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張師傅反映,被中介開車接到嘉興海寧看房,一口氣參觀了三個樓盤。因為自己沒下定,被中介扔在海寧的售樓處,最後只好自己花錢打車回家。他咽不下這口氣,想讓記者去給中介曝曝光。
張師傅介紹,自己20號從海寧打車回到杭州,先入住了如家快捷酒店,21號又入住了富營酒店,沒想到不小心把左眼和鼻樑這裡磕傷了。
張師傅:「如果說通過《1818黃金眼》報道這個事,能不能處理,不能處理,那就很簡單了,通過12315爭取自己消費權益,我在酒店受傷了,然後他這邊很噁心,說我是在酒店外受傷來訛他們。」
杭州富營酒店 老闆:「派出所給他演示以後,90%是碰不到的,除非你自己頭撞上去,才碰得到,正常情況下是碰不到的。」
酒店老闆介紹,剛才是自己報的警。一行人又折回張師傅住的房間,張師傅在衛生間里做了一個演示。
張師傅:「當時碰了,說實話,當時碰了之後很疼,我直接躺床上睡覺,我不知道是這邊,還是裡邊,還是外面碰的,反正是這樣一個結果。(到底是碰到哪裡?)當時是我起身,因為我蹲在廁所,雖然我是一個人在裡面,我也要關一下門,應該是這裡面的這個東西。」
衛生間的玻璃門上,里外都有金屬拉手,張師傅說,當時自己起身的時候,被金屬拉手上的金屬杆子給磕傷了。
杭州富營酒店 老闆:「哪怕你這樣碰,怎麼碰,你這樣,哪怕再那個,你個子高,要貼著頭,除非自己『咚』地一下,也碰不到,哪怕這樣碰也碰不出來。(那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就是說我講不出,第一,當時他沒有和我講,早上才來和我說,我說你在酒店怎麼碰到的,他說這裡碰到的,他說你應該包起來,你講講看,這個需要包嗎?」
拉手上的金屬杆子是圓柱形的,並不尖銳,老闆認為無需在上面再做軟包。
杭州富營酒店 老闆:「他後來叫我賠八百元。(八百是吧?)嗯,我賠他五十塊錢最多了,就像派出所剛剛講的。(五十塊錢?)嗯。」
張師傅是在網上下的單,房費兩百多一晚,錢已經被網站收走了。老闆不願退還房費,只願意補償張師傅五十元錢。
張師傅:「(記者:老闆願意補償你五十塊,你願不願意?)我作為消費者,在這裡受傷了,並且剛才那邊說我有點涉嫌敲詐的意思。(杭州富營酒店 老闆:因為我是老闆,我有沒有跟你講過你敲詐或者什麼?)(記者:老闆沒說?)沒有說,但他下面的員工說我就是在外面受傷。(杭州富營酒店 老闆:因為人家看到的,心裡是不舒服的,你說不出個什麼所以然。)」
記者建議調出監控錄像,看看張師傅辦理入住手續時,臉上有沒有傷,不過酒店老闆弄了好一陣後,說自己也不懂該怎麼調監控,而且他認為,即使調出來也看不清楚。
杭州富營酒店 老闆:「即使監控看不清楚,你說在我裡面受傷的,你要說出個所以然,我的設備不好或者是什麼造成的,我全責。」
最終張師傅說,五十塊錢他不要,他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張師傅在酒店意外受傷的事情就先說到這裡,咱們言歸正傳,接著講他被拉到海寧去看房。
2
拉到海寧看房
說是「烘托氣氛」
張師傅:「有一個小夥子,以前聯繫了我三十幾次,加了我微信,讓我去那邊看一下那個什麼,朗詩的一個麗景什麼東西。(去哪裡看?)海寧,然後車接。」
張師傅介紹,當時中介業務員小李帶著自己和其他人,一口氣參觀了海寧的三個樓盤,其中他印象最深的是「朗詩」的一個樓盤。
張師傅:「我說這裡的房子,我只是暫時來看一下,我上完廁所他們就消失了。(消失了是什麼意思?)就不見了,人不見了。」
中介小李目前已經拉黑了張師傅的微信。
此前兩個人的聊天記錄中,張師傅問:「啥地方看房子?」中介小李說:「海寧這裡明天所有人都在,咱們去烘托氣氛」,還發了一個呲牙笑的表情。
張師傅當時問:「一個人幾百?」對方回復:「200,包飯吃。」張師傅又說:「不是500嗎?」
對方回復:「500多了啊,領導規定的,而且是車接車送。」
之後張師傅沒再講價,跟對方約了時間,還問「錢啥時候給?」對方回復:「弄好了就給。」還問要不要給張師傅帶早餐。
張師傅:「(老張,不簡單啊。)對啊。(你不是去看房,從聊天看,你是去烘托氣氛的嘛。)對,烘托組。(『房托』?)『房托』。(是不是叫『房托』?)對。(那後來錢給了你沒?)沒有。(那既然你去烘托氣氛了,錢應該給你。)沒有,我自己打車回來的。(還貼錢了?)嗯。」
張師傅給記者看了打車記錄,顯示7月20號晚上10點多,他從嘉興海寧綠洲璟院打車到杭州如家酒店,花了67.5元。
張師傅:「(那對你們去看房的人,就是烘托氣氛的,要求是什麼?)要求是要表現出有購買的慾望,沒事拿著手機拍照,裝飾,詢問一下價格、周邊的配套設施。(就是要扮演一個真的購房者?)有意向性的。(你本職工作是做什麼的?)我本職是,嗯,也是做銷售類的。」
除了微信被拉黑,張師傅估計,自己的手機號碼也被小李拉黑了,他給對方的名字加了備註。記者用自己的手機打過去後,中介小李接了電話。
中介 小李:「(記者:小李,我們這裡,你勞務費沒給啊?)哪一個?(記者:你名字報給他。)(張師傅:喂,小李,還記得我嗎?從杭州把我帶過去,把我扔到朗詩。)我已經不幹了,什麼事?(張師傅:勞務費啊,你不幹了是吧?你被公司炒掉了?)什麼事?說事。(張師傅:是不是你被公司炒掉了?你費用沒給,勞務費。)嘟……(張師傅:他掛掉了。)(記者:你為什麼不直接報你名字呢?)」
再打過去,對方就不接了,之後中介小李發簡訊問:「怎麼了在開會?」記者請對方回電,小李說:「你先說什麼事,我還要忙一會」,記者說自己是1818黃金眼記者後,中介小李就再也沒回簡訊。
隨後,記者趕到了嘉興海寧朗詩綠洲璟院,樓盤的銷售總包方王總很驚訝。
嘉興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那個不是給他解決過了嗎?(怎麼解決的?)給他兩百塊錢路費,他自己回去了呀。(給他兩百塊錢了?)哎。(他沒跟我講,他說他自己打車回去的。)他自己閑著沒事幹了吧。(他姓什麼?是不是同一個人?)姓張,張先生,尾號3466。」
王總說是對張師傅印象很深,連手機尾號都記得很清楚。他給記者看了轉賬記錄,顯示7月20號晚上8點半左右,通過支付寶轉了兩百元錢給對方,收款方的名字是「嗨步南潯吾悅廣場2002」,記者把採訪張師傅的視頻給王總看了一下。
嘉興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就是他。(給了他兩百塊錢?)他本來要五千,他說。(為什麼要那麼多?)我也不知道,他說沒有五千,擺不平這個事。」
海寧朗詩綠洲璟院的銷售總包王總說,已經給了張師傅兩百塊錢。那麼張師傅對此有何說法呢?這兩百塊錢,到底應該算是樓盤給張師傅的路費,還是中介給張師傅「烘托氣氛」的勞務費呢?
3
「烘托氣氛」的錢
到底是誰出
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是這樣的,他前面被中介帶到我們『朗詩』來看過了,看過之後,可能覺得這裡總價高,買不起,中介又把他帶到旁邊的一個公寓,去了以後也買不起,中介覺得客戶耍了他,你耍我那我就把你丟下來,丟下來以後,他又跑回『朗詩』,他跟我們說『朗詩』大,我就來找『朗詩』。」
樓盤的銷售總包王總介紹,當時張師傅從公寓折回「朗詩」後,還報了警。
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溝通過了,也讓中介給他道歉了,電話打過來,把中介咔咔地罵一頓。(那個中介是上海的?)公司註冊地址是上海的。(你們真以為這位張師傅是來看房的嗎?)我後期覺得他是搗糨糊的。(『房托』,烘托氣氛的,中介約好給他兩百塊錢的,後來不給他了。)那我就不知道了,是他跟中介的事情,每個人來了我不可能查他的身份,我也沒有這個權利。(我還以為這兩百塊錢。)中介沒給。(不是,我還以為他烘托氣氛這錢,是你們的開發商給。)不是,不是,怎麼可能呢?(那你們也被他弄了兩百塊錢。)哎。」
這位王總一再強調,當時自己之所以給張師傅轉賬兩百,是想息事寧人。
張師傅:「(記者:那『朗詩』確實給你兩百塊錢咯?)對,對,沒錯。(記者:這個你沒跟我們講。)這個你也沒問啊。(記者:你有沒有問『朗詩』要五千塊錢?)沒有。(記者:沒有是吧?)但是『朗詩』剛才說的,有個人指著我,說我『窮鬼』辱罵我,就那個人,我聽他聲音就知道是他。(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當時好幾個男的,你隔著電話都能聽出我聲音,你好神咯。)對,你這個人很那個的。(記者:就這位先生給你兩百塊錢的,那你應該謝謝人家。)這個是他們經理給的,不是他給的。(記者:他就是經理。)不是,不是這個。(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我轉賬記錄都給記者看了,支付寶轉賬記錄都給記者看了。)(記者:你那個怎麼收款方是什麼『吾悅廣場』?)哦,那個,那個沒事。」
經過雙方對質,確認那兩百塊錢就是王總轉給張師傅的。
張師傅:「(那現在『朗詩』的總包也跟我在一起,我就問你一句,氣氛組那個錢到底是中介給你的,還是其他人給你的?)中介,不是有聊天記錄嗎?你那個同事也拍了。(就是上海那個,那後來他沒給你?)沒有,沒有,這個是『朗詩』,因為我在那裡報了兩次警。」
海寧朗詩綠洲璟院銷售總包 王總:「(那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你們是總包,他們作為分銷商,是分包,他們帶來的人多,你們給中介的鼓勵多一點,有沒有這種可能?)沒有,凡事都要建立在成交上面。(不成交就不可能給是吧?)對。(那他為什麼還要給他們錢?)那我就不知道了,是他跟他私底下那個。」
王總強調,他給的兩百元是作為給張師傅的打車費,並不是代替中介小李給張師傅支付勞務費,他也不清楚中介小李帶張師傅來,到底是看房,還是烘托氣氛。
張師傅:「『房托』這個東西,可以是中介也好,不良的中介和不良的地產商家一起,去做這種惡性營銷,也是非常不好的。(那你以後還去不去?)以後除非先把錢給到我,我才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