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已經持續了5天,一場降溫的及時雨已經在路上,預計24日「天鴿」減弱後的低壓環流有可能從桂東進入我區境內,攜風帶雨趕走高溫。這是今年直接影響廣西的第一個颱風。「天鴿」之前,今年已經有12個颱風生成,登陸或直接影響我國的颱風有6個,華南沿海的廣東、海南、福建、台灣都已經被颱風洗禮,廣西卻偏安一隅,颱風的方向由誰來掌控?
是什麼決定了颱風的路徑?
颱風作為一個天氣系統,也會受到周邊大型天氣系統,如副高、高空槽、雙颱風效應的影響,而這些系統的引導或博弈往往決定了它的路徑。
當颱風生成後靠近副高或高空槽時,它移動路徑基本就由這些大型天氣系統自身的氣流引導。舉個例子,夏季副高一般位於北緯30°附近南北擺動,副高強盛,颱風無法穿越其北上,大部分只能沿著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引導向偏西方向移動。
如果海面生成兩個颱風且靠得較近,它們的外圍氣流將互相影響,導致相互旋轉,這時的颱風路徑會變得相當複雜。
颱風走怎樣的路徑才會影響廣西?
颱風的路徑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第一類西進型,以7月以前生成的颱風居多。這個時候副高偏南,颱風在自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後一路向西,經過南海最後在海南島或越南北部登陸。對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有較大風雨影響。今年的第4號颱風塔拉斯、7號颱風洛克、8號颱風桑卡都走的這一路徑。
第二類登陸型,這個類型颱風多在7~8月生成,副高季節性北抬,華南、江南一帶位於副高南側,颱風被副高外圍氣流引導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台灣海峽,在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並逐漸減弱為低壓。這類颱風會給東南沿海帶來較大的風雨影響,對我國影響最大。今年2號颱風苗柏、9號颱風納沙、10號颱風海棠都是這個類型。
第三類拋物線型,這一類型颱風生成後先以西北方向移動,當靠近我國東部沿海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方向,向日本附近移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對我國內陸沒有直接影響。今年1號颱風梅花、3號颱風南瑪都、12號颱風榕樹都是這個路徑。
13號颱風「天鴿」走的是「登陸型」路徑
21-22日,副高分裂為大陸副高和北太平洋高壓兩個部分,勢力相當。「天鴿」位於兩高之間被捲入角力中,颱風路徑略有擺動,最後大陸副高略勝一籌,「天鴿」受偏北氣流壓制,不得不暫由偏西轉為偏西南方向移動。
23日白天,大陸副高北抬東退,偏北氣流壓制減小,而北太平洋副高再次發力,東南氣流明顯加強,「天鴿」乘著這一股東南風,快速朝西北方向移動,登陸廣東。
24日,「天鴿」繼續西行,從粵西進入桂東,影響廣西。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頻道
受「天鴿」影響,23~25日我區將自東向西有一次較強降雨天氣過程,局地可能會有大暴雨。前期洪澇災害較重的東北部地區又將迎來一次較強降雨天氣過程,還請公眾多關注天氣預報、預警,注意防範可能會出現的城市內澇、山洪、滑坡等次生災害。(文/吳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