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
以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為故事原型的電視劇《三泉溪暖》,正在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播出,鄉村奔小康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同時也呈現了一幅新時代新農村「綠水青山」的新面貌。
劇中章丘那些自然而淳樸的古村落風光讓觀眾心生嚮往。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三澗溪村、朱家峪景區、三德范村、石子口村等劇中諸多古村落風光燃爆假期旅遊市場,深受廣大遊客喜愛,成為假日熱門打卡地。端午期間,三澗溪村、朱家峪景區共接待遊客超1萬人次,給章丘旅遊注入新活力,帶動百脈泉公園接待遊客量、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60%。
今天,我們便走進章丘那些隱世古村,探尋一片不一樣的風景。

朱家峪劇中拍攝場景。
三澗溪村水韻澗溪如同畫卷
劇中三泉村的原型,便是位於章丘區雙山街道的三澗溪村。三澗溪村是城郊融合村,臨山近水,有著千年古韻和獨特的古村落資源。
村內馬蹄灣、魚灣、趙家灣如翡翠明珠梯次排列,平浪橋、勝利橋、文山橋如彩虹卧波連接周邊村莊。內灣外溪,水流潺潺,水韻澗溪如同畫卷。
三澗溪村歷史悠久,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曾出土過許多文物,最早出土的文物三千年商周時期青銅提梁卣,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中華燦爛文明的見證。
村裡依然能看到幾百年的老房子,在村子地下,還藏著一個有600餘年歷史的古地道,立體多層、結構精巧、蜿蜒曲折,戶戶相通、家家相連。
近年來,三澗溪村充分挖掘自然風光、地域特色、傳統文化等資源,打造成了一個古村旅遊綜合體,集賞、游、娛、學、農、食、購、宿於一體,先後榮獲多個國家級及省、市級榮譽稱號。

水韻澗溪如同畫卷的三澗溪村。
朱家峪景區網紅劇作流量擔當
作為中國北方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朱家峪景區早已經是多部電視劇的流量擔當。
2008年央視上映的熱播劇《闖關東》,讓魯劇在全國大放異彩,一句「俺是章丘朱家峪的」,更是讓朱家峪景區名聲大噪。
緊接著《南下》《老農民》等高口碑作品也選在這裡拍攝。如今,《三泉溪暖》同樣在這裡取景,將章丘人文特質與時代風貌在劇中很好地展現。
朱家峪景區是山東省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
穿過朱家峪的「禮門」,古道悠長,質樸鄉風撲面而來,沿著古道來到朱家峪老街,朱氏北樓、康熙立交橋等景點,彷彿一下子就「穿越」回明清時期。
朱家峪景區還打造了闖關東文化展館和闖關東主題展館,利用文物展陳、雕塑、圖片等多種形式,為遊客們詮釋「闖關東」這段歷史畫卷,讓長者尋找當年的青春記憶,讓年輕人體會當年歷史的韻味。
三德范村千年古村歲月滄桑
三德范村位於章丘區南部、文祖街道中部,章萊公路西側,錦屏山腳下,這裡群山環繞,一股溪流貫穿南北,是個山清水秀、古色古香的千年古村。
其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村落中古迹眾多、奇人眾多、不解之謎和傳奇故事眾多,這也給這個村莊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漫步在三德范村,處處都能感受到這座古樸村莊的味道。十條古巷道,巷口巷尾的石砌門飽含著歲月滄桑,就連村中的青石板路上,都有馬踏車軋的歷史痕迹。
除了悠久的歷史和宜人的風光,三德范村還有深厚的人文傳統積澱,如五音戲、老幫腔等,三德范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扛芯子。
石子口村石砌之村遺迹眾多
石子口村三面環山,自然環境優美,北鄰國家級森林公園錦屏山,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是天然氧吧、避暑勝地。
近年來,這裡先後被評為國家級森林村居、省級文明村、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省級文化歷史名村、市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村、市級衛生村居。
石子口村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周邊有齊長城、錦陽關、齊魯古道、烽火台、古山寨等眾多歷史遺迹。
村裡的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古街古巷,石板路、石房、石磨、石碾……一切的故事都與「石」有關。
在這裡,石頭牆、茅草頂,小巷蜿蜒;石磨、石板、石瓮,山間花草相映成趣,充分展現了鄉村之美。
在石子口村,還有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精品民宿。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中國歷史文化的精華,在這裡可以感受「外朴內秀」的鄉土生活,庭院內泉水噴涌,石街巷山水潺潺,古香古色,花團錦簇。
泉城濟南不僅有泉水,還有散落在大山和城區外面眾多人文歷史厚重的古村落。這些村莊不僅保存了大量古建築,同時將民間藝術得以保留和延續。除了劇中所呈現的古村落風光,章丘的古村落還有很多,他們如同濟南的泉水綿延不絕,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濟南日報 記者:劉燁)
本文來自【濟南日報-愛濟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