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接受一次例行問詢時,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給出的原因是擔心提供先進武器可能會讓德國方面更直接的介入到俄烏衝突當中去,所以聯邦政府必須權衡所作出的決定。「行事謹慎並不是某些人認為的軟弱。」除此之外,朔爾茨還聲稱,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需要德國士兵的參與,而這是他身為德國總理不想去跨越的底線。看上去,德國拒絕向烏克蘭提供該導彈確實是怕自身陷入到衝突中,畢竟俄羅斯可不是好惹的,該國戰鬥民族的作風也是出了名的,但話說回來,德國僅僅是因為害怕惹惱俄羅斯嗎?近來德國高級軍官的會議內容遭到泄露,事情發生後,不少西方國家政界人士,甚至是媒體都紛紛指責德國的情報機構和安全工作不可靠,要求柏林對此進行「大修」。
事實上,德國的情報能力一直都被盟友國和西方媒體,本國情報機構人員詬病,批評德國的情報機構「傲慢、能力不足、沒有用處」「軟弱無力」,西方之前還一度說過這樣一句話,揚言「如果你想讓什麼東西(信息)泄露出去,那麼就把它交給德國人」。基於此背景下,這次德國高級軍官會議遭竊聽,德國聯邦議院情報控制委員會副主席就直言,此事件說明德國在溝通方面缺乏敏感性。不僅如此,該主席還表示,發生醜聞根本就不是俄羅斯介入(通信系統),是德國沒能強化自己的體系。
連自己人都抨擊的情報機構,可見德國的情報機構有多不可靠。值得一提,被泄露的內容是德國4名高級軍官討論如何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以及教烏軍用這種導彈攻擊克里米亞大橋。至於為什麼會被歐美群嘲,在我看來,一方面不排除對德國情報機構的再一次失望,另一方面則不排除是想要用這種方式撇清與德國之間的關係。誰跟德國是一家人?要知道,不管是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還是教烏克蘭軍方如何使用該導彈轟炸克里米亞大橋,都是觸及俄羅斯紅線的事情。
伴隨著俄烏衝突的持續升級,俄羅斯相比烏克蘭,明顯越打越起勁,越打越強硬。如果這個時候直接介入到衝突當中去,以普京政府的性子,恐怕不會放過他們。所以,這個時候撇清與德國的關係再好不過了。興許也是因為這樣,德國直接不幹了,在公開場合重申不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一來,確實有怕激怒俄羅斯的用意。二來,也有向俄羅斯的遞交「投名狀」的用意。
一開始,德國將矛頭對準俄羅斯,就是想要以此來討好美國,向美國靠近,但如今在援烏問題的積極,反而還成了被歐美群嘲的對象。那德國何必還要自找不痛快,跟俄羅斯對著干?俄羅斯現在的一系列舉動越來越像是要找個人來殺雞儆猴了,德國如果能夠借著不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緩和一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對此,德國不幹了。雖然這也只是猜測,但不管是什麼原因,歐美明顯已經四分五裂,倒是可憐了烏克蘭,無辜成為了炮灰,一下提供,一下不提供,白讓澤連斯基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