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地廣人稀的大國,那麼肯定不能忽視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這「哥倆」。
它們兩個到底有多地廣人稀?
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國土總面積高達769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六位!但是它的總人口卻只有兩千五百多萬!
這麼大的國土才這麼點兒人,著實令人驚嘆,國內不少城市的人口都快趕上澳大利亞了吧。
加拿大的人口比澳大利亞略多,有四千萬人,但是加拿大的國土面積卻高達998萬平方公里!即便是把那幾個大湖的面積去掉,加拿大的陸地總面積仍有909萬平方公里!
有時候還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大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才住著不過幾千萬人,那麼大的土地不應該才這麼點兒人啊!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考慮,那就是氣候、地形等因素對人口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光是地盤大沒多少用,如果環境不宜居,那麼也很難讓人口增長!
當然,目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肯定還沒達到人口的極限,他們的人口承載力還有上漲空間。
如果按最大限度計算,澳大利亞與加拿大最多能養活多少人呢?
先來看澳大利亞,氣候乾燥,降水稀少,人口上限很低!
事實上,澳大利亞能維持住目前的兩千多萬人已經算不錯了!
雖然地盤很大,但是澳大利亞本身的氣候條件比較糟糕,淡水資源也不豐富。
氣候惡劣+缺水,單是這兩點就足以制約人口增長了。
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澳大利亞的土地條件還真不咋地!
西部、西北部、東部以及東北部大多數地區都是沙漠,土地荒漠化極其嚴重。
真正宜居的區域很小,也就東南和西澳的一小撮城市,比如悉尼、昆士蘭、墨爾本等等,其他地方就真的是方圓百里也沒多少人煙的沙漠。
之所以沙漠「成群」,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的降雨量實在是少得可憐!
在全球各個大洲中,南極洲的降雨量墊底,而排在倒數第二的就是澳洲。
由於乾旱少雨,使得澳大利亞適合耕種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6%左右,其餘區域則為乾旱區、半乾旱區。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要想維持體面舒適的生活,那麼人口必然不會太多,幾千萬人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沙漠也並非無法生存!
像美國很多州也是沙漠地形,比如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乃至加州都有大部分區域是沙漠。
但美國的這些沙漠似乎並沒有限制人口的增長,像加州人口高達3900多萬,位列美國各州第一,整個澳大利亞的人都多!此外,內華達州有300萬人,亞利桑那州有700多萬人。
同樣都是沙漠為主,為何差距這麼大!
原因就在於地形!
整個澳大利亞的地勢一馬平川,沒有多少山地,沒有高低起伏的地形,因此很難建設水利工程引水。
而加州、內華達州境內都有不少的山地,可以通過水利系統從旁邊的科羅拉多河系引水過來。
沒有足夠的淡水,農業和工業根本就無從談起,那麼人口自然也很難增長了!
因此澳洲的人口承載力是非常孱弱的,如果要維持現有模式不變,那麼人口上限也就五六千萬吧,人口上億的可能性較低。
再來看加拿大,人口潛力遠超澳大利亞!
在水資源上,加拿大與澳大利亞是完全兩個極端。
不同於澳大利亞的乾旱缺水,加拿大的水資源可以說異常豐富!
加拿大的淡水資源之豐富,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可匹敵。
而加拿大現在之所以人口很少,主要是因為土地開發過少。
加拿大目前的主要聚居區集中在南邊「五大湖」周邊,像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基本都集中於這一區域。
而在加拿大的北邊,還有遼闊無垠的未開發土地,並且這些土地都是可供人居住的。
很多人認為加拿大北邊太冷了,所以不夠宜居。但說實話,現在這個時代,冷根本就不算一回事兒,加拿大不缺能源來取暖啊!
更何況,你要說冷的話,加拿大跟同緯度地區比起來根本就算不上多冷。
加拿大冬天的平均溫度為-3℃到-13℃,而北部區域可跌倒-20℃左右,也就和華北、遼寧一個水平。
加拿大現在人太少,人口不足就沒有那麼多的動力和資本去開發北部的土地。
如果加拿大不計成本對北部的土地進行開發的話,那麼人口上限應該能達到三億!
憑藉足夠的淡水資源、礦產資源,再輔以基建,以及背靠美國的消費市場,加拿大的人口有非常充裕的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