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山
1月20日,特朗普將正式接任拜登,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一貫注重排場的特朗普,對於這次典禮高度重視,早早就對外放風,希望將就職儀式打造為「全球盛典」,為此他還打破150年的慣例,通過各種途徑對全球多國領導人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出席典禮。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之所以熱衷於邀請外國貴賓出席就職典禮,一方面希望趁此機會和各國重新接觸,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特朗普在國際舞台展示存在感的渴望。
(2017年特朗普首次就任美國總統典禮)
據新華社1月17日報道,中國外交部證實,中方領導人將赴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據悉,在此之前,中方從未派出這麼高級別的官員出席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對於特朗普二次就任總統,中方可以說給足了面子。之所以給出如此的禮遇,原因正如外交部所說,中方希望和美國新政府「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然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走出新時期的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中美關係關乎世界走向)
短短几句話,就將中國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和期望說的明明白白。作為全球排名前二的兩個世界級強國,中美兩國的關係被譽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一舉一動都關乎著全世界發展的走向。對於發展中美關係,中方一直秉承著良好意願,希望兩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和平共處,然而美國近年來的所作所為,嚴重破壞了中美友好的基礎。
尤其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美國不顧全世界反對,悍然發動針對中國的貿易戰、科技戰,對中方揮舞制裁大棒,在南海、台海等關乎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試探中方紅線,妄圖打斷中國崛起的大勢,隨後在拜登任期內,美國變本加厲,揚言「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方打交道」,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圍堵,使得中美關係跌至了幾十年來的最低谷。
(王毅外長會見布林肯)
面對美方蠻橫無理的打壓,中方的態度十分明確,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也好,關稅戰也好,都不會有任何贏家,美國此舉保護的是落後,失去的則是未來的發展。
實際上,從特朗普首次上台至今,中國的綜合國力依舊穩步提升,2024年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再創新高,達到43.85萬億元,順差超過7萬億元,約合9920億美元。其中,中美貿易額增長了4.9%,對東盟、金磚國家、拉美、非洲、中東歐的出口也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高科技屬性的中國商品正在加速出海,呈現出「總量、增量、質量」齊升的良好態勢。
(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發展迅速)
這一切都說明,特朗普也好,拜登也好,對中國的打壓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相反還促使中國加快產業升級,擴大貿易圈,實現了經濟合作的多元化,尤其是在美國重點遏制的高科技領域,中國在先進位程晶元、人工智慧、新能源等領域都已經實現了突破,在部分技術上實現了對西方國家的反超,成功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制裁。
(中國兩款六代機同日首飛)
在軍事領域,中國也迎來了現代化升級的「井噴」階段,多種先進武器裝備相繼服役,尤其是近期兩款六代機同時首飛,更是從「從實力角度」給了美國人一次強烈的中國震撼。此外,近期大量美國民眾湧入中國社交媒體「對賬」,這說明就算在美國引以為豪的「軟實力」領域,美方也開始走下坡路,無法繼續維持「超級大國」的虛幻優越感。
正因為有了充足的底氣,中方才能夠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臨之際,保持戰略定力穩步向前。同樣是因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勢能無法阻擋,特朗普才會主動邀請中方貴賓出席就職典禮,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美國新政府迫切和中方展開對話。
(美國候任國務卿盧比奧)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清,美國國內依舊有強大的反華勢力,依舊「亡我之心不死」,舉例來說,特朗普任命的美國新一任國務卿盧比奧,日前就對中國大放厥詞,污衊中國「靠欺騙成為超級大國」,聲稱美國新政府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抗中國」,這一切,都說明中美關係的改善依舊任重道遠。
(2017年特朗普首次就職典禮)
因此,中方能夠摒棄前嫌,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也是向美國再次傳遞一個信號,就是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兩國友好關係,也願意釋放適當的善意,美方應當把握機會,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探索一條符合兩國利益的可持續共贏之路,假如美方依舊看不清世界大勢,對中國崛起持敵視態度,那麼中方將用實際行動對美國展示,什麼叫做「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