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小組賽基本落下帷幕,2014年冠軍德國隊小組出局,未能從死亡之組突圍。賽後有球迷「憤怒地指責」西班牙隊輸給日本導致德國隊出局,但事實上德國隊出局的根本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首戰輸給日本隊、次戰憾平西班牙隊,都讓德國戰車失去了出線的主動權。那麼,從2014年捧杯,到2018年、2022年小組賽折戟,德國隊一蹶不振的原因在哪裡?
一、摒棄高中鋒的戰術已經過時。從勒夫到弗里克,德國隊最喜歡的陣型是無鋒陣,不擺高中鋒,依靠地面傳切滲透打穿對手防線。但對於密集防守,德國隊的這套戰術很難奏效,對方禁區內都是後衛,根本沒有走腳下的空間。本屆世界盃德國隊只有菲爾克魯格一名高中鋒,卻也只是替補登場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會,但「諷刺」的是,對陣西班牙隊那個救命稻草般的扳平球,就是來自於菲爾克魯格。
要知道本屆世界盃大放異彩的幾支球隊,都是圍繞著高中鋒做戰術的。像法國隊,吉魯作為支點中鋒在禁區內,格列茲曼才有足夠的空間組織進攻,姆巴佩和登貝萊的邊路衝擊才有威脅。像巴西隊,里沙利松和熱蘇斯都可以作為高中鋒;像葡萄牙隊,C羅老而彌堅。包括八年前的德國隊,也有世界盃第一射手克洛澤坐鎮。因此沒有高中鋒,才是德國隊落寞出局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否過分信任「拜仁幫」球員?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是世界上最好的俱樂部之一,因此德國隊選擇國家隊大名單也更加青睞於拜仁球員,像這屆世界盃就有薩內、穆勒、基米西、格納布里、穆夏拉和格雷茨卡等多名球員當選主力。但是否這就是德國隊進攻最出色的幾名球員呢?其實未必,像本賽季狀態不俗的布蘭特和格策,都沒有獲得太多的機會。
用數據看一下,德國隊本屆世界盃打進6球,揭幕戰點射的是京多安,曼城球員;次戰扳平的是菲爾克魯格,雲達不萊梅球員;榮譽之戰切爾西球員哈弗茨梅開二度,菲爾克魯格鎖定勝局。「拜仁幫」只有格納布里打進一球,這樣的進球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三、死亡之組本身難以出線。德國隊與西班牙隊、日本隊和哥斯大黎加隊同組,本就被認為是死亡之組,德國隊的實力也不足以在小組中穩居前二。再加上德國隊還存在輕敵的情況,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早早換下京多安導致中場失控,他們也只能自己吞下失利的苦果。
不管怎樣,德國隊畢竟是傳統的足球強隊。也許兩屆世界盃小組出局會讓他們痛定思痛,在下屆世界盃再度向大力神杯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