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趙昊)訊,當地時間周一(2月2日),德國經濟部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批准硅晶圓大廠環球晶圓(GlobalWafers)併購Siltronic的交易,這意味著這項價值43.5億歐元(近50億美元)交易的不能按計划進行。
Siltronic是位於德國的一家硅晶圓製造商,總部位於慕尼黑。若被環球晶圓收購,將創造出全球第二大300毫米晶圓製造商,僅次於日本信越。

(來源:環球晶圓)
但環球晶圓未能在1月31日取得德國政府的核准。公司在一份文件中稱,「環球晶圓於審查過程中向德國政府提出極其長遠的補償措施及承諾,並且多次主動表達意願與德國政府商討替代方案。」
「儘管環球晶圓努力達成雙方皆可同意的解決方案,加上其在歐洲悠久且成功的過往,環球晶圓對於這個結果感到非常遺憾。環球晶圓會持續與歐洲的客戶緊密合作,其中包括許多支持此收購案的客戶。」環球晶圓還應支付給Sitronic 5,000萬歐元的交易終止費。
歐洲的科技保護政策
德國經濟部的發言人表示,「作為投資審查的一部分,不可能如此短的時間完成所有必要的審查步驟。」
美國商業媒體CNBC認為,該交易的失敗主要原因是當前各國都在加強各自的「技術主權」,這些國家希望在半導體等關鍵技術方面擺脫對其他國家的依賴。歐洲目前嚴重依賴美國和亞洲,這些地區則擁有三星、台積電和英特爾等行業「巨無霸」。
諮詢公司Center for Innovating the Future聯合創始人Abishur Prakash告訴媒體,自2016年以來,德國和歐盟開始擔心他們的「科技領導地位受到侵蝕」。
歐洲政府對其晶元公司採取了不同的態度,Prakash補充說,「擁有一個自力更生的歐洲晶元產業是關鍵,無論歐盟的未來目標是什麼,從機器人到太空到量子領域,歐盟都需要先進的半導體,它不想在這個領域受制於其他國家。」
德國是英飛凌等晶元製造商的所在地,在全球範圍的晶元短缺傷害了其汽車行業之後,德國對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的警惕性越來越高。德國經濟部表示,如果環球晶圓選擇進行新的收購嘗試,將再次進行投資審查。
其他與晶元有關的併購交易也正受到政府和監管機構的調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偉達以400億美元併購英國晶元設計商Arm的案件,Arm目前由日本軟銀所有。
批評者擔心,英偉達可能會限制Arm的業務,並導致全球性價格上漲,同時還會減少行業創新。但英偉達辯稱,該交易將帶來更多的創新,Arm不僅能保持獨立,還能從投資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