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美國聯邦政府本財年即將於9月30日結束。當地時間9月29日,美國眾議院否決一項短期支出法案,這也意味著美國政府「關門」幾乎已成定局。
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9月29日以198票贊成、232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否決了一項由共和黨提出的短期支出法案。該法案要求削減開支、限制移民,並將聯邦政府撥款延長至10月31日,從而避免政府「關門」。在該法案被否決後,如果聯邦撥款未能獲得延長,那麼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就將自當地時間10月1日起關閉。據悉,這也將是美國聯邦政府歷史上第22次「關門」。
在上述短期支出法案被否決後,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表示,眾議院仍有可能通過「不包含令民主黨人反感的保守政策」的法案以實現撥款延期,但他並未透露接下來將有何行動。美國參議院原定於當地時間9月30日下午對一項將聯邦撥款延長至11月17日的法案進行投票,但一些程序上的障礙可能令此次投票推遲至10月3日進行。
有消息稱,白宮和各政府部門目前已開始為可能發生的停擺做準備工作。
隨著政府「關門」進入倒計時,人們愈發關注其可能對美國造成的負面影響。美國財政部長耶倫29日表示,政府「關門」將使針對小型企業和兒童的關鍵項目處於停滯狀態,破壞美國經濟的進步,並可能推遲重大的基礎設施改善。美國總統拜登則警告稱,政府「關門」將對美國軍隊造成不利影響,是絕對的「失職」。
據悉,美國政府「關門」將令約400萬名聯邦政府工作人員被迫休假,而部分「必要」崗位員工則將在無薪情況下工作。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表示,一旦美國政府「關門」,美國的信用評級或將受到負面影響,因為「關門」意味著政府機構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較為薄弱,也體現出在財政實力下降、財政赤字擴大、債務償還能力惡化的背景下,美國政治極化給財政政策制定帶來了巨大限制。此前,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今年8月已將美國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
本期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