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多家台媒本月18號發布的報道稱,炒作多日的「四大公投」終於在今天早上8點正式啟動,島內民眾前往就近的投票點,為「四大公投」案作出自己的選擇。所謂的「四大公投」是:反萊豬、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這四份「公投」案中,有三份是來自在國民黨,一份是出自民間人士,但是所有「公投」的內容都直接擊打到島內民眾的痛點,例如反萊豬就是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例如核四重啟就是恢復島內的核電站,減少近兩年愈發嚴重的停電現象。
但是對於「執政」的民進黨當局而言,這四項「公投」無論哪一個通過,都意味著自己的「執政」根基會被動搖。而根據最新計票結果顯示,四項「公投」的「不同意票」均領先「同意」,至此,四大案均被否決,這意味著國民黨再次在民意上輸給民進黨,也意味著民進黨當局在台灣仍然受廣大群眾支持,兩岸未來關係或將繼續趨冷。
面對「公投失敗」,朱立倫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稱對結果失望,把戰友找回來,不要找「戰犯」。而在早前,美國甚至專門派人介入此事給民進黨施加壓力,而蔡英文當局面對著大量的證據,證明萊豬的確對人體有危害時,仍然執意要從美國進口。
甚至為了將此事正當化,揚言進口萊豬有助於美台簽署新的貿易協定。其次就是重啟核四,民進黨上台之前就極力主張所謂的「非核家園」,宣稱核電不利於安全,今後應該全力發展綠能,可是等到民進黨執政之後,台灣就陷入到了電力短缺的處境,就是因為島內的核電站在蔡英文當局的指揮下被關閉。隨後就是「公投」綁大選和珍愛藻礁,前者是「公投」和島內大選同日舉行,精簡島內的選舉活動,但是對於民進黨而言,這就意味著大幅度減少了可以政治操縱的機會。
而珍愛藻礁則是民進黨當局打算犧牲被國際海洋保育組織認定,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固碳作用,同時也是台灣地區極為珍貴的大潭藻礁,用來修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來存放以三倍於美國原產地價格的天然氣和相關設備。事實上,這四項「公投」案有一半曾經是民進黨為上台之前的主張,例如反萊豬和珍愛藻礁,可時過境遷,同樣的議題放在不同的「執政」黨面前就面臨著不同的命運。
為了阻撓這四項「公投」通過,民進黨當局動員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將麾下的輿論機器開到最大,就是為了詆毀四大「公投」的合理性,通過混淆視聽來達到掩人耳目的效果,甚至還恬不知恥地將兩岸關係扯進了四大「公投」,將關係島內民眾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用電保障以及民主社會的重要議題,和所謂的「抗中保台」強行聯繫在一起,進一步毒化了本就敏感的兩岸關係,因此民進黨的錯誤言論也招來了大陸的強烈批評。
時至今日,民進黨治理無方的底色已經完全暴露,他們唯一擅長的就是通過選戰手段來煽動民眾的情緒,通過大量的意識形態操作來掩蓋自己在執政方面的無能,進而麻痹、分化島內輿論進而造成社會撕裂,所謂「抗中」是假,「保台」才是真的,而保台也只不過是為了保住他們岌岌可危的權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