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政策出台後,銷售人員為了說服不具資格的人購房,會說出很多種解決方案,如不夠社保年限,他們會說幫你買社保;不是法人的買家,他們會說幫你輕鬆註冊公司買公寓……但是,這些套路並非萬無一失。

法人不能隨意做 漫畫/陳春鳴
個案回放:幾千元幫你註冊公司做法人
去年頒布的「3·30新政」規定,購買公寓等商用物業的主體應為法人,個人想購買一手公寓產品已經不可能。於是,讓你「輕鬆做法人」的生意應運而生。
黃女士近期仍然不斷接到各種推介電話,如番禺區有幾個小面積公寓產品可以買。當她表示自己不是公司老闆時,地產經紀立馬說可以幫她註冊一間公司,只要多交3000元手續費即可。

樓盤現場就有幫買家註冊公司的一條龍服務
「付費後只要提供銀行賬戶和身份證複印件,30多天就能註冊成功。」黃女士說,我去看過那個由知名開發商開發的樓盤,100萬元就能買一套40平方米公寓,未來還有地鐵,感覺還不錯。自己和家人都挺喜歡這個樓盤,只不過以後若有個公司在身,擔心會有很多後續手續拖累,如租賃辦公室、工商登記年審,做賬、報稅等,所以一直猶豫沒下定。

目前購買公寓,得要法人資格
實際上,黃女士的擔心是有道理的,3000元註冊一個公司僅僅是個開始,以後的事情還非常繁瑣;讓自己由自然人變成法人,還涉及未來要將物業轉手的各種費用問題,這一點也得認真考慮。
專家提醒:
公司名義持有並轉手公寓,成本很高
在購買環節,以公司名義購買與個人購買的費用沒有太大區別,其中包括3%契稅、0.05%印花稅以及專項維修基金和交易手續費。但持有時就大不相同了。

法人持有公寓期間費用已大不相同
克而瑞廣州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介紹,法人持有公寓期間,每年需繳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按照目前的規定,公司名下的房產,每年需繳納房產原價×70%×1.2%的房產稅;若房產出租,則按房產租金計算並繳納12%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則按土地級次繳納,年稅額在3-27元/平方米之間,按年繳納。

公寓雖好,投資者也需謹慎入市
公司名下房產轉讓時,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及其他費用。與個人持有相比,企業所得稅的25%要比個人所得稅的20%高。
來源|羊城派責編|陳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