們也將繼續培養聿懷學子,以黃旭華院士為榜樣,心懷夢想,刻苦學習,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讓院士精神得以延續。」
「黃旭華英才班」的學子們也紛紛表達了對黃旭華院士的追思與敬意。「我們將繼承和發揚黃旭華積極探索、潛心鑽研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開拓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旭華院士一直是聿懷人心中敬仰的老學長。他給學弟學妹們的寄語『人品要好,學習要專,愛好要廣泛』,更是成為了每一位聿懷學子努力向前的動力和方向。正如老學長所說『形而不輟,未來可期』,聿懷學子也將學好本領,建設祖國。」
2014年4月26日,聿懷中學學生們擁簇黃旭華院士進行提問交流。
「黃旭華爺爺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失去了一直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黃旭華爺爺是聿懷人可敬可愛的大師兄,他的一生是為祖國核潛艇事業默默奉獻、隱姓埋名的一生,是懷揣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與熱愛、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無懼國外技術封鎖、帶領團隊白手起家、功勛卓著的一生。這樣的一生是赫赫而無名的偉大一生。黃旭華爺爺一路走好,祖國不會忘記您,人民不會忘記您。」
不少市民也表達了對黃旭華院士的緬懷與致敬:「我們要以老一輩科學家默默奉獻、埋頭苦幹的科研精神為榜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學習黃老先生這種精神,把它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汕頭融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