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夜,濃濃家國情。中秋節承載著人們對家庭團圓的渴望,更承載著深沉厚重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是保家衛國的擔當,是甘於奉獻的追求。
重慶有這樣一位老兵,他參加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戰鬥中,他以重機槍擊落敵機,殲敵400餘名,榮獲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複員退伍後,他沒透露過自己的功績,也沒找任何一級組織提出哪怕是正常安排工作的請求,只是以一個農民的身份默默勞作,深藏功名36載。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這位英雄老兵——蔣誠。
上甘嶺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
91歲高齡的蔣誠現在經常忘事,連親人都記不太清了,可問到1952年11月的上甘嶺戰役,老人開始滔滔不絕。

△蔣誠
蔣誠:我們那個營,只有我那挺機槍,在最前面,火力最有效的位置,我這個陣地只有好寬一點呢,只有一個簸箕這麼寬。
1949年,21歲的蔣誠加入解放軍,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蔣誠隨所在部隊入朝參戰。1952年11月1日,蔣誠所在的12軍開始投入上甘嶺戰役,此時上甘嶺537.7高地已陷入最危急境地。

△蔣誠弟弟 蔣啟鵬
蔣誠弟弟 蔣啟鵬:(反攻是)1952年11月8號,通知他們準備,三天就開始反攻。半個月,他們那個師在那個戰鬥當中犧牲5600多人,一天,他們四個連的官兵只剩下24個人。
連續半個月作戰,11天斷水斷糧,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蔣誠所在的92團,站上了朝鮮戰場最危險的火線,也就是在這場殘酷血戰中,蔣誠創下了奇功。
蔣誠:(敵人)飛機飛的時候,他飛下來,我就打它,它飛到中間,我就打它中部,飛到尾部,我就打它尾巴。
蔣誠弟弟 蔣啟鵬:因為他的技術很高,他能夠打點射,一般重機槍一摸著一梭子就出去了,但是他打點射,他回來跟我講過。
擊落敵機一架 殲敵400餘名
就是在這場戰役中,一架敵機在蔣誠重機槍的追擊下墜毀。而蔣誠由於腹部被彈片擊中,身負重傷,現在我們還能看見他腹部留下的深深的疤痕。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蔣誠複員回到了重慶合川老家,重新做回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

△蔣誠腹部的疤痕
一九五三年,一封給蔣誠父親的立功喜報從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司令部寄出,上面寫道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於上甘嶺戰役中,配合反擊堅守537.7高地的戰鬥里,該同志發揮了高度的英勇頑強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帶領班裡在嚴密敵炮佔領下,熟練地掌握了技術,以重機槍殲敵400餘名,擊毀敵重機槍一挺,有力地壓制了敵火力點,封鎖了敵軍運輸道路,擊落敵機一架,身負重傷還不下火線,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務,對戰鬥勝利起了重大作用。」
淡泊名利 老實做事 本分做人
往事並不如煙,即便是已經相隔半個多世紀,從這份早已泛黃的立功受獎喜報的字裡行間中,仍能感受到那場戰事的慘烈。
喜報1953年寄出,直到35年後,家人才看到這封喜報,當地才知道蔣誠在朝鮮戰場上立下了如此戰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重慶合川區檔案館,我們看到了那封立功喜報,在喜報背面寫著這樣一句話:由八區退回,因查無此人。
合川區檔案館工作人員:在寄喜報的時候寫成了興隆鄉,就導致喜報沒有到他的家人手裡面。
由於喜報將蔣誠所在的隆興鄉寫成了興隆鄉,喜報未能順利寄達,因此,蔣誠在朝鮮戰爭中的英勇事迹也無人知曉。複員退伍後的整整36年里,他沒向任何一級組織透露過自己這段傳奇往事,也沒找任何一級組織提出哪怕是正常安排工作的請求,只是以一個農民的身份默默勞作。
蔣誠弟弟 蔣啟鵬:他從來不講這個事情,也從來不炫耀他在戰場上的功績,連他的子女,都很少對他們談。

△蔣誠三兒子 蔣明輝
蔣誠三兒子 蔣明輝:(他說)沒有什麼炫耀的,反正就是為國家為人民,他說也不值得什麼炫耀。
蔣誠:只是想怎樣能夠為人民多出一點力,打敵人就多打幾個敵人,這就是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1988年,合川相關部門修改《合川縣誌》,整理檔案資料時,才發現了這張無人認領的喜報。「貴府蔣誠同志在上甘嶺戰役中創立功績,業經批准記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給獎外,特此報喜,恭賀蔣誠同志為人民立功,全家光榮。」
喜報被傳到蔣誠所在的隆興鄉,大家才知道原來那個鄉里的養蠶專員,竟是立過一等功的戰鬥英雄。政府為蔣誠解決了全民職工待遇,此時已60歲零8個月的蔣誠才開始有了退休工資,而子女們以為父親會為他們爭取更多。
蔣誠三兒子 蔣明輝:當時我們就以為他要找國家幫我們幾姊妹,那時候都是轉成城市戶口那種,都有能夠去參加工作那種。爸爸是這種思想,他當時就說,國家還窮,我們也不能給國家增加什麼負擔。
蔣誠總共有五個孩子,他沒有憑藉自己在戰場上立下的一等功為任何孩子向國家提出過要求。
蔣誠三兒子 蔣明輝:最大的影響,我就是跟他一樣,老老實實地做人,別人安排什麼工作,不管在蠶種站,還是在現在當保安,反正只管踏踏實實做就是。
弟弟蔣啟鵬:後不後悔當了兵?
蔣誠:沒得後悔的,一路沒有後悔,只想怎樣多打幾個(敵人),怎樣多取得勝利。怎樣為人民服務,這是一個終點,宗旨,沒有什麼驕傲的,從來都沒有什麼驕傲的。
傳奇老兵 永不褪色
子女眼中的蔣誠話很少,對五兄妹說的最多的就是「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蔣誠的長子蔣仁軍也當過兵,他說在去部隊之前父親交代了3句話:當兵就要準備犧牲;在部隊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要給組織添麻煩。在老人的心裡,「國家」二字,永遠高於一切。
崢嶸歲月藏戰功、忠誠一生守初心。老人無形當中傳遞給家人的「財富」,正是他默默守護卻萬分難得的「家國情懷」。團圓夜,蔣誠老人的一家也是老老小小圍坐在一起,共度佳節,其樂融融。我們祝福他們一家人永遠幸福,祝願蔣誠老人身體健康,向您致敬!(央視記者 陳楊 劉鵬 孫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