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絕食24天後不再絕食?實在用不著國人跨界去悲天憫人、甚至握拳助威!
日本政府已決定在9月24日開始第二輪核污水排放,預計排放量仍將達到七千八百噸!
李在明的24天絕食,明面上看,就是為了抗議尹錫悅的外交政策,最主要是包括反對尹錫悅政府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默許」態度。
不少人很難理解他的做法,但是敬佩他的精神;但是,作為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就沒有其他反對尹錫悅政府的更好辦法嗎?
其實,這是因為韓國人非常喜歡吃「悲情牌」這一套。例如,1983年,金泳三絕食23天,後來當上了總統;1990年,金大中絕食13天,後來也當上了總統。
因此說,作為政治人物,李在明的絕食是帶著政治訴求的蓄力行為。看著李在明絕食24天後不再絕食的消息,我們看看熱鬧就好,完全不用跨界去悲天憫人、甚至握拳助威。
我們還是想著如何照顧好自己吧!
隨著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一次又一次,中國的海產品受影響是必然的!
雖然,現在已沒有多少國人像一開始那樣再去聲討日本的做法,國內關於排放核污水的話題熱度也已降低。
但是,自上而下,我們仍然必須堅決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海。
因為核污水和核廢水是截然不同的!
核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包括氚、碳14、鈷60和鍶90等,這些物質不僅對人類具有潛在的毒性,而且會對海洋環境造成長期的影響。
核污水短時間內不可能被凈化掉,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甚至需要上千萬年才能被凈化。
據最新消息,在國際原子能組織的強烈抗議下,日本最終不得不妥協,放棄了將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的計劃。
但願消息屬實,並徹底遏制日本的單方面核污水排海意願,以減少核污染對海洋生態不可逆的傷害。#每日資訊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