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陳植
編 輯丨張星
圖 源丨新華社
在10月5日OPEC+決定11月起將原油日均產量下調200萬桶後,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多空博弈再度升級。
「受OPEC+大幅減產影響,目前原油期貨市場正出現兩大新變化,一是投機資本再度重返原油期貨多頭市場,二是不少資管機構紛紛削減原油期貨空頭頭寸,因為他們意識到只要油價低位徘徊,OPEC+就可能繼續大幅減產,直到油價回升到他們認可的水準。」一位原油期貨經紀商向記者分析說。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投機者持有的布倫特與WTI原油期貨凈多頭頭寸較前一周增加53179手合約,至373467手合約,創下過去11周以來的最高值。
「但是,CTA策略基金與大宗商品投資基金尚未重返原油期貨市場,令OPEC+大幅減少對油價的提振效應依然有限。」這位原油期貨經紀商直言。
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在OPEC+大幅減少200萬桶日均原油產能後,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一度從85.4美元/桶上漲至93.3美元/桶,但隨著過去兩天美元指數回升,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再度回落至89美元/桶附近。
「對強勢美元的恐懼,也是CTA基金與大宗商品基金等傳統原油多頭資本遲遲不敢借OPEC+減產效應大舉重返原油期貨多頭市場的最主要原因。」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表示。目前他們都在觀望OPEC+強勢美元之間,誰能最終贏得這場原油定價話語權之戰,再決定下一步投資決策。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認為,沙特等OPEC+國家之所以決定大幅減產200萬桶/日原油產能,主要是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因為這些產油國需要油價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令他們獲得相對豐厚的財政收入以支撐國家經濟發展。但此舉無疑損壞了美國利益。因為美國正積極藉助強勢美元壓低油價,從而令美國通脹回落。
多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直言,這場原油市場定價話語權的新鬥爭孰勝孰敗,目前還無法預判。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OPEC+不會再容忍油價持續走低以損壞自身核心利益。這導致越來越多押注美元迭創新高的投資機構不敢再大舉押注油價走低,因為他們意識到此舉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政策風險。
原油期貨定價權悄然「易手」?
記者獲悉,10月5日OPEC+決定大幅減產200萬桶/日原油產量,無形間激發了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買漲人氣。
「原先,原油期貨市場定價權幾乎被量化資本主導,他們完全沖著美元迭創新高而不斷沽空油價獲利,不會考慮原油供需基本面變化。」上述原油期貨經紀商告訴記者。這導致眾多認為油價低估的投資機構紛紛避而遠之。
在他看來,這恰恰是美國政府最願看到的局面。因為強勢美元令油價持續走低,可以很大程度壓低美國通脹壓力。
但是,隨著OPEC+決定大幅減產200萬桶/日原油產能,當前量化資本主導原油期貨定價的局面已出現「鬆動」。
過去一周,越來越多投機資本與事件驅動型基金紛紛入場抄底油價,推動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一度重回90美元/桶上方。
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投機資本對原油期貨的抄底買漲潮,從9月底開始興起,當時市場傳聞OPEC+或將大幅減產,令投機資本湧入,推動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一度觸底反彈逾13%,甚至不少投機資本「無視」美元走強對油價的遏制效應,毅然加入買漲油價陣營。
其中明顯的跡象,是過去兩周美元指數僅僅從114.78回落至113.12附近,但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價則從76.25美元/桶快速回升至89美元/桶附近。
「這背後,是越來越多投機資本正押注原油期貨將脫離美元強勢衝擊,持續回升至95-100美元/桶。因為這也是OPEC+希望看到的價格。」這位原油期貨經紀商分析說。因為他們也意識到,面對強勢美元給油價帶來的壓制效應,OPEC+或將採取大規模減產等舉措力挺油價,令抄底買漲油價策略獲得更高的勝算。
記者還獲悉,過去一周,不少押注美聯儲繼續鷹派加息的投資機構也悄悄加入抄底買漲油價的陣營。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油價持續回升帶動美國通脹率居高不下,美聯儲就不得不繼續鷹派加息策略,令他們在利率衍生品市場獲得更豐厚的超額回報。
傳統原油多頭緣何遲遲不入場
值得注意的是,OPEC+大幅減產200桶/日原油產能,到底能給油價帶來多久多高的提振效應,同樣倍受金融市場關注。
「過去兩天,強勢美元再度捲土重來,令WTI原油期貨報價在觸及93美元/桶後驟然回落。」前述原油期貨經紀商向記者坦言。究其原因,是量化資本一看到美元指數回升,迅速加大原油期貨沽空頭寸,導致油價相應回落。
在他看來,考慮到量化資本在原油期貨市場佔據約30%的成交量,若CTA策略基金與大宗商品基金等傳統原油多頭資本遲遲沒有重返原油期貨市場,OPEC+大幅減產帶來的油價提振效應很可能將「曇花一現」。
一位華爾街CTA策略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他們一直認為油價被低估,但面對OPEC+大幅減產所帶來的買漲獲利機會,他們仍然格外謹慎。因為他們擔心OPEC+未必能重新奪回原油市場定價話語權。其癥結在於原油期貨定價以美元計價,只要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令美元不斷迭創新高,原油價格終將面臨巨大的下跌壓力。
「何況,歐洲能源供應風波正導致歐洲經濟快速衰退與歐元匯率大跌,無形間帶動美元指數被動上漲,對油價構成更大的下跌壓力。」他直言。目前重返原油期貨多頭市場的CTA策略基金與大宗商品基金不多,另一個原因是此前油價大跌令他們凈值損失慘重,導致他們對新的買漲機會顯得「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再度踩雷。
記者多方了解到,即使部分CTA策略基金與大宗商品基金入場抄底原油期貨,他們所投入的資金也相當有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正令槓桿融資成本水漲船高,令這些基金可動用的槓桿資金受到極大的制約,難以對油價波動產生更高的影響力。
「這也是眾多大宗商品基金與CTA基金寧可錯過這次買漲獲利機會,也不想冒險的重要原因,他們更願等待OPEC+與強勢美元之間決出勝負,再決定下一步投資決策。」資管機構Homrich Berg首席投資官Stephanie Lang指出。
E N D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吳梓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