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因「戒嚴」風波,正面臨新一輪彈劾之際,美國有人開始擔心,若是「親華派」人士當上韓國總統,美方的大計或將毀於一旦。
韓國總統尹錫悅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外界已經有不少聲音認為,韓國新政府可能來自於政治光譜的另一端,這給美國應對中國的計劃帶來了不確定性。
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師斯奈德開始擔心,美日韓建立「三邊安全合作架構」的大計,很可能會被打回原形,甚至不排除韓國將會退出這一架構。
美方這番表態,暴露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韓同盟「針對中國」的意圖,已然不再掩飾了。
只不過隨著韓國政壇的變動,美方有人開始擔心尹錫悅下台後,新一任韓國總統未必會「全心全意」的為美國的印太布局服務。
之所以這樣會有這樣悲觀的預期,是因為尹錫悅的勁敵——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被韓國國安研究院智囊團認為是一個「親華派」人士。
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
在李在明看來,韓國跟朝鮮改善關係的前提,就是跟中國改善關係。針對尹錫悅政府的對華政策,李在明曾多次提出批評。
尤其是尹錫悅多次在涉台問題上發表不當言論,李在明更是直言台海局勢與韓國無關,韓方不應該主動介入,只要對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都說「謝謝」就好了。
從這最後一句話其實可以看出,李在明或許是一個務實派政客,但不一定就是「親華派」政客。
他主張跟中國搞好關係、在大國之間保持平衡,更多的是出於維護韓國自身利益的考慮,而非主觀上「親近中國」,否則就不會在涉台問題上作出「兩不得罪」的表態了。
而且從韓國的政治生態來看,很大程度上受美韓同盟關係的主導,即便是李在明上台,也很難有大的改變,而且韓國本土上還有美國駐軍,「安全命脈」直接被美方捏在手中。
駐韓美軍基地
所以韓國政府很難對美方說「不」,同樣的道理,美方絕不會容許「親華派」政客當上韓國總統。
而且,對於美方來說,真正感到不滿的還是,李在明以韓國的利益為先,而非美國的利益為先,這就是不夠「忠誠」了。
要知道尹錫悅任期內,最大的倚仗就是美國,為了在訪美期間發表演講,還提前苦練英文,眼看著特朗普當選為美國新一任總統了,他又開始苦練高爾夫球技。
最主要的是在涉華議題上,尹錫悅政府幾乎對美國亦步亦趨, 高度配合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所以,倘若一個務實派政客上台,對美國或許不是那麼順從,自然就讓美方一些人士感到「擔憂」了。
至於美日韓建立「三邊安全合作架構」的計劃會因此受到多大影響,其實也是有限的。
尹錫悅、拜登、石破茂
畢竟這個所謂的「三邊安全合作架構」,本來就不是為了保障日韓的安全,而是為了強化美國的戰略布局,所以韓國基本上也沒有拒絕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