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美英盟軍中東時間周五清晨對葉門胡塞武裝目標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管先生,你對此有何觀察分析?
特約評論員 管姚: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場預先張揚的大規模戰事,此前,就胡塞武裝多次攻擊通行紅海航路的商船,以聲援陷入以軍大規模攻擊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美國牽頭髮起所謂「護衛之盾」多國軍事聯盟,並已多次向胡塞武裝發出最後通牒式警告。
媒體普遍判定周二大規模攔截事件,是觸發最新攻擊的直接導火線,美軍中央司令部稱,當日美英兩軍水面艦艇與多型戰機,海上共攔截了18架攻擊無人機,兩枚巡航導彈及一枚彈道導彈,這些遭攔截武器被指均由胡塞武裝發射,攻擊標靶都是紅海過往商船。也就是說,面對美方警告,胡塞武裝選擇了無視。當然,胡塞武裝強力聲援的200多萬加沙人,也已在戰爭深淵中越陷越深。
就行動本身而言,美英聯軍無疑保有壓倒性軍力優勢,是不折不扣的降維打擊。此前,美西方媒體就炒作過所謂「攔截性價比」困境,即以單價動輒一二百萬美元計的導彈,攔截單價最高不超過2000美元的攻擊無人機,到底值不值?這在今天的最新對地攻擊中,也同樣展現無遺。美國防長發布的最新聲明稱,此輪打擊的目標包括葉門境內雷達、導彈、無人機發射場及軍火庫等,打擊地點包括葉門首都薩那及多個省區,幾乎覆蓋胡塞武裝整個北部控制區。
cnn爆料稱,這次軍事打擊由「戰斧」巡航導彈主攻,其射程在1000公里左右,精確制導,攜載近半噸的常規彈頭,主要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起飛的戰機及航母戰鬥群阿利伯克級大型導彈驅逐艦發射,值得注意的是,美軍「佛羅里達」號巡航導彈核潛艇,這次也重裝上陣,從水下發射了「戰斧」導彈。此外,英國國防部也發布聲明稱,英軍4架「颱風」戰機參與了今天的攻擊,發射多枚「寶石路-iv」型激光制導炸彈,這種智能炸彈的彈頭載荷也超過200公斤。
直新聞:但面對美英聯軍的壓倒性火力攻擊,胡塞武裝毫不退讓,警告美英兩國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你認為衝突會擴大再升級嗎?
特約評論員 管姚:遭遇大規模攻擊的胡塞武裝毫不退縮,仍在以付出沉重代價相威脅,我個人認為,這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情緒表達,展現聲援加沙到底、與美英死磕到底的立場姿態。胡塞武裝儘管已控制了葉門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並且也贏得了對抗沙特領導的聯盟的戰爭,甚至已發展壯大為一定程度上可影響地區局勢的武裝力量,但作為一個實質上的部落組織,其實力畢竟有限,離開外部援助與支持,胡塞武裝的口頭威脅,多大程度上能轉化為對美英聯軍的實戰行動,是要打上大問號的。簡言之,面對美英聯軍的飽和攻擊,胡塞武裝基本沒有反擊還手能力。
美國總統拜登聲明宣稱,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採取進一步措施。白宮匿名官員已向媒體吹風,美英聯軍的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削弱胡塞武裝的戰鬥力,折損其攻擊紅海目標的能力,並非要消滅其領導人。潛台詞很明確:不會有地面戰。
所以評估行動會否繼續升級的一個即時窗口,就要看遭受飽和打擊的胡塞武裝,會否繼續鋌而走險攻擊紅海商船。當然,胡塞武裝普遍被視作伊朗的「代理人武裝」,沒有伊朗的持續軍援與情報技術支持,胡塞武裝不可能有今天,所以伊朗的取態與抉擇很關鍵。值得關注的是,伊朗方面最新出手在阿曼灣扣押了一艘油輪,以此反擊美國的制裁,聯繫最近美國反覆指責伊朗挑動區內代理武裝發動對美攻擊,美國與伊朗直接對抗的風險,現在有升高失控之勢。
還要指出的是,觀察評估美軍對胡塞武裝的最新打擊行動,其實也離不了美國的國內政治環境,這實際上也是我們研判評估巴以衝突會否外溢擴散為中東全面衝突的一個重要變數。
直新聞:那麼在你看來,美國國內政治因素如何影響美軍的戰爭決策?
特約評論員 管姚:當下美國國內的最大政治主題是什麼?當然是大選年,是業已打響的大選兩黨與黨內候選人之戰。請注意,還有不到四天,共和黨黨內首場初選,就將在艾瓦奧州打響。在美國大選年,為了贏得選票,一切都有可能,而作為尋求連任的在位總統,天然就有這樣的決策與資源便利。當年柯林頓在總統任內深陷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的醜聞,為轉移公眾視線,曾拍板下令對蘇丹的一家製藥廠發動攻擊,射出「戰斧」導彈,美方當時給出的攻擊名目是:那裡是恐怖大亨拉登的基地,但拉登被揭早已去阿富汗,策動後來的「9·11」大恐襲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共和黨幾位候選人對拜登的攻擊火力點,都集中在所謂國際領導力與外交疲弱症上。共和黨候選人黑利與德桑蒂斯都猛烈指責拜登決策遲鈍,保護在中東美軍及美方戰略資產不力。至於共和黨頭號人氣候選人特朗普的指責,那就更誇張離譜了:世界已處在第三次大戰邊緣,「瞌睡蟲拜登」正將美國推向危險深淵。而拜登內閣大員爆出的「前列腺癌風暴」, 似乎也在強化這種軟弱感。事實上,防長奧斯汀至今仍在住院,而且還鬧出了瞞報遲報醜聞,共和黨人幾乎一邊倒要求對他彈劾。美軍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之際,但五角大樓負責人的聲明卻是從軍醫院發出,這在美軍過往這些年的軍事行動史中,幾乎是前所未見的。聯繫81歲的拜登,作為「最老候選人」的背景,此時,他極度需要展現強硬。那麼接下來問題就來了,在刻意展現強硬與承受戰爭代價之間,如何實現平衡,這對尋求連任的總統,尤其構成重大挑戰。當年老布希就是打贏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但卻輸給了年輕氣盛的柯林頓,因為後者喊出的口號,有效擊中了美國人:笨蛋,是經濟。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郭錦池,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蘇瑞雪,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