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可以說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動物。看過《孫悟空》的人都知道,孫悟空就是一隻猴子,既調皮又忠誠,還有七十二般變化,妖怪見了都害怕,看著讓人非常喜歡;但是現實中的猴子,卻沒有這麼討人喜歡,反而令很多人討厭,它們不僅喜歡搶人東西,甚至還會攔路搶劫,前不久貴州更有猴子大規模進城,嚇壞眾人,不知道的還以為孫大聖歸來了,眾猴前去迎接,實際上只是為了去居民家裡搶東西吃。
無獨有偶,峨眉山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不久前一男子在峨眉山遊玩,爬山的時候遇到了打劫的藏酋猴,用身體攔著男子想讓男人交出手裡的食物,男子不願意,輕輕踢了一腳,沒想到猴子怒了,站起來就開始揍人,男子只能後退並丟掉手中的食物。然而,這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讓猴子變本加厲,很快就過來了一群猴子,一部分負責吃,還有一隻專門堵住男子不讓上去。
重慶一女子更是被猴子上門打劫。女子本來正在酒店裡面隔離,沒想到景區的猴子居然親自上門拜訪,輕車熟路地爬到女子所住酒店房間的陽台上,然後又偷偷打開陽台門跳上女子房間里的桌子,拿走了麵包,沒一會猴子吃完後又進入房間拿走了女子的牛奶,還叫來了同伴在陽台上當著女子的面喝起來,女子則躲在房間里大氣都不敢喘。
打人、搶劫、偷東西,為什麼猴子們如此大膽?難道猴子天生就是如此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你有幸能夠遇到峨眉山周圍的老者,你會得知另一個不同版本的故事,曾經峨眉山的猴子是從不輕易下山的,它們在山上其樂融融,吃著大自然饋贈的食物,只有在食物匱乏的時候才會下山找點吃的,但是也有非常有禮貌的。峨眉山當時的人,甚至都以見到猴子為祥瑞,稱其為靈獸。
然而隨著旅遊開發之後,峨眉山的遊客越來越多,當第一隻猴子被人類投餵了之後,當第一隻猴子品嘗到了來自人類世界的美味後,當第一隻猴子打了人類還沒事之後,具有習得能力的猴子開始不再懼怕人類,不再喜愛原生態的食物,不再喜歡自己去覓食,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就像人類世界的「媽寶男」一樣,什麼都要依靠母親,不高興還瘋狂地打罵母親,而母親卻因為各種原因很多時候不敢還手,現在的峨眉山猴子和人類不正是這種關係?
從四川峨眉山往東邊走,在貴州的黔靈山,或許這裡的猴子更能解釋為什麼它們變得如此大膽,就像一個「劫匪」一樣,讓人心生畏懼,不再認為猴子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貴州的黔靈山,這個風光秀麗的地方一開始是沒有猴子的,然而在1966年的時候,由於實驗室和公園的疏忽,導致8隻獼猴從關養它們的「牢籠」里逃了出來,於是漸漸在黔靈山形成了小規模的穩定的猴群。
本來由於黔靈山公園空間和食物有限,猴群的規模是不會太大的,也不會產生人獸衝突。但是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這些猴子被人們通過投喂的方式進行人工馴養,猴群由「野生」轉化為「半野生」,猴子的種族開始不斷膨脹,很快增加到50隻,並且由於猴子不再害怕人類,數量增多,猴子開始了與遊客的接觸。
高峰時刻這裡每天都有上百人長期投喂獼猴,而這也讓本就沒有天敵存在的猴群開始急劇擴張,最多的時候增加到了1200多隻,這對於本就不大的風景區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由於數量的擴張,猴子間的競爭也開始變得激烈,這些本就有些脾氣的猴子就會變得暴躁起來;而且由於受到人類投喂的摻雜了化學物品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誘發了猴子生理上的疾病,例如:出現腫瘤、高血壓、糖尿病和內分泌失調等,一些猴子便開始變得更具攻擊性。
它們一旦看到曾經對它們關愛有加的人類拒絕給食物,就會躁動起來,進而產生攻擊性,包括用手抓你的衣服或者直接用牙齒咬。說白了這其實也是人類自食惡果,好好的野生的東西偏偏要去投喂,不然壓根不會產生這麼多猴子傷人的事件。據了解,黔靈山的猴子過去一年傷人達到5000多次。
結語:
猴子和人類的衝突,關鍵還在於人,我們必須自己買單。如果不是我們人類主動去投喂它們,主動去靠近它們,猴子和我們的世界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特別是有些網紅,特意去惹怒猴子,博取關注和流量,於是導致猴子越來越不害怕人類,越來越依賴人類投喂的食物。當它們沒吃飽時,猴子首先不會想到去山裡面自己找吃的,而是直接去找人要,或者搶人身上的東西,你不給便會暴動起來。
而且,你的投喂可能不僅讓人獸矛盾升級,也會害了猴子,黔靈山的公園管理處處長曾經表示:人們投喂的東西由於含有大量的糖、澱粉和激素等,根本不適合猴子長期食用,會導致猴子越來越依賴這些食物,讓猴子不再自主覓食,也不再在山裡面跳動,最終導致猴子健康下降,精神萎靡以及過度繁殖,脾氣也會越來越陰晴不定。
所以,不要怪猴子為何變得如此大膽,如此危險,我們應該自己反省,你的愛心是否是「帶毒的愛心」,這一次次的愛心,你看著可能沒有大問題,卻在慢慢的破壞著人與自然本就脆弱的和諧。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應該要和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不要過度恐慌也不必過度愛心泛濫。人與野生動物本就應該如此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