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採取定點集中收治模式,在定點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隔離病房裡醫護是如何做好防護的?患者飲食是什麼樣的?帶著這些問題,上海電台記者呂春璐今天走訪了公衛中心,請聽報道:

記者來到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的時候,正好是中午,餐廳里後勤人員正在分裝盒飯,這個餐廳專供確診患者一日三餐,營養師張瑋說,每日菜單不一樣,為了不延誤送餐時間,提前7天精心排定一周三餐食譜。
張瑋:「應急病房,他們病人的消耗很大,給他們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軟食,應對它們的代謝損耗。加速它們的修復。今天是杏鮑菇、牛肉絲,還有一個蔬菜,還有飯。都是一個嚴密的計算過,它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設置各種無機鹽、微量元素都是計算過的。」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日三餐有單獨的送餐專線,與上海公共衛生中心的其他患者飲食分開,嚴格按照我國甲類傳染病標準執行。張瑋介紹,除了一日三餐外,患者中有人偏好麵食,通過醫生向後勤部門提出後,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也可得到滿足。
張瑋:「先要通過臨床醫生的,如果醫囑沒問題的,我們肯定供應的。萬一和他們的疾病,有矛盾的話,那麼我們不能隨便提供,實際上這幾天晚上往往都是不斷的有病人提供提出麵食什麼,我們這值班的廚師就馬上烹飪出來,有專門的配餐員,就送到病區。」

目前上海公共衛生中心加強了醫護人員配備,全力救治患者,本市也成立由華山、中山、瑞金等醫療機構專家組分批輪換入住定點醫院,共同參與重症病例、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在隔離區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除了嚴格按照要求穿隔離服帶護目鏡外,這幾天還應用了公衛中心科研部門研發的職業防護最新產品----抗病毒噴霧,上海市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徐建青介紹,該噴劑對RNA病毒能起到抑制作用,新型冠狀病毒作為RNA病毒之一,對該噴劑敏感。這就等於給了一線醫護人員雙重保護。
徐建青:「包括前期的體外細胞的驗證,動物模型的驗證,其實所有的有效性我們都做完了。我們建議的噴霧方式是在張嘴吸氣的時候,我們現在是每天供應,每天供應護士護士讓護士給挨個醫護人員都會噴霧的!一天我們建議兩次,早晚各一次!」

徐建青介紹,這款噴劑研是國家重大傳染病研發項目的一部分,歷時約8年,項目啟動時是作為一種廣譜抗呼吸道病毒藥品,起到抑制病毒、抑制炎症、促進黏膜修復的作用。目前已有企業「接單」生產該噴劑,但產能有限目前僅能滿足公衛中心臨床一線醫生使用,市民暫時無法獲取。
除此之外,公衛中心還在全市啟用遠程動態體溫監測系統,將貼片置於腋下,可遠程實時監測醫護體溫,避免多次穿脫防護服。同時,一批醫療輔助可操控視頻機器人也已到崗,可輔助醫生治療,最大限度減少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呂春璐編輯:黃麗娜責任編輯:向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