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2023年06月26日20:32:18 熱門 1646

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即彼得一世)的改革促進了社會和國家的快速發展,俄國在「全俄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為近代的俄羅斯民族國家,從而開始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十八世紀下半葉,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當政,使俄羅斯帝國走向鼎盛。從文學上看,俄國也開始向近代過渡。

1. 古典主義文學

在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影響下,十八世紀中葉,俄國古典主義成為文壇的主流。代表作家有安·康捷米爾(1708—1744),瓦·特列季亞科夫斯基(В.Тредиаковский,1703—1769)、米·羅蒙諾索夫(1711—1766)、亞·蘇馬羅科夫(А.Сумароков,1718—1777)。法國的古典主義文學本來盛行於十七世紀,從中葉起,法國已建立中央集權的強大的君主專制國家,要求文學為政權服務。因而在政治上擁護王權是古典主義第一個特徵。是故古典主義悲劇作品的中心主題就是個人感情與國家義務之間的衝突,作家主張克制個人感情、服從專制國家的利益。第二個特徵是唯理主義,它認為良知先於感性而存在,肯定人的理性,反對宗教的神權和蒙昧主義,因而古典主義是一種崇尚理性的文學,它或寫理智對感情的勝利,或寫喪失理性、情慾泛濫的人物之可笑可鄙,或寫不合理性的封建思想及風俗禮教。古典主義的第三個特徵是摹仿古人,重視格律,學習古希臘、羅馬文化,採用古代文學的題材和體裁(「古典主義」名稱即由此而來),包括其創作的原則,例如戲劇創作中遵守「三一律」,即一個劇本只能有一個情節,劇情只能發生在同一地點,時間不超過一晝夜。古典主義文學對法國民族文學和民族語言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後來也流行於歐洲各國。

十八世紀的俄國,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後,其歷史背景與一個世紀前的法國和西歐有相似之處。它也正處於君主專制時期,正需要運用古典主義文藝思潮來鞏固其中央集權制,因而俄國人很快借用來這種文學流派。這是俄國接受古典主義的歷史基礎。

但在俄國君主專制時期,封建貴族與資產階級之間並非勢均力敵,仍舊由貴族居於統治地位。因此,俄國古典主義反映的是一部分先進貴族的世界觀。加之俄國在接受古典主義之時,法國的古典主義已開始被啟蒙主義所代替。因而俄國人在學習法國時,不能不注意到這種新的因素。於是俄國的古典主義文學中顯然就帶有明顯的啟蒙主義特色。這些都是俄國古典主義有別於西歐古典主義之處。

人們發現俄國古典主義作品具有與法國古典主義的共同特點:歌頌君主和主張為國家而犧牲個人利益,尊崇理性,尊重格律和「三一律」;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特點,即諷刺性特別突出。它極力反對中世紀的愚昧,爭取文明與進步,並且宣揚啟蒙思想。

這個時期著名作家的創作,如蘇馬羅科夫的悲劇、喜劇,羅蒙諾夫的頌詩,康捷米爾的諷刺詩都表現出這些特色。

由於有這一批文化人的活動,在俄羅斯開始出現了知名的作家。這也是十八世紀俄國在文學史上的新進展。因而可以說古典主義文學是俄國首次出現的重要文學流派。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安·康捷米爾 蘇馬羅科夫

2. 感傷主義現實主義文學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古典主義已讓位於從英國引進的文學思潮感傷主義,代表作品有尼·米·卡拉姆津(Н.М.Карамзин, 1766—1826)的小說《苦命的麗莎》(1792)。它描寫貴族青年埃拉斯特愛上了美麗溫柔的農家女麗莎,她對他也一片痴情。但後來他因賭博輸盡家產,遂背棄麗莎,去和一個富婆結婚。麗莎痛不欲生,跳湖自盡。作者一邊講著故事,一邊流露出對她無限的同情:「這時我肝腸欲斷……淚珠從我的臉上簌簌滾下來。」這樣描寫普通人內心感受的小說確屬新穎,一時間仿作蜂起,類似的書名作品如《可憐的瑪麗亞》《貧窮的納塔莎》等等,竟使感傷主義文學形成潮流。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苦命的麗莎》

但是,這個文學思潮也沒流行多久,就被啟蒙主義所代替了,作家傑·伊·馮維辛(Д.Н.Фонвизин, 1744—1792)的喜劇劇本《紈絝少年》(1782)講外省女地主普羅斯塔科娃得知寄養在家裡的孤女索菲亞突然獲得一大筆遺產,就千方百計要她嫁給自己的兒子米特羅方。作品揭露了女地主的殘酷行為,展示了其子米特羅方雖穿戴華麗卻頭腦空虛,劇中詞指出:「有了金錢並不意味著有了道德,腰纏金條的傻瓜,還是一個傻瓜。」這個道理具有明顯的啟蒙主義性質。

接著在十八世紀末流行的是現實主義文學,其標誌為亞·尼·拉吉舍夫(А.Н.Радишев,1749—1802)寫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1790)。他以現實主義的筆觸描寫俄國農村一片凄慘的景象:農民的茅舍里家徒四壁,昏暗無光。他們身披粗麻布片,吃糠咽菜。他們什麼都被地主奪走了,只留下「無法奪走的空氣」。而地主與農民之間,「一方几乎擁有無限的權力,另一方卻是毫無保障的弱者,因為地主之於農民既是立法者,又是法官,又是他自己所下判決書的執行者」。面對此種殘酷的現實,作者在書末以《自由頌》一詩號召處死暴君。詩中寫道:

死亡變成各種各樣的形象,

沙皇高傲的頭頂飛翔;

歡呼吧,被束縛的人民,

大自然給予的復仇權利,

已經把沙皇帶到死刑台上。

《旅行記》不但開了現實主義的風氣,而且被視為俄國文學史上最早表達革命思想的作品。

為了此書,作者立即於1790 年被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政府逮捕,並據女皇的暗示判處了死刑。之後改判流放西伯利亞十年。作者歷盡磨難,終生奮鬥,後來感到爭取自由無望,便自殺身亡。

3. 戲劇

俄國戲劇到十八世紀在彼得大帝改革的影響下,由於引進歐洲文化,而有了相應的發展。此時已有多種戲劇形式,如學校戲劇、古典戲劇、感傷主義戲劇和諷刺喜劇等。

十八世紀頭25 年,在俄羅斯、亞美尼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地的神學院里出現了學校劇團。其演出受民間戲的影響很大,有強烈的諷刺傾向,反過來又促進了諷刺文學的發展。學校戲劇的重要作品有普羅科波維奇(Ф.Прокопович, 1681—1736)的悲喜劇《弗拉基米爾》(1705)。

十八世紀中葉興起職業劇院,傳入古典主義戲劇。它有嚴格的規則,遵守「三一律」(情節、時間、地點的一致),題材多來自古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但俄國的古典主義有它的特色。一是劇作的思想開明、有社會性。二是接近現實主義,立足於當時的現實生活,不去虛擬古希臘、羅馬的環境和人物。三是語言採用比較樸實的民間生活用語。代表作家為蘇馬羅科夫(А.П.Сумароков, 1717—1777),其創作悲劇《霍烈夫》(1747)和喜劇《愛吵架的女人》(1772)均有良好的效果,前者反映理智戰勝私情和大公的殘暴,後者嘲笑貪官和蠢地主。

六十年代又傳入英國的感傷主義戲劇。這類戲劇重在描寫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刻劃人的內心細膩感情。代表作有魯金(В.Лукин,1737—1794)的《受愛情感化的浪子》(1765)。然而七十至九十年代最流行的還是諷刺喜劇。它帶有啟蒙主義思想,寫社會普通階層的現實生活,也揭示官吏、貴族地主的醜行。最有名的是馮維辛的《紈絝少年》(1782)。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彼得羅夫劇院

隨著戲劇演出的頻繁增加,劇院建設和劇團都相應有了發展。彼得大帝在莫斯科紅場建起一座公眾劇院,從1702 年開始演出。他在聖彼得堡建都後,1723年在該市新建一座劇院,請外國劇團,如義大利的假面喜劇團、法國話劇團、德國涅貝爾劇團來演出,這對俄國戲劇也起了促進作用。

俄國的戲劇演出開始了新局面。一些城市平民階層參加了業餘戲劇活動。四十至五十年代有「喜劇愛好者」劇團。後來又有別的業餘劇團產生,最有名的是沃爾科夫劇團,演員都是平民知識分子,它從1756年起在首都演出。

1756 年伊麗莎白女皇下旨建立一所國立劇院,由蘇馬羅科夫任院長,沃爾科夫(Ф.Г.Волков, 1729—1763)為助手和首席演員。從此開始有職業劇團。八十年代皇家劇院發展成完整體系,有彼得堡小劇院、彼得堡大劇院、(彼得堡)珍樓劇院和(莫斯科)彼得羅夫劇院。這些劇院專供宮廷少數人娛樂,其外觀雄偉,尤以彼得羅夫劇院最為華麗,可容納1500觀眾。它是十八世紀後期藝術成就最大的劇院。

《紈絝少年》

十八世紀最優秀的劇作家當推傑·伊·馮維辛(1745—1792),他出身貴族,曾就讀於莫斯科大學,後到外交部任職,寫過各種體裁的諷刺作品,以喜劇最成功。如名劇《旅長》(1766)嘲笑了貴族中老一代的愚昧和年輕一代所受外國教育的毒害。馮維辛最著名的喜劇《紈絝少年》,寫女地主普羅斯塔科娃多方虐待寄養於她家的孤女索菲亞。後因索可以繼承叔父斯塔羅東的一宗財產。普羅斯塔科娃便強令索做自己的兒媳。但索菲亞在開明貴族普拉夫津和斯塔羅東的保護下,終於與貴族軍官米朗結婚,而普羅斯塔科娃則被法辦。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傑·伊·馮維辛

劇本真實描寫了普羅斯塔科娃這個農奴主的形象:橫暴、愚蠢又奸詐。她對農奴出身的保姆極盡虐待之能事:在她家工作四十年,所得報酬竟是「一年五個盧布,外加每天五記耳光」。她虐待周圍一切人,卻一心溺愛兒子米特羅方,極力讓他娶上富女索菲亞。但米特羅方卻是個愛吃喝玩樂的紈絝少年,他已16歲,卻不會加減乘除,只會捉弄僕人,其每日的口頭禪是:「我不想學習,只想娶親。」所以他每天利用母親的溺愛而逃學。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

李明濱,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俄羅斯學研究所所長、中俄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普希金研究會會長,曾任北大俄語系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外語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從事俄羅斯語言文學、俄羅斯國情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教學和研究。著有《中國文學在俄蘇》《中國文化在俄羅斯》《中國與俄蘇文化交流志》《俄羅斯文化史》《俄羅斯文學史》《俄羅斯文學的靈魂——托爾斯泰》《俄羅斯漢學史》以及譯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回憶錄》等著作。主編高校教材《蘇聯概況》《世界文學簡史》等。目前主編《俄羅斯漢學文庫》30卷,北京大學出版社已出版8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博士學位,俄羅斯聯邦政府頒授的「普希金獎章」和俄方頒發的「俄中友誼獎章」及「高爾基獎」榮譽證書。並於2019年獲「在中俄人文交流領域作出貢獻的中方十大傑出人物」。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本文選自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北京大學出版社

俄羅斯文化史》

李明濱 著

ISBN:978-7-301-22610-0

定價:39.00元

推薦閱讀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全國高校第三屆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

北京大學規劃教材

世界文學簡史

(第三版)

李明濱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1-05290-7

定價:68.00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漢學文庫

李明濱 孫玉華 主編

神話與民間文學——李福清漢學論集

俄羅斯)李福清 著

張冰 編選

漢學傳統與東亞文明關係論——季塔連科漢學論集

俄羅斯)М.Л.季塔連科 著

李明濱 劉宏 編選

見證中國近代史變遷——齊赫文斯基漢學論集

俄羅斯)С. Л.齊赫文斯基 著

孫玉華 編選

中國古典詩詞論——謝列布里亞科夫漢學論集

俄羅斯)Е.А.謝列布里亞科夫 著

李明濱 編選

俄羅斯漢學的基本方向及其問題

俄羅斯)Н.Л.瑪瑪耶娃 主編

李志強、張冰 等譯

《二十四詩品》研究——阿列克謝耶夫漢學論集

俄羅斯)阿列克謝耶夫 著

路雪瑩 譯

國圖藏俄羅斯漢學著作目錄

陳蕊 編著

宅在家裡看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