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了一系列涉及俄烏衝突及與川普的交流心得體會言論。
綜合環球網等媒體消息,據烏克蘭《基輔獨立報》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地時間15日在接受烏克蘭公共廣播公司(Suspilne)採訪時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就任後,其政府政策將使俄烏衝突「更快結束」。
但澤連斯基強調,儘快結束俄烏衝突美方可以作為調停方,但是美方(川普團隊)必須保證停火條件對烏克蘭有利(領土問題。
法新社同日也有報道,稱澤連斯基在採訪時發表了一系列關於俄烏衝突和特朗普的言論。
縱觀其言論,實在看不出來曾一度風生水起的澤聖是著手準備接受特朗普政府的安排,亦或是表示他對川普的心思了如指掌並準備其它應對方案?
從與不從,兩難選擇!儘管澤聖再次強調保持領土完整是烏克蘭方面不二的選擇,但言辭之間那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滄桑感毫無疑問客觀存在!
而且,事態的發展由不由得了澤聖斯基,恐怕也不是其個人意見能夠左右的。當初義無反顧投身北約釀成的這一「禍端」,到如今結出的如此「碩大苦果」,讓他一個人承擔,的確令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縱觀報道內容,澤連斯基公開發言的中心思想為:
1)若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俄烏衝突將提早結束;2)他與特朗普進行過建設性交流,其間並未聽到違背烏克蘭立場的話;3)特朗普曾承諾在「24小時內」解決衝突,但具體方式未解釋;4)烏克蘭擔心美國支持減少或被迫向俄羅斯讓步(包括領土問題)。
很重要的一點,是澤聖斯基肯定了特朗普團隊的方針是提早結束這場戰爭。用澤聖給川普找的理由是:此乃川普團隊對美國公民的承諾。
換句話說,澤聖斯基對川普的「一諾千金」已經感到回天無力!
而且,令澤聖感到內心憤懣不已的是,明知川普要做這件十分難堪的事情,也就是川普可能會施壓達成「凍結換停火」使當前的戰爭結束,但川普又根本沒有透露出具體的時間表。
很有點「坐等挨刀」的感覺,那種滋味,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如芒刺在背、如骨鯁在喉。
只不過,澤聖斯基總統也同時強調了一點,稱他與川普在其勝選後第一時間就通了電話,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設性的交流」,交流中間,川普沒有言及任何違背烏克蘭立場的東西。
也就是澤聖斯基依舊抱有一線希望,那就是川普可能仍然會在領土問題上支持烏克蘭。只不過,川普及其副總統萬斯卻又在不同的場合表示,當前的情況下,烏克蘭可能會不得不在領土問題上「作出一定的讓步」。這很矛盾!
縱觀相關媒體的報道內容,從澤聖斯基的言辭之間,確實不難看出這個烏克蘭總統的憂心如焚。這不難理解,為了「與西方保持相同的價值觀」,烏克蘭軍民畢竟浴血抗戰已近三年,百戰疲勞,民生凋零,老百姓實在是苦不堪言。
而且又一個寒冬將至,整個烏克蘭的能源設施已經幾乎毀壞殆盡,單單靠歐盟夥伴援助,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苦戰近三年,兵力傷亡慘重,而領土卻在寸寸丟失,烏東四州眼看將盡數落入俄方囊中,原本打算在庫爾斯克開闢戰線,以解烏東之圍,誰知也是不盡如人意。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特朗普上位真要斜插一杠,真讓烏克蘭在領土問題上讓步,並且對烏克蘭施壓而形成結果的話,這必然會使澤連斯基成為守土失責的千古罪人。
同時,真因此而形成功敗垂成的局面的話,也會歐洲夥伴們蒙羞,歐洲夥伴們也難以接受。
現在落到了這步田地,實在也弄不明白當初澤聖斯基的選擇是不是英明的。眾所周知,俄烏衝突的根源就是北約東擴,而烏克蘭澤聖斯基方面在北約東擴問題上準備建功立業最終導致了幾年的兵凶戰危。
現在整個俄烏衝突「畫風突變」,雖然此前有所料及,但真的臨到眼前,作為當事人的澤聖,心裡不如熱鍋上的螞蟻,可能實在是虛言。而澤聖最害怕的是,一旦俄烏衝突就此罷兵休戰、馬放南山,那他將何去何從?
又以何形象面對烏克蘭的父老鄉親?戰爭結束之後的總賬,又會被人怎麼清算?細思極恐!
因此,現在對於澤聖斯基而言,需要形成的態勢是,其一,拜登現政府必須旗幟鮮明地形成特朗普不能逆轉的局面;其二,形成國際社會的壓力讓特朗普「領土換凍結」的計劃成為不可能;其三,與歐洲夥伴早日達成共識即便美國施壓也絕不屈辱停火,轉由歐洲挑大樑支持烏克蘭。
而澤連斯基此番發言,也是在向歐洲發出聲音無疑。
問題是,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