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緯創全面撤出印度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正當蘋果加大印度市場的投資布局時,作為其主力供應商之一的緯創,卻堅決要全面撤出印度,其中的緣由給郭台銘狠狠地提了個醒。
緯創在印度市場經營15年里,怎麼會一下子就要全面撤離?
據《印度商業線》報道,緯創將全面撤出印度,並可能在一年內與印度國家公司法法庭和公司註冊處申請解散其業務。
報道稱,緯創撤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當地工人鬧事、工資短付、醫療事故等問題,導致緯創在印業務頻頻遭爭議。不過,這些或許並不是緯創真實的主因,畢竟,這些肉眼可見的問題,花點精力和心思是可以解決的。
報道中還表示,印度當地企業塔塔電子尋求控制緯創在卡納塔克邦的iPhone生產廠,這也是緯創在印度的主要業務。
事實上,塔塔本來就想要收購緯創在印度的iPhone生產廠,一直要求緯創交出大部分股權。塔塔看上緯創的工廠,目的是想成為iPhone供應商,另外,就是利用這樣的收購辦法,來提升印度本土製造業的實力。
緯創全面撤出印度,倒是給郭台銘的富士康提了個醒。
前段時間,郭台銘還要計劃在印度投資7億美元,建造一家新工廠,創造10萬個新工作崗位,以提高 iPhone 的產能。事實上,郭台銘一直想要把大陸工廠的產能轉移到印度等地。
或許,在郭台銘心裡是「以印度為事業發展中心」,早些年就轉移了產能到印度。因為,郭台銘也想降低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畢竟印度市場的勞動力成本,是全世界範圍內最低的地方之一,日工資平均2-3美元。
但是,緯創的經歷以及全面退出印度的舉措,倒是給富士康郭台銘提了醒。
緯創認為印度當前的環境不適合正常經營,意味著當地的營商環境惡劣,是逼走緯創的重要原因。
在2020年時,緯創位於印度那爾薩普爾的代工廠,就曾遭到約2000名員工圍攻。剛開始以罷工為名義抗議,後來演變為打砸搶犯罪事件,不僅生產設備被砸毀,還有數千隻新iPhone被盜走。
事實上,這種類似的事情,並不止一次,緯創就曾表示當地治安不佳。而在緯創遇到種種問題後,印度財團塔塔集團就伸出「援手」,要「解救」緯創,計劃以最多 500 億盧比(約 41.95 億元)的價格收購緯創在印度的iPhone組裝工廠。
要知道,塔塔集團收購成功後,將接管8條iPhone生產線,以及10000多名工人,其中包括幾千名工程師。這等於是買回來一條現成的蘋果生產線,人工、技術都是現成的,對於塔塔來說十分划算。
這就不難看出,實際上,緯創在印度工廠,或許被人家給收割了。而對於收割外來企業的事件,印度已經發生不止一次了。
比如,前不久小米公司,就被印度狠狠地割了一波韭菜。印度以涉嫌偷稅漏稅的名義罰款5億多,後來又扣押了小米46億多存款,合計損失51億多。這是什麼概念?快趕上小米一年的利潤了,等於在印度白乾了十年。
如果是個別現象倒好說,可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愛割外國公司的韭菜,印媒自己都承認,印度的經商環境確實對跨國企業不太友好。印度常用的手段就是對外企開展稅務調查、開巨額罰單,甚至直接凍結資產歸為已有。
像vivo、榮耀、Byte Jump、高通、福特等公司,均在印度嘗過苦果。據印度《商業標準報》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1年,全世界2783家企業先後暫停了印度的業務。
由此可見,緯創在印度市場經營15年里,肯定是受了不少「委屈」,實在是扛不下去了才選擇離開。而這樣的事情再一次提醒著富士康郭台銘:印度不適合外企建廠,它的營商環境太差了。
那麼,郭台銘還認為投資印度穩妥么?其實,不如回來,大陸可以賞飯給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