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伊麗莎白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王位,誰又曾想過,其實她有多不願意接受這個王位。1952年喬治六世經因肺癌醫治無效在睡夢中死亡。那時候的伊麗莎白公主只有25歲,當時的她和丈夫還在非洲進行巡訪。
其實在進入1950年之後,對於喬治六世的病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畢竟喬治六世的情況已經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而人們心裡也清楚,過不了多久,就是伊麗莎白二世的時代了。在原本定於1950年訪問紐西蘭以及澳大利亞的,但是由於喬治六世的身體不適而推遲了。
更重要的是,喬治六世在1949年被診斷患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以至於他後來走路都困難,原本醫生建議他戒煙。
但是抽了幾十年香煙的喬治六世依舊改不了這個壞毛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抽煙也加速了他的死亡。
在喬治六世人生的最後三年里,他身體的情況越來越糟糕,到了1951年,醫生只能將喬治六世的左肺切除。
或許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在和病魔做鬥爭的這些年裡,他陸陸續續的給女兒伊麗莎白交代了君主所要做的事情。比如平時閱覽的文件,以及傳授治國之道等等。
實際上伊麗莎白也知道父親命不久矣,所以每次出出行伊麗莎白總會在自己的行李箱準備一套黑色的套裝,雖然伊麗莎白心裡非常抗拒這樣的事情。
但是任何東西都無法阻擋時間的前進,原定於2月訪問非洲的時間還是到來了。
伊麗莎白知道父親病得很重,但是日子還是得照常進行,在經過商量之後,伊麗莎白和丈夫菲利普還是踏上了非洲之旅。
當她前往希斯羅機場時,喬治六世不顧醫生的勸阻,執意前往機場送別自己的女兒和女婿。
那是伊麗莎白最後一次見到父親的樣子。
王室秘書曾這樣形容那個畫面:「當伊麗莎白公主和菲利普離開倫敦前往肯亞時,國王目不轉睛的看著飛機起飛。儘管國王儘力表現出了平時該有的風範與平靜的表情,但是喬治六世顫顫巍巍的和女兒揮手告別的樣子深深的印在了眾人的腦海里。」
2月的倫敦還是寒冷的季節,冷風吹亂了他的頭髮,也讓他看得看起來更加的虛弱。
那時候人們都認為這是喬治六世最後一次見到伊麗莎白,而喬治六世本人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堅持要將女兒送走,因為他知道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女兒了。
1952年2月6日,在送走女兒的第六天之後,喬治六世在桑德林漢姆莊園安詳離世,享年56歲。當時伊麗莎白並不在父親的身邊,那時的伊麗莎白還遠在非洲訪問。
在收悉父親去世前幾個小時,伊麗莎白還在享受非洲的大自然之美。
公主對這些前所未見的美麗景象所感染,興奮的伊麗莎白激動得一夜未眠,5日晚上,她還和非洲工作人員檢測了夜間動物的行蹤。
有位英國人還曾這樣形容伊麗莎白經歷:「上樹前還是公主,下樹後便是女王了」。
其實喬治六世去世的第一消息並未傳到伊麗莎白公主這裡,當天早上伊麗莎白還特地吃了個早餐,還和動物進行了互動。
時間到了下午,在伊麗莎白的周圍,菲利普是第一個獲知岳父已經去世的消息。在只剩兩個人的時候,菲利普找了個機會將岳父去世的消息告訴了伊麗莎白。
在得知父親之後,伊麗莎白的第一反應是將取消旅程的道歉信寫好。
對於伊麗莎白得知父親去世後的反應,英國記者這樣回憶道:「似乎她有些反應遲鈍,她沒有流露出悲傷的表情。」
而伊麗莎白的私人秘書說的確實伊麗莎白早就接受了這樣的命運。但是沒有人能抓拍到伊麗莎白流淚的樣子,因為因公主的要求,攝影師沒有記錄下這樣一個悲傷的時刻。
2月7日,伊麗莎白回到了倫敦並發表了全國性演講。1953年6月2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為英國女王。
時至今日,即便是94歲高齡的女王也從不隱藏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即便是在今年5月9日二戰勝利紀念日,伊麗莎白再次提及自己的父親的往事。或許伊麗莎白知道有些事,有些人就只能放在心裡默默的惦記,而不是掛在嘴邊喃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