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有了國鳥,大洋彼岸的美國早在1788年就把瀕臨滅絕的白頭沙雕定位國鳥,另一邊的印度把藍孔雀作為國鳥,大部分國家把國鳥作為審美和價值取向,而在我國,目前卻還沒有定義國鳥,曾經有著100多名動物學家希望把稱為國寶的黑頸鶴當成國鳥,可如今還沒有相關的消息下來,據了解,鶴在我國民間稱之為西安鳥,而黑頸鶴也有著「雪域神鳥」之稱,常年徘徊在雪山雲海之上,口中發出的歌聲悅耳嘹亮,而其一生僅有一名伴侶,不為繁衍而將就,這與我國的傳統美德十分相似,而它的出現也是比較晚,人類在1876年才在中國青海湖上看到它,而它的故事太過傳奇,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吧!
黑頸鶴與丹頂鶴十分相似,被稱為「鳥類大熊貓」
從1876年發現黑頸鶴之後,人們在呈現仙鶴的時候大部分以此為雛形,它屬於大型的涉禽類動物,體型高大,站起來接近1.5米,展開翅膀後超過兩米,成年的黑頸鶴超過了10斤,屬於巨型鳥類了,它們習慣在水邊生活,經常能夠在淺水區域見到它的身影,黑頸鶴屬於很是佛系的動物,時常站立著閉目養神,身邊的小動靜難以影響到它們。
它們全身的羽毛大部分是灰白色的,只有頭部跟頸部部分地方為黑色的,頭頂跟眼睛的部分地方呈現暗紅色,在陽光照射下會顯得很顯眼,這就是黑頸鶴名字的由來了,但是幼年的黑頸鶴全身顯棕黃色,頸部、背部和翅膀部分地方呈現的顏色相對深一點,嘴巴跟腿部地方為肉紅色。黑頸鶴還會根據所生活的環境把羽毛變其他顏色,在我國貴州的草海地區,周圍有不少冶煉廠,空氣受到嚴重的污染,在這裡生活的黑頸鶴羽毛顯得更黑了。
但是黑頸鶴並不是大部分在這裡,畢竟空氣環境那麼差的,它們大部分會選擇空氣質量較好的地方,比如我國的雲南昭通地區,海拔比較高,並且沒有重工業產業,主要是這裡有較大水庫在,能夠方便黑頸鶴洗澡,故而羽毛的顏色也比較顯白,所以在這裡,也被稱之為「黑頸鶴之鄉」。
而黑頸鶴只是大部分生活在雲南昭通地區,在我國北到新疆的阿爾金山,一直到甘肅的祁連山,都能見到黑頸鶴的身影,它們喜歡生活在海拔2500到5000米的高原上,主要會以有沼澤地或者河灘等濕地環境,方便嬉戲跟洗澡。
為何會希望把黑頸鶴當成「國鳥」呢,主要是它大部分都生活在我國境內,除了很小一部分目前在印度生活,雲南地區是最多的,主要是這裡的海拔比較高,氣候比較溫暖,並且有著茂密的森林,讓黑頸鶴在這裡度過嚴寒的冬天最適合了。
而黑頸鶴的生活地方其實比較簡陋,巢穴比較寬大,中間有凹陷的地方,直徑大概90厘米,高僅有10多厘米,一般都是一些乾枯苔草莖桿製作而成,在建造自己巢穴的時候,雄雌黑頸鶴都會動工,雄性負責外圍,雌性負責內部搭建,而如果這時候在巢穴里出現幼鳥,作為父母的黑頸鶴都會很警惕,一旦出現「入侵者」,它們就會抬頭挺胸的對入侵者穿過,如果多方是兇猛的狼,黑頸鶴也會發出響亮的聲音,呼喊周圍的同伴一同驅趕,如果周圍並無同伴,雄性黑頸鶴就會顯「男子氣概」,外表示弱來吸引狼前往沼澤深處,直到對方不能自拔才飛到巢穴里,如此聰明的行為讓狼等天敵少會欺負它們。
黑頸鶴也是種敏感的動物,它們對於不同氣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生活在黑頸鶴周圍的人們也會根據黑頸鶴的聲音來辨別天氣的陰晴,所以從種種行為來看,黑頸鶴作為我國國鳥是當之無愧啊。
遵循一夫一妻制,不為繁衍而將就
黑頸鶴也被稱之為忠貞之鳥,小黑頸鶴長大後,它們就會去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清明過後,天氣變得更加暖和了,它們就會飛回自己的繁衍地,然後在這裡遇見多隻黑頸鶴,在它們相遇的時候,如果彼此一見鍾情後,便會瞬間進入愛河,而在感情方面,黑頸鶴還是很專一的,它們堅持自己的本心,選擇一夫一妻制的生活,不會為了繁衍下一代而選擇講究。
這也意味著黑頸鶴一生只有一位伴侶,當一方死去之後,另外一隻黑頸鶴要麼選擇悲傷絕食,要麼會毅然決然地選擇自殺,對於它們來說,另一半就是自己的全部,哪怕黑頸鶴沒有選擇自殺,它們也會選擇孤獨一生,不會再與別的黑頸鶴組成另外的家庭,這就是它們的忠貞。
而當黑頸鶴組成家庭之後,它們也會繁衍自己的愛情結晶,在雌鳥生下鳥蛋之後,雄性黑頸鶴也會來幫忙雌性黑頸鶴守護家庭,所以黑頸鶴寶寶還是很幸福的,它們的爸爸媽媽很是相愛,對它也是疼愛有加,從黑頸鶴的思想來說,愛是高於一切的存在,為了另一半它們願意復出所有,當伴侶遇到攻擊的時候,另一半會選擇飛向高空求救,不會選擇大難臨頭各自飛。
而黑頸鶴在組成家庭後,它們最大的精力都在照顧孩子身上,白天出去覓食的時候也會把幼崽呆在身邊,在小黑頸鶴還不會覓食的時候,它們會親自用嘴來喂它,哪怕自己已經很餓了,也會選擇把食物先給幼鳥食用,幼鳥在能夠覓食的時候,也會選擇緊跟在父母身邊,注意四周環境,有時候如果距離太遠,父母會直接鳴叫讓它回到自己身邊。
黑頸鶴屬於群居動物,所以經常能夠看到幾個家庭在一起生活,但是彼此之間也不爭搶,大部分還是比較平和,而且還會無私的告訴其他家庭哪裡食物比較多,所以在黑頸鶴群里基本沒有打架之說。
夜幕降臨的時候,黑頸鶴也會守護在幼崽身邊,當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會用翅膀來給幼崽抵禦風寒,如果幼鳥能夠飛行了,在深夜的時候也會慢慢降低飛行速度,直到幼鳥可以獨自生活後,雙親會「狠心」地趕出家庭,讓它們學會自立自強,這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如此忠貞的黑頸鶴,需要我們的保護
黑頸鶴的生活感動了不少人,雖然目前動物學家們還在努力地呼籲,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可以成為我國國鳥,而它們的生活需要我們的保護,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很多地方的環境污染已經很嚴重了,並且天氣變化嚴重,為了讓動物們能夠更好的生活,我們需要保護好環境,節能減排,實現環保的生活。
不僅如此,現在人類的生活範圍不斷的擴大,也讓黑頸鶴的活動範圍不斷的縮小,它們開始慢慢地向更高的海拔地區轉移,如今的黑頸鶴成活率很低,當我們見到它們的時候,儘可能的不發出聲響來驚動它們。
黑頸鶴已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了,被獵人「全球急需拯救」的鳥類之一,在1983年印度召開的國際鶴類保護會上,公布了目前全球黑頸鶴的數量,竟然不到200隻,這個可怕的數量讓人震撼,於是全球開始加大黑頸鶴的保護,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終於讓黑頸鶴髮展到7000多隻了,感謝大家的努力,但是未來的道路還很長,希望我們能夠攜起手來一起保護動物,尊重每一個物種存在的權利,共同守護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