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歷經超過半年的爭奪後,俄烏雙方仍然在巴赫穆特地區激戰,烏克蘭掌握著這座城市大部分控制權。前線媒體認為從現在的局勢來看,俄烏部隊都已經難以獲得實際上的推進:烏克蘭試圖反擊克里米納屢次被擊退,俄方付出很大代價仍未完成巴赫穆特的合圍,戰線已經如此僵持了多個月。但雙方都稱正在嘗試發起「大規模進攻」,這些進攻沒有具體的公開方案。
11日,俄媒突然報道了一個大新聞: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韋爾希寧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已準備好與烏克蘭進行無條件談判。該消息引發輿論熱議,而「無條件」三個字更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按照去年24日俄總統普京提出的三個主要條件分別是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烏軍將完成「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兩項任務、以及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現在俄方疑似已經不再要求烏克蘭達成。此外,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獨立」則不在俄方24日提到的條件中。
與此同時,韋爾希寧還提出了一個前提條件:因為所有軍事行動都是以談判結束的,俄方對此也已經做好準備,現在談判需要「建立在現實情況之上」。至於「建立在現實情況」,很多解讀則認為俄羅斯是在要求烏克蘭以現狀為基點,即烏東四州已經通過「公投」加入了俄羅斯,烏方必須予以承認,俄羅斯則不再要求其他條件。至於俄羅斯想談判的重點內容,則在當前雙方仍在爭奪的前線城市歸屬問題,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認可。
但消息同時提到,澤連斯基恐怕很難接受「建立在現實情況上」的前提。在去年烏克蘭對俄烏衝突和平談判提出的「十項條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俄軍必須從烏克蘭撤離並停止敵對行動,按照聯合國憲章來恢復烏克蘭領土,同時由俄軍宣布戰爭結束。該條件意味著烏克蘭不僅要求歸還烏東四州的土地,而且還讓俄方歸還克里米亞,將國界完全恢復到2014年之前。有相關人士則認為,即使烏克蘭最後在克里米亞領土上做出讓步,他們接受的「底線」仍是烏東四州全部歸還,這是擺在桌面上的事情。
基於上述情況來看,即使韋爾希寧宣布和烏克蘭準備好了「無條件談判」,雙方的預期差距也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是毫無談判的基礎。加上俄方對領土有天生的「敏感性」,克里米亞佔領已成事實,俄軍也在攻佔烏東四州過程中失去了很多士兵,讓他們撤出難如登天。對此有評論稱:「如果拋開雙方在領土上的分歧,實際上去年4月俄軍進攻基輔未果後就已經可以談判結束了,因為這意味著改變烏克蘭的立場已經不再可能。所以事情拖延將近一年,離不開俄軍對佔領領土的期望值,如果讓他們放棄這個就不可能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