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2022年10月31日11:38:21 熱門 1258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美麗的華鎣山。 攝影 邱海鷹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

華鎣山是一座紅色的山,是「紅岩精神」的發源地之一,華鎣山游擊隊和華鎣山武裝起義,在這裡譜寫了影響幾代人的英雄史詩。詩人樑上泉曾吟唱:山上有森林,地下有煤層,那游擊隊就是勘采者,披荊嶄棘尋火種,曾作時代早行人。大文豪郭沫若更是直言華鎣山是「天下第一雄山」。

華鎣山又是一座綠色的山。華鎣山由北向南縱跨四川、重慶16個區(市、縣),延綿300餘千米。華鎣山物種豐富、生態迷人,森林覆蓋率達97%以上,是川渝重要的生態屏障。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邱海鷹近照

紅色資源和綠色資源,都是華鎣山的珍寶。如何賡紅續綠,讓華鎣山成為正真的金山銀山?日前,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專訪了四川省廣安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

說紅

華鎣山是「紅岩精神」的發源地之一

「《紅岩》作者楊益言說『華鎣山游擊隊精神是紅岩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華鎣山區幾十年風風火火的革命鬥爭與川東各地的革命鬥爭,共同鑄就了紅岩精神』。一部小說《紅岩》,不僅使華鎣山名揚天下,而且影響教育了幾代人。華鎣山是『紅岩精神』的發源地之一。」說起華鎣山之「紅」,邱海鷹就滔滔不絕。。

邱海鷹生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一個教師家庭。40年前,邱海鷹在華鎣參加工作——當地供銷社小食店當廚師,並在當地娶妻生子,從此再沒離開過華鎣。在華鎣山,邱海鷹成長為一名國家幹部、政協委員、作家、攝影家,華鎣山的坡坡坎坎和人文歷史,他精研了40年。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雙槍老太婆塑像。 攝影 邱海鷹

「原華鎣山游擊隊活動場所主要在華鎣山,紅色文化在這裡已結成厚實的板塊。」邱海鷹介紹,華鎣山游擊隊彈藥庫、戰壕、游擊步道、「界牌巧奪軍車」、游擊隊員居住的垛子洞、陽和碗廠等遺址,與新建的「華鎣山游擊隊紀念牆」、「華鎣山起義紀念館」、「雙槍老太婆」大型塑像交相輝映,使人倍感敬仰。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丁家坪紙廠遺迹。 攝影 楊天軍

邱海鷹多次到華鎣山中段大埡口丁家坪(位於華鎣市陽和鎮中和村)考察。「原《新華日報》的紙廠『丁家坪紙廠』就建在這裡。」邱海鷹深情凝望尚存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及部分廠房遺址,撫今追昔,感慨萬千。對那段歷史,邱海鷹如數家珍:《新華日報》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我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出版發行的唯一黨報,1938年1月在武漢創刊,10月25日武漢失陷停刊,同日在重慶出刊。在報紙出版發行過程中,國民黨政府多方刁難,妄圖以斷絕紙張供應阻撓《新華日報》的正常發行。為解決《新華日報》用紙困難,1941年秋,地下黨在丁家坪處利用停辦的原廣安「五權紙廠」廠房、設備,開辦了自己的造紙廠——丁家坪紙廠。生產出的紙張由華鎣清溪口上船,沿渠江進嘉陵江運抵重慶,最後轉運至《新華日報》社。「周恩來還評價『丁家坪紙廠好比我們後方的兵工廠』呢!」邱海鷹說。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巴渝舞 資料圖片

邱海鷹還稱,華鎣山不僅紅色文化獨樹一幟,而且歷史悠久、民俗文化濃郁。華鎣山自古屬巴人領地,明末清初以來,華鎣山的土著山民與外來移民相融共生,其歌舞「巴渝舞」、「雲童舞」等,古樸粗獷、淳美動人。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滑竿抬幺妹」,更是華鎣山本地文化的精華。

據悉,如今華鎣山游擊隊遺址已被評為全國重點紅色旅遊區、紅色精品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華鎣山、鄧小平故里廣安,已結成密不可分的紅色旅遊聯線。「小平故里行、華鎣山上游」,已成為響亮的旅遊品牌。

道綠

華鎣山是川渝重要的生態屏障

「華鎣山是川渝重要的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達97%以上……可謂是中國生態景觀之代表作。」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攝影家,邱海鷹經常到華鎣山調研和採風,邱海鷹誇讚華鎣山之「綠」,從來就不吝金玉。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美麗的華鎣山。 攝影 邱海鷹

邱海鷹說,華鎣山動植物種類繁多。植物有大型真菌56種,蕨類植物112種,裸子植物6種(不含栽培種),被子植物 1065種(包括111種栽培植物),有紅豆杉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及特有植物華鎣潤楠和四川柿。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華鎣山天然大盆景。 攝影 邱海鷹

華鎣山動物有昆蟲331種(亞種),魚類23種,兩棲動物12種,其中大鯢和虎紋蛙屬於我國Ⅱ級重點保護物種,棘腹蛙和峨眉林蛙等屬於我國特有物種,爬行動物10種,其中中華鱉、蹼趾壁虎、北草蜥屬於我國特有物種,鳥類132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分別是雀鷹、普通鵟、黑耳鳶、紅隼、紅腳隼、紅腹錦雞、紅角鴞、長耳鴞、短耳鴞、雕鴞、班頭鵂鶹和領角鴞,獸類49種,其中國內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獸類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獸類2種。國寶大熊貓「雲濤」、「陽花」於2014年8月23日順利入住華鎣山。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華鎣山寶鼎。 攝影 張國盛

「華鎣山自然景觀比比皆是。」邱海鷹說,南段有「寶鼎稱靈岌,華鎣第一峰」的寶鼎,中段有千姿百態的石林、光怪陸離的溶洞和四季如春的黑龍峽、天意谷、「人間瑤池」天池湖,北段有「天然氧吧」仰天窩、歡喜坪……更有華銀積雪、寶鼎連雲、三花一樹、九子靈泉、石境斜陽、渠江落照、華嚴古河、王璧浮光「老八景」和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四絕」。雲海、竹海、石林、杉林等自然風光各具特色。在山中觀賞春的綠、夏之蔭、秋的紅、冬之銀四季變化,讓人心曠神怡、感慨萬千。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華鎣山千年一吻。 攝影 邱海鷹

而華鎣山石林景區開發出的萬獅朝聖、地質奇觀、天然大盆景、夫妻石、精品石林、雲鶴樓、華鎣山岩、千佛雲遊、千年一吻、生命根源洞等特級自然景觀,觀更是將自己的秀、清、雅的美姿鑲嵌於叢林之中,這些別具一格的景觀,被譽為「天然博物館」和「天然大盆景」,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掘金

賡紅續綠盤活風景才是王道

華鎣山已建成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級旅遊度假區、大熊貓野化放歸培訓基地。但是在邱海鷹看來,還遠遠不夠,華鎣山在開發利用和保護、經營管理、業態培植、景點完善、彩化美化及市場推介等尚需加大力度。「賡紅續綠, 進一步盤活風景,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這才是王道。」邱海鷹認為。為此,邱海鷹具體獻出以下計策: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參觀華鎣山革命遺迹。 攝影 邱海鷹

首先加大華鎣山綠色資源和紅色資源的保護力度,把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如石林景區,它的特色是千姿百態的石林和似盆景的石柱上的綠色植物,如果石柱和植物被破壞了,給予人為的造形,就失去了原生態價值。又如華鎣山游擊隊曾經戰鬥過的祿市、陽和、中和、伏龍等場鎮上的老街和丁家坪紙廠等革命遺址遺迹,如果不實施搶救性保護,這些紅色地標便會在開發中永遠消失。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華鎣山寶鼎。 攝影 邱海鷹

其次加大經營管理和業態培植力度。就目前華鎣山的旅遊開發與經營管理,尚處於鬆散型,各自為陣,不便於統籌協調。如石林景區,幾易其主,導致經營艱難,發展緩慢。應整合資源,採取一根紅線穿到底的經營管理方式,防止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同時,在游、住、吃、樂等業態培植上下功夫,採取政府搭台、民間唱戲和民辦公助等方式,盤活所有資源,形成看有看頭、耍有耍頭、吃有吃頭的良好文旅格局。

百城行丨華鎣市政協委員邱海鷹:賡紅續綠照「亮」華鎣山 - 天天要聞

滑竿抬幺妹兒。 攝影 邱海鷹

第三加大景點完善及市場推介力度。一個景區沒有令人感興趣、搶人眼球、過目不忘的景點,對面的遊客是不會看過來的。如石林景區沒有夫妻石、華鎣山岩、千年一吻、生命根源洞等精品自然景點,寶鼎看不到日出、日落和雲海,華鎣山再大,也沒有什麼景觀價值。同時,華鎣山雖然樹木植被較多較茂密,但缺少色彩,應有規劃性的培植彩林,讓山體變得色彩斑斕;在山上「種植」文化,進一步盤活「華鎣山滑竿抬幺妹」、「雲童舞」、「坐歌堂」等本土文化,讓遊客受到文化的浸潤;打好「小平故里」和「紅岩故里」兩張牌,在推介華鎣山上下功夫,讓華鎣山「亮」起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