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競選期間多次表示,若他上台,他會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以此來攻擊拜登政府在俄烏衝突上的表現。但他上任至今俄烏衝突仍在持續,哪怕是為了中期選舉,特朗普現在也不得不採取實際措施做出點成績來。而他日前與普京的通話,就可被看作是一種努力。
據觀察者網2月13日報道,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了幾個涉俄烏衝突的重磅消息,公開宣稱自己已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雙方一致同意恢復和談,並指示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工作。而在這場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通話之後,特朗普又給澤連斯基打去電話,告知他會談內容,而他與澤連斯基的通話時長只有大約半小時。
這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俄領導人罕見的通話,標誌著雙方關係朝解凍邁進了一步。而除此之外,特朗普還宣布了幾個重量級消息,包括他將和普京在第三國沙特舉行一場面對面會談、批評烏克蘭加入北約並將其邊界恢復到2014年之前的想法「不切合實際」等等。
綜合上述消息來看,烏克蘭的命運似乎已經註定,澤連斯基的設想徹底失算。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前提,那就是烏克蘭之所以面對俄方的攻勢能挺到現在,關鍵就在於它有近乎源源不斷的歐美援助,一旦這個援助被人為切斷,烏軍的作戰效能將會下降很多。這是特朗普處理俄烏衝突的出發點,而澤連斯基只能被動接受美方的處理。
在明確這一前提之後,便不難發現兩次通話之後的刀光劍影。一方面來講,特朗普這次是先和普京通電話,再和澤連斯基通電話,從通話時長和之後的新聞通稿來看,特朗普對普京的態度是商量,而對澤連斯基的態度就更像是通知了。這表明在特朗普眼裡,美俄才是這場俄烏衝突的「話事人」。
另一方面,特朗普這次算是直截了當地告知了澤連斯基,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也不可能得到美方的支持要回克里米亞,甚至有可能連烏東四州都保不住。在這件事上美國國防部長說的更加清楚。據觀察者網2月13日報道,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明確表態,美國不會為了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而向烏克蘭部署軍隊。這實際上就是不許烏克蘭「攀扯」美方。
在此之前,澤連斯基雖然感知到了美俄妥協的風聲,但仍心存僥倖,炮製出了幾個他認可的和談方案。包括如果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那美國就要幫助烏克蘭建立一支和俄軍一樣龐大的部隊;以及如果特朗普能設法將烏克蘭和俄羅斯帶回談判桌,澤連斯基計劃向俄方提出「直接的領土交換」,放棄烏方在俄庫爾斯克州控制的區域。現如今,一場美俄通話之後,澤連斯基這些指望基本上全成了泡影。
但實事求是地講,停火和談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離真正結束恐怕還差得遠。美方當然可以用停止對烏援助為要挾,換取澤連斯基「以土地換和平」,然而這一破壞國際秩序的行為如果真的被美方勾兌過去,今後國際環境恐怕要面臨一種「禮崩樂壞」的場面,這是特朗普不能不考慮的事。更何況俄方會滿足於只拿下烏東四州嗎?為讓停火不要變成暫時的休戰、以防克里米亞事件重演,特朗普也該拿出個辦法。
除此之外,由於「割地求和」實在是過於屈辱,烏克蘭也有在美援停止之後獨立作戰的可能,這也是需要考慮到的因素。總而言之,俄烏和談雖然曙光已現,但距離真正達成和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