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武漢兩會上,市區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社會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梅志罡帶來了一份特殊的提案。這份提案的建議來自一位學生家長。
武漢兩會召開前,梅志罡接到一通學生家長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的孩子正在上小學,但孩子經常要做作業到很晚,已經難以保障充足的睡眠時間。
這位家長希望孩子的休息時間能夠得到進一步保障。他請梅志罡將這一想法帶到武漢兩會上。
掛斷電話後,梅志罡開始聯繫身邊的學生家長、老師,並走訪中小學校了解情況。梅志罡調研發現,很多孩子無法在21:00前完成作業。
「再刨去洗漱、吃飯這些雜七雜八的時間,很多孩子的睡眠時間根本沒法保障。」梅志罡說。
梅志罡。圖/九派新聞 陳冬艷
但是,在調研中,很多老師也跟梅志罡反映,目前單科的作業量並不大。那為何作業會佔據學生的休息時間?
梅志罡表示,一方面,多科作業的累加,會讓作業成倍增長;另一方面,作業的難易程度,決定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由此,梅志罡提出了梯度作業的設想:在義務教育階段,將作業按照難度分作不同梯度,學生可以根據學習能力的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梯度。
這樣就能滿足孩子的睡眠需求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梅志罡講起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女兒小時候曾問梅志罡,作業寫不完了,該怎麼辦?梅志罡當時告訴女兒,作業寫到21:00,寫不完的就不寫了,先睡覺。第二天,梅志罡到學校跟老師解釋:「孩子的作業做不完是我叫她不做的,你不要責怪我的孩子」。
那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梅志罡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並在大學擔任助教。他覺得「女兒成長得還不錯,至少很健康」。
梅志罡目前在華中師範大學擔任副教授,平日里也會去給中小學生上心理健康課。
從父親向老師、學者的視角轉換中,梅志罡進一步提出,可以從家校關係去減輕孩子的作業負擔。
「孩子作業沒做完,到學校會害怕老師批評。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出面向老師承擔一定的責任,讓孩子少一些心理負擔,多一些睡覺的時間。」梅志罡說。
九派新聞記者 陳冬艷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