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俗話說得好:「日防夜防,家賊最難防!」
雖然說我國的電動汽車已經領先世界,可為了能遏制中國的發展,歐盟就試圖通過徵收高額關稅,來遏制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勢頭。
如果說只是單純其他國家的針對,我國也是可以想方設法的應對這次「危機」,但不料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國的一些企業竟然為了了蠅頭小利,甘願充當「內鬼」,不僅私下與歐盟進行談判,更是試圖以犧牲國家利益來換取自身的生存空間。
那麼,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利益衝突和博弈呢?
「內鬼」現身
在國慶期間,當我們沉浸在假期快樂時,國際中卻出現了一個「驚天消息」,那就是歐盟不顧中國方面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的通過了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條約,而且最高的稅率竟然高達37.6%!
此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引得整個中國電動車行業為之震顫。在短短數分鐘內,就在業內掀起軒然大波,引發廣泛關注。不過在面對歐盟的無理打壓,中國車企並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迅速聯合起來,試圖通過談判的方式來化解危機。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中國機電商會的一紙聲明,卻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就是在最近的這些年來,我國部分的車企竟然背著行業組織,私下與歐盟進行價格談判!
要知道,這些「內鬼」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不惜犧牲國家利益和行業整體利益,其短視和自私的行為令人不齒。可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並非個例。
就比如多年前,我國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也曾因為內部有人泄密,導致談判時很被動,損失了不少錢。
為何中國企業會屢屢淪為「內鬼」?
隨著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讓歐盟在汽車領域的傳統優勢地位感受到了壓力。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歐盟祭出了一記「陽謀」,那就是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
雖然表面上看,歐盟和中國在進行正常的貿易談判,但實際上,歐盟可能在暗中玩了些心機。畢竟他們很清楚,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很大,企業也很多,這時候肯定會有些企業為了生存,可能會犧牲長遠利益。
於是他們就以高額關稅為「大棒」,以「價格承諾」為「胡蘿蔔」,試圖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逼入兩難境地。
如果中國企業拒絕「價格承諾」,就將面臨高額關稅的制裁,產品在歐洲市場將失去競爭力;而如果中國企業接受「價格承諾」,就等於變相承認了自己的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將喪失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權,最終淪為歐盟的「代工廠」。
歐盟的這個策略真是兩全其美,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確實不簡單。可更令人憂心的是,在國內一些企業為了能保全自身的利益,竟然去投靠了歐盟,這不僅會使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利益受損,而且還會給全球汽車產業鏈帶來衝擊。
產業升級與自主創新
儘管承受著歐盟的壓力以及內部的部分阻礙,中國電動車產業仍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這時候中國就面臨了兩個選擇,要麼是屈服於壓力,任人宰割,要麼就是迎難而上,「殺出一條血路」?
面對這樣的選擇,中國肯定是要「殺出一條血路」的,畢竟要想自身強硬,完全是要依靠著自己,如果說就此「臣服」與他人的話,那迎接我們的將會是永無止境的欺壓,所以面對外部的壓力,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最需要做的,就是苦練內功,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雖然說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規模龐大,但產業鏈條較為分散,許多關鍵技術和零部件都依賴進口,這就導致很容易被其他國家「卡脖子」,所以我們要讓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變得更大更強,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公司,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提升。
並且還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只有牢牢掌控關鍵技術,才能夠在競爭中佔據優勢,贏得未來發展的契機。 而且國家還要堅決打擊「內鬼」行為。對於吃裡扒外、有損國家利益的企業與個人,必依法予以嚴懲,絕不容情、絕不寬縱。
中國雖然坐擁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但政府還應大力扶持該產業,只有接連出台一系列激勵政策,才能為其發展營造了優良環境。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也越來越低,它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未來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畢竟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優勢,特別是在動力電池領域,更是佔據了世界領先地位。
結語
雖然說中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肯定不會一直順順利利。但我們要始終相信,中國電動車產業一定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戰勝各種挑戰,最終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
面對歐盟的打壓和內部的「內鬼」,中國電動車產業唯有拿出「亮劍」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咱們就等著看中國電動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吧!到時候那些為了眼前好處而出賣國家利益的人,最終也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痛的代價!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於中國經濟網2024年10月14日關於「單獨談判」干擾中歐電動汽車磋商,專家:部分企業與歐盟應剋制單獨接觸衝動的報道
原文登載於觀察者網2024年10月14日關於觀網快評:有必要讓電動車企「內鬼」感受到壓力的報道
原文登載於每日經濟新聞2024年10月05日關於最高需繳45.3%!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提議獲通過,賓士、寶馬、吉利等車企發聲反對!的報道
原文登載於第一財經2024年10月04日關於歐盟投票通過電動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談判將繼續,車企回應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