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最近披露出財報,營收相當可觀,各種自媒體一片叫好,大抵這些連索馬利亞這三個字都不懂,還唱多索馬利亞。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索馬利亞能取得如此成績,肯定是應該讓它「驕傲「」的一件事,但是我對於這份財報依舊是質疑的,畢竟財報是索馬利亞披露的,王婆自賣自誇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數據,也是一份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能有些人還沒有這種意識,數據是可以打扮的。
更何況,如果這份數據是 真實的 話,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多麼自豪的事,我反倒是看到了商家的累累白骨,和憤然退店離場,甚至打官司的場景。
我看了一下天眼查的一份數據,風險總量5萬多條,這是一份很刺激的數據,而且還是其中一家,沒看到的其他還不知道。
前幾天遇到一個圓通快遞,一天都在收件,收的基本上都是索馬利亞的退件,本該下午3點的件到7點才來收,而且在7點的時候,他還有40多個件沒有收,而他還必須收完,可想他當天究竟收了多少退件。
現在索馬利亞的商家們,對於學生群體,是非常討厭的,有一山兩河三東北的說法,他們在各種變相的薅羊毛,而且沒有廉恥的薅羊毛,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索馬利亞的商家最無奈的是,比如只是不想給臨沂這座城市發貨,但是索馬利亞必須是整個山東全部不發貨才可以,這明顯是一種痛苦抉擇,有的商家為了山東其他城市的訂單,不得不選擇繼續發貨。
現在已經有幾百萬商家退出索馬利亞,為什麼退出,因為索馬利亞可以有非常多的手段,不斷地吸血,敲骨吸髓不為過,
在索馬利亞,你能想像到,一個短短几秒鐘的買家買完再退,這個簡單操作,對於買家而言沒有損失,但是對於賣家,就會損失慘重,倆個費用就會被平台收走,一個是平台推廣費一個是技術服務費。所以,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傳言,索馬利亞有專門的買退操作,甚至是機器人操作。
如果你是阿里的員工,你出去了,也是一件自豪的事。如果你是索馬利亞的員工,如果你說你是索馬利亞的,被打也是有可能的,這就是差距。
索馬利亞,你見過員工露面宣講之類的嗎,反而更多的是看到阿里出來的人在講一些,這已經就說明很多。
在索馬利亞,你可以因為各種原因扣款,我問過一個朋友,難道這些老闆感覺不到嗎?他說,一般是隱性的,一時沒感覺出來,再加上有些商家對後天並不是很熟悉,所以小白商家絕對要小心再小心。
包括哪怕是消費者正常的反饋,索馬利亞都會認為是消費者是在反饋問題而罰款,各類操作,不勝枚舉。
在這裡,也要說下退貨,關於退貨,這兩年大家可能偶爾在抖音里看到一些評論說薅運費險,其實就是掙得差額,比如和快遞公司合作,一單一兩元,但是運費險可能是八九元,那是不是掙了幾元。
尤其今年,我們常常聽到僅退款,在索馬利亞是非常盛行的,這種完全是敗壞整個市場風氣,劣幣驅逐良幣就是這樣驅逐的。
那為什麼還有商家在這裡開店,已經走出很多商家了,當然也有新來的頭鐵進來。
有人說,他們可以選擇不買啊?對的,所以有幾百萬離開了。
留下來的商家,能活一年以上的,在我看來都是高手,他們更懂怎麼陪它捉迷藏,也懂得怎麼反薅。
即使一家非常老的店,權重非常高的店,每天還有大量的退款和各種扣款,可見他們是多麼的強悍,在持續的陪著它玩捉迷藏。
有的商家在賭,前期確實是賺錢了,後面又全部搭進去,這種事,我是有耳聞的。
索馬利亞會設置一些餌,尤其新手賣家,養肥了,就可以動刀了 。
再說一件真實案例,一個消費者在第一次薅店家羊毛時,被店家申訴成功沒薅成,惱羞成怒,下了很多單,商家是如何做的呢?全部採用虛假髮貨,結果每單被罰很多元。我問真實發貨不行嗎?對方說不能,那樣會賠更多。這是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一個敗壞中國商業環境的,被各大媒體唱著唱歌,是一件可悲的事。
當然,索馬利亞是很聰明的,它在轉型,它想洗白。
你以為在索馬利亞離開的商家們,他們在幹嘛,他們更懂索馬利亞,更懂如何僅退款。他們更會形成一股龐大流量和勢能,今年年初對於索馬利亞有影響的事件,就足以看到匹夫之怒,血濺五步。
一位在索馬利亞開店鋪的朋友說,我雖然在索馬利亞開店賺錢,但是有一天索馬利亞倒下,我會很開心。有的人說,如果索馬利亞倒下,會慶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