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印尼峰會會場
直到20國集團(G20)印尼巴厘島峰會即將開幕的前幾天,俄羅斯當局才通過俄駐印尼大使這一官方途徑確認:普京不會現場出席G20峰會。
至於會不會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席會議,俄羅斯官方給出的消息是:有可能參與其中一場活動,但並未確定。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將於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這次峰會以「共同復甦、強勁復甦」為主題,以全球衛生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的能源轉型為三大優先議題。
G20峰會將於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
在G20峰會之前,還有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COP27氣候峰會、在柬埔寨舉行的東亞峰會,以及在印尼G20峰會之後在泰國舉行的亞太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據悉,美國總統拜登將先後出席前三場會議。
11月11日,拜登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發表講話時表示,克里姆林宮入侵烏克蘭造成的能源市場波動和通脹壓力凸顯了各國擺脫化石燃料的必要性。他說,任何國家都不能將能源用作武器,並將全球經濟扣為人質。
柬埔寨金邊,美國總統拜登12日與柬埔寨首相洪森會晤
11月1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拜登主持了美國-東盟峰會,宣布提升美國與東盟之間的關係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將在2023年為東南亞提供8.5億美元的援助。
但無論是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還是東亞峰會,俄羅斯總統普京都沒有到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成了他的全權代表。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3日發布了一張拉夫羅夫在東亞峰會上發言的照片,與拜登同框
據目前信息,普京也不會出席在泰國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峰會。
也就是說,普京實際上將連續缺席四場重要的國際峰會,這是今年底之前最重要的幾場國際政治大戲。
為什麼普京決定不出席這些峰會呢?
沒有標準答案。
濠哥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條:
一是世界主要國家的領導人迴避與普京舉行雙邊會談。
國際大舞台上的領導人活動,除了大會之外,更重要的是各種小會(雙邊與一對一)以及會場內外的領導人互動,如果沒有這些重要的小會,只是出席一兩場大會,大部分時間都是干坐著聽別人發言,這不僅是太枯燥、太沒意思了,更重要的,其實是被冷落了,
二是由於俄烏戰爭仍在繼續,俄羅斯與普京有很大可能成為被指責的對象。
就像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直接炮轟普京一樣。
尤其是G20峰會和隨後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峰會——這兩場峰會主要由西方大國把持,這些國家必然明裡暗裡的直言批評俄羅斯與普京。
三是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的不利表現,可能讓俄羅斯周邊國家及對俄友好國家注意保持距離。
自9月以來,俄羅斯軍隊先後宣布撤出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攻防戰、失守烏東重鎮萊曼,克里米亞大橋遭襲擊,被迫放棄烏南部城市赫爾松等,呈現出進攻停滯、防線崩潰、節節敗退的局面。
可以認為,由於俄烏戰爭的結果與走向已經顯示出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即使是對俄友好國家,在重大利益選擇面前,也不得不與俄羅斯保持一定距離。
可能正是基於上述考慮,普京決定不出席近日連續舉辦的四場國際峰會,避免自己尷尬,也免得讓朋友們尷尬。
最後,實事求是說,普京現在最需要的,是待在國內和自己的崗位上,集中精力處理國內問題和應對戰爭進程。在國際舞台出風頭,不著急。
烏克蘭伊久姆,烏軍士兵站在一輛被俄軍丟棄的坦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