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的背景下,中美兩國加強經濟、金融交流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然而,美國前腳剛和我國建立新群,後腳就又開始對我國發起圍堵打壓。
據環球時報9月23日報道,當地時間2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晶元法案」的最終「護欄」規則,明確指出要防止中國等國家「利用美國的資金來發展技術」。
美國商務部
去年8月,拜登政府頒布了野心勃勃的「晶元法案」,想要用2800億美元讓美國重新成為全球半導體的製造中心。在這之中,大約有2000億美元將被用於晶元技術研究,有527億美元將被用於向晶元行業提供補貼。
美國商務部擔心,一些獲得了美國「晶元法案」補貼的半導體製造商會前往中國開展業務,導致中國得到了先進的晶元以及晶元製造技術。為了防止這一幕的出現,美國商務部宣布要給「晶元法案」加裝上最後的「護欄」,阻斷相關企業赴華投資設廠的道路。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相關人士指出,加裝「護欄」可能會成為美國商務部打壓中國晶元行業的「最後招數」。事實上,美國商務部此舉完全是徒勞的,這隻會對美國和美國盟友國家的半導體產業造成傷害。
我國外交部早已向美方多次表明,打壓與封鎖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腳步,只會進一步增強中國自主創新的決心與能力。
對於這一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應當有著清晰的認識。雷蒙多於前不久對我國展開了國事訪問,想要我國對美國做出單方面的讓利。她提出的要求包括但不限於要我國全面開放金融市場,允許美國資本收購中國國有企業股份。
就在這時,我國企業華為在沒有事先預告的情況下,宣布Mate 60系列手機正式開售,打了雷蒙多一個措手不及。美國半導體協會的研究人員在拆機後指出,華為新款手機用上了中國自主生產的高端晶元,讓整款手機的性能達到了5G手機的水平。
雷蒙多在事後表示,在她得知華為發布新款手機的那一刻,她明顯感到驚訝、「不爽」以及心煩意亂。美國商務部將繼續採取措施來阻止中國在半導體等行業取得突破,以此來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事實上,華為新款手機的發布已經證實,美國對我國半導體行業的打壓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反而加快了我國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的腳步。
美國晶元三巨頭英特爾、英偉達和高通的高管已經向美國商務部發出了警告,如果美國不儘快放寬對中國的晶元出口禁令,美國晶元企業將有可能會永久失去中國市場。屆時,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將會逐漸落伍於世界。
韓國半導體企業與美國晶元三巨頭持相同的看法。今年以來,韓國對華半導體出口額大幅下降,三星、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一直在遊說韓國政府,希望能讓韓國產品早日回到中國市場。
在美國商務部發布「護欄條款」後,韓國第一個站出來叫屈。據參考消息9月23日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方文圭會見了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格雷夫斯,要求美國在晶元出口管制和投資補貼等問題上儘快拿出確切方案。
方文圭特別提到了美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護欄條款」,稱韓國希望美國商務部能妥善處理新條款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儘快延長三星、SK海力士在華工廠的進口豁免時間,讓韓國企業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害。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護欄條款」還沒有開始發揮作用,就先給盟友國家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華盛頓設的「護欄」只會成為美國和美國盟友國家半導體產業的絆腳石,美國商務部這一伎倆最終只會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