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江西高考「一本批次」普通類招生及徵集志願的工作已經基本結束。
圖源網路
與參加高考報考的考生一樣,參加招錄的各大高校也在上演「幾家歡笑幾家愁」的劇情,可謂「冰火兩重天」。
有的院校,被考生狂熱追捧,分數居高不下,不但滿額招到優秀學子,還不得不額外追加名額,以彰顯自己的愛才惜才之心;
而有的高校則備受冷遇,怎麼吆喝都無濟於事,門可羅雀,根本招不來合適的考生,甚至不得不動用「徵集志願」的土辦法來勉強填空補缺額,尬的一匹。
根據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數據,今年江西省本地的高校遭遇空前的「寒流」,多所公辦大學慘遭考生「無情」拋棄,實際招錄與計劃之間差距過大,處境相當之尷尬。
江西本土公辦院校一本批次的缺額統計情況:
(一)、文史類:
- [1].景德鎮陶瓷大學:缺額21人
- [2].東華理工大學:缺額10人
- [3].贛南醫學院:缺額9人
- [4].贛南師範大學:缺額9人(含地方專項2人)
- [5].江西農業大學:缺額9人
- [6].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缺額6人
- [7].江西中醫藥大學:缺額2人
(二)、理工類:
- [1].景德鎮陶瓷大學:缺額1112人(含地方專項、蘇區專項,下同)
- [2].江西中醫藥大學:缺額764人
- [3].江西農業大學:缺額322人
- [4].江西理工大學:缺額170人
- [5].江西服裝學院:缺額163人(註:藝術類一本批次招生)
- [6].東華理工大學:缺額138人
- [7].南昌航空大學:缺額58人
- [8].贛南醫學院:缺額57人
- [9].贛南師範大學:缺額40人
- [10].南昌工程學院:缺額28人
- [11].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缺額18人
- [12].華東交通大學:缺額15人
透過上面簡單的列述,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文、理科,有一所高校的招生缺額都高居省內榜首、遙遙領先,這所高校就是在江西尚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德鎮陶瓷大學」!
陶瓷大學校內一隅
景德鎮陶瓷大學的「痛」,不僅僅該校全體師生感同身受,就連四千五百萬的江西老鄉也為它深深地捏一把汗!
以理科為例,該校今年在本省的招生計劃是1210人(不含地方和蘇區專項計劃名額)。截止到7月22日,實際只錄取了147人,缺額多達1063人!也就是說有將近九成的計劃需要靠徵集志願、補充招錄才能完成。何其無奈是也……
造成這種超級尷尬的局面,還是因為這些年來地方高校盲目升級、超常規拔苗助長而導致的無敵「寒流」。
景德鎮陶瓷大學理科一本缺額讓人震驚
景德鎮陶瓷大學的歷史比較悠久(可追溯到1912年愛國實業家張騫創辦的陶瓷專門學堂),但是受「行業特徵」過於鮮明的局限,再加上地處景德鎮這個存在感極低的四線小城市,這些年它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但無論軟硬實力,抑或是學校的知名度,都與社會大眾想像和期望的「一本院校」有較大的差距。
直白地講,它其實本來更應該放在「二本」批次招生,或許會「如魚得水」。但是,跟省內其他的院校一樣,它強行在「一本」批次招生。結果,只能被考生「打臉」,招了個「寂寞沙洲冷」。
景德鎮陶瓷大學於1958年正式建校(撇開它民國時期那段歷史不談),文革期間被迫關門停辦,直到1975年才復校,成為一所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在高校招生改革以前,它一直是在三本類招生,也同時招收大量的專科生。但是後來招生改革,尤其是在2016年該校由學院升級更名為「大學」之後,它就直奔「一本」批次招生了。
步子確乎邁得有點大,終於被「扯」到了……
即使在一本批次招生,景德鎮陶瓷大學這幾年的招生現狀與數據也揭示,一直都比較尷尬和無奈(畢竟實力撐不起來,招生數據真心不好看)。為了完成每年的招生計劃,到高招的末期階段,它都會通過大幅度降分來彌補缺額。到了最後,還是會把很多二本分數的考生補錄進來。
幾乎每年都是這樣「神」操作一番。「小馬駒套大車」的無力感和茫然感油然而生,叫人感嘆頗深。
我倒覺得,與其來回反覆地折騰,不如勇於直面現實問題,真切地「認清自己」的位置,自降身份,直接在二本批次招生,也會少遭罪,更省得被這超級無語的「尷(xiu)尬(ru)癌」擊成內傷……
【有時候,認清自己、比探知這個複雜的世界更為複雜和艱巨。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