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後,黨內充滿詭譎氣氛。蔡英文雖在第一時間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但主導意志與權力卻絲毫沒有鬆手。其他民進黨內要角則是想跳船的跳不了,想承擔責任的無人支持,而被點名應接棒承擔的中生代卻大打太極,玩起黨內互推的肥皂劇。

最後,由民進黨中生代領頭羊、桃園市長鄭文燦領銜,林佳龍、潘孟安、林智堅、黃偉哲、翁章梁及陳其邁共推,將黨內中生代「大師兄」、台行政機構秘書長卓榮泰拱出來,參與民進黨主席的角逐。

相比這幾位舉賢的民進黨實力派,卓榮泰算不上有名。正如鄭文燦所言,卓榮泰沒有敵人,只因為「謝系」在民進黨派系當中,不搶眼也不會搶地盤,對他人沒有威脅,正好符合最大公約數。要說卓榮泰有什麼搶眼的表現,最近一次就是「九合一」選舉後,「新潮流系」的段宜康曾在台立法機構對賴清德拍桌子瞪眼,事後卓榮泰出來「護主」,怒嗆段宜康「如果這是黨認同的結果,請段宜康出來選黨主席」。

卓榮泰衷心「護主」點燃了民進黨「新系」大佬吳乃仁的怒火。14日,吳乃仁炮轟鄭文燦,稱上月底卓榮泰才罵了段宜康,現在鄭文燦卻為卓榮泰如此美言,「那樣的羞辱小段的文字,鄭文燦都簽得下去,『新潮流』還有存在的理由嗎?」因此,吳乃仁決定「退黨退流」。

吳乃仁雖然是民進黨的大佬,但已經淡出政壇多年,但凡能上島內新聞版面的,不是吳流連高檔酒吧被媒體拍到,就是他的子女吳怡青、吳怡翰分別擔任台苯董事長與董事,兩年就領3500萬新台幣薪酬的新聞。但吳乃仁的「退黨退流」仍然引發民進黨內的震動,主要就是因為他身後的「新系」。
「新系」因紀律嚴明,給人「槍口一致對外」的印象。但近幾年,民進黨從「執政」、「在野」再度重返「執政」,權力與利益變得錯綜複雜,「新系」也從「萬流歸宗」開始「分流」,內部分成「北流」跟「南流」兩股勢力。「北流」的代表如吳乃仁、林濁水、段宜康,「南流」則是賴清德和陳菊等人。

近年來,「南流」逐漸壯大,賴清德和陳菊的勢力已經不在「新系」的掌控之下,因此也加深了兩個流派之間的鬥爭。尤其「九合一」選舉失敗後,「北流」再度希望賴、菊趕快「下船」,但一個繼續留守,一個辭職遙遙無期,讓「北流」很無奈。更生氣的是,原本屬於「北流」的鄭文燦,如今卻「背叛了和段宜康30年的兄弟情誼」,力拱罵過段宜康的卓榮泰參選黨主席,這當然讓鄭文燦的「乾爹」吳乃仁忍無可忍,決定最後捅一刀。

外界都知道,吳乃仁對鄭文燦有恩,但對於吳乃仁的怒火,鄭文燦15日上午僅簡單表示,不會對派系事務做評論,「現在生存發展、改革再造是民進黨重要的課題,其他的議題不重要。」鄭文燦之前還提到:「黨主席的辭職及改選,本來就是黨的事務,不是派系的事務,沒有哪個政黨打敗戰還會內戰,如果是這樣的政黨,那就沒救了。」

可見,鄭文燦能夠在桃園高票連任,歸功於藍綠色彩模糊,因此他在處理黨內派系「遊戲規則」時,也甩開「派系共治」的思維。更何況,此次「九合一」選舉,「新系」失去了大片「疆土」,勢必要進行盤整,誰最有資格?只有站穩接班梯隊的鄭文燦。因此,努力整合「新系」與「非新系」的鄭文燦,已經邁向了「派系共主」之路。
卓榮泰參選黨主席登記時,背後站著的五個人個個來頭不小,那麼,如何看待「中生代共同推舉」的概念?
這是否意味著自此民進黨中生代開始接班?
鄭文燦力推卓榮泰,吳乃仁不惜用「退黨退流」來施壓鄭文燦,鄭文燦真的實現了民進黨內的跨派系大團結?
「新系」的動向又會因吳乃仁而有所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