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80歲的拜登已宣布競選連任美國總統,年齡會成為他的連任障礙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這的確是人們議論最多的問題,無論是美國的媒體,還是其他國家的媒體,都在說他是不是太年長了,恐怕不適合競選連任。
福克斯新聞網說,全美都在說「拜登想連任:他太老了」。親民主黨的《紐約時報》也說,現年80歲的拜登已經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如果成功連任,他在第二個任期結束時將滿86歲,比里根1989年離開白宮時大了將近九歲。最充滿同情的是英國《經濟學家》,說美國的未來和西方的凝聚力,都落在八十多歲的人肩上了。
從美國的民調看,70%的美國人不希望他連任,就連在他所在的民主黨內,也有53%的人不支持他競選連任。以往的任總統宣布要競選連任,選民和媒體馬上盤點內政外交成績單,而拜登宣布要競選連任,人們先說他的年齡,而不管他做了什麼,就說明年齡將成為他競選的一大障礙,而且自身沒法克服。人們之所以先考慮他的年齡,一是怕腦袋糊塗,說錯話辦錯事,會影響美國利益。現在有媒體統計,拜登說錯話說胡話的次數,高於特朗普,特朗普只是說謊言多,但說胡話的危害要大於說謊話,因為謊話一聽就知道是假的,而說胡話則可能引發國際間的衝突。二是怕他健康出問題,他現在的副總統哈里斯又比較弱,那麼他身體出問題後美國遇到危機怎麼辦,政府能快速、理性地應對嗎?三是美國的人口比其他西方國家年輕得多,但政治卻是老年人掌握的,會讓美國落伍嗎?四是拜登競選連任,是他第四次參加大選,美國選民期望政壇能注入新鮮血液,不能總是華盛頓的老油條換來換去。民主黨內的年輕一代政治家,也有出類拔萃可戰勝共和黨的人,只是還沒打破黨內默契站出來。反過來看拜登的競選對手,要是共和黨最後確立的候選人是特朗普,那麼成了兩位老人的複賽、對決,拜登的年齡劣勢會降低,但特朗普更有活力,這也是人人皆知的;要是共和黨最後選出的是年輕的德桑蒂斯,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那拜登的年齡不僅會成為重大障礙,而且大概率會輸掉大選。還有19個月才進行大選,說不定就有黑馬衝出,包括民主黨內衝出新人。美國大選總能花樣百出。
直新聞:拋開年齡,我們從內政、外交來分析,拜登競選連任到底有沒有戲?
特約評論員 陳冰: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或者說現在沒法說。離大選還有19個月,期間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變化。就目前的情況看,拜登要成功連任,也不容易,需要邁過好幾道坎兒,每個坎兒他都不能掌控。
從內政看,經濟向來是大選的核心問題。雖然拜登前半個任期中,有兩項政策深得人心,一是1.9萬億美元的新冠救助計劃,二是1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但兩項計劃推高了通貨膨脹率,後一項要在多年以後見效,而目前美國最大的問題是高通脹,高油價,這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升至40年來的最高水平,汽油價格飆升至創紀錄的水平。雖然兩者都開始回落,失業率接近歷史低點,但許多美國人仍然對經濟感到不安。一些經濟學家提醒,經濟衰退就在路上,下半年或年底將如期而至。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那拜登的連任就懸了。另一個內政問題是社會分裂。拜登曾承諾要彌合社會分歧,讓美國人團結起來。但迄今為止,這個希望已經破滅,美國社會仍然嚴重兩極分化,特朗普仍然是煽動分裂、白人至上、破壞秩序的強大力量。這也許是拜登最沮喪和最失敗的地方,也是美國人對總統最失望的地方。未來19個月,這個問題只會惡化而不會改善。
從外交上看,拜登一手操持了援烏抗俄,但俄烏軍事衝突持續一年後,烏克蘭並沒有獲勝的跡象。俄烏衝突的持續,不僅給歐洲經濟帶來較大衝擊,使得一些歐洲國家公開說不想當美國的附庸,而且發生核危機的幾率在上升。無論是民用核電站,還是戰術核武器、貧鈾彈,一直在新聞報道中出現,增加了美國選民的不安,停止援助烏克蘭已成為華盛頓政壇的熱門話題。如果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處理失當,出現像阿富汗撤退一樣的尷尬,那拜登將遭遇重大打擊。外交上的另一個失誤,是沒能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把世界上最重要的中美關係推向不確定狀態。拜登不僅把台海推向「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也通過技術出口限制及拉幫結派,打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讓其他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無所適從。如果未來19個月中美關係不能得到改善,那他的外交成績單就是很不及格。可以說,從內政和外交兩方面看,他要贏得連任,還是比較困難的。
作者丨陳冰,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劉立平,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