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35年6月,長征的紅軍大部隊抵達藏區毛兒蓋, 準備在這裡暫時休整。
沒想到在這時,紅軍戰士隊伍中有一名小戰士因為太過飢餓,居然偷拿了當地寺廟的1000銀元。
這個舉動自然違反了八路軍的紀律,該戰士很快被執行了槍決。
一個月後,他的死訊才傳到賀子珍耳朵里,她頓時悲痛大哭,幾欲病倒。
原來,這名被槍斃的小戰士是她的小弟賀敏仁!
1000銀元可是個大數目,賀敏仁年紀尚小,就算真的做了這件事,他根本也無法背這麼多錢回來。
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賀敏仁真的罪該致死嗎?而毛主席那時又為何沒能出手相救?
這件事還得從賀敏仁加入紅軍之初說起。
忍飢挨餓
說起賀敏仁,不禁會讓人想起賀家乃是滿門忠烈。
賀子珍家一共有5個兄弟姊妹,所有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戰功累累。
兄弟姐妹幾個做革命事業轟轟烈烈,國民黨頑固派便盯上了他們。
可恨的是,他們抓住這些兒女的軟肋,前往賀家老家永新迫害其父母。
賀父賀母不得不逃離永新,將小兒子賀敏仁與小女兒賀先圓寄養在其舅舅家中。
在哥哥姐姐們的影響下,13歲那年,他跟隨姐姐賀子珍參加了紅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年紀特別小,可在戰場上,賀敏仁卻英勇無畏,立下了諸多功勞,被大家叫做「紅小鬼」。
17歲時從普通戰士升任為紅一軍團11師某團司號員,可謂是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不過那時紅軍的處境十分艱難,國民黨不斷向中共蘇區發起圍剿行動。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中共紅軍損失慘重,為保存力量,大部隊選擇離開蘇區,進行戰略大轉移。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而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和妹妹賀怡則留在當地繼續與敵進行游擊戰,賀敏仁則隨著部隊一起踏上了征途。
他雖然知道長征之路十分艱難,可萬萬沒想到竟會如此艱辛。
一路上,紅軍不僅被國民黨的飛機和軍隊追殺,而且還要克服行軍路上的各種自然危機,讓他好幾次遊走在生死邊緣。
作為家中幼子,從軍前他幾乎沒吃過苦,加上孩子心性重,在路上遇到困難常常會鬧點情緒。
一路上的生死危機他都可以忍受,只不過天天餓著肚子被敵人攆著跑,著實讓還在長身體的他有些吃不消。
本來食物已經少得可憐了,可軍中有很多傷員,分發糧食會優先照顧這些老弱病殘。
部隊中像他這樣的小年輕,有東西吃,都是排在後面的,所以他一直忍飢挨餓。
餓得頭暈眼花的他,只好找姐姐賀子珍,希望她還有糧食能分他一點。
看著消瘦的弟弟,賀子珍十分心疼,可是作為姐姐也無能為力,因為此前剩下的糧食都已被毛主席分給受傷的戰士們了。
沒有辦法,他也明白作為紅軍要有堅強的意志,便繼續忍耐下去。
時間來到1935年6月,紅軍來到了藏區毛兒蓋。
而在他們進入毛兒蓋以後,卻發現當地居民的表現非常謹慎。
藏民紛紛將自己的牛馬和糧食藏了起來,自己也像躲瘟神一樣閉戶不出。
面對這樣的情況,紅軍們想要和他們換取手裡的糧食,簡直就成了白日做夢。
他們為什麼會對紅軍避如蛇蠍呢?
因為這裡地處偏遠,以往過路的官兵大多欺壓百姓,掠奪糧食,還甚至對百姓們大打出手。
所以藏民看到軍隊紛紛避恐不及,甚至還會主動攻擊,以求將這些「外來人」驅逐出去。
可紅軍已經彈盡糧絕,加上這裡人煙稀少,環境惡劣,地上的青稞都沒有成熟,為了填肚子,他們把能挖的野菜都消滅乾淨了。
而且他們就算再餓,也必須遵守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堅決不許白拿群眾一針一線,更不許傷害當地百姓,破壞民族之間的關係。
行至中途,賀敏仁餓得太久,連睡覺的力氣都快沒了,唯一的念頭就是想填飽肚子。
睡不著的他偷偷溜出隊伍,想要在茫茫草原上捕獵到野雞野兔。
尋找了多時,由於氣候惡劣,他連果腹的果子都沒看到一顆。
正沮喪著,不知不覺間他已走到了一座寺廟前。
他突然想起,寺廟中常有百姓供奉,那麼就是說,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他能同寺廟裡的人溝通一二,討到一點吃的。
想到這裡,他興奮地敲了敲大門,良久無人應答,而後他敲了幾次門,都沒有反應。
於是他徑直推開門走進去,他這才發現,這裡是座被廢棄的寺廟。
裡面沒有香火和食物供奉,映入眼帘的是覆上一層積灰的佛像,地上還散落著經書,恐怕在他來之前,這裡就已經遭到了其他敵人的洗劫。
他仍不甘心,四處尋找食物,最後還是一無所獲。
就在準備離開時,餓得頭暈眼花的他被地上凌亂的經書絆倒在地,疼得他齜牙咧嘴。
偶然之間,他低頭髮現自己前方神像下好像有幾枚銅錢。
於是他趕緊跑了過去,將這些銅板趕緊一一撿起,數了數,居然有一百來個。
不過,銅板看起來挺多,實際在那時,一百個銅板也就值一塊錢而已。
可賀敏仁萬萬想不到,就是這100多枚銅板,讓他得到慘痛的教訓,甚至付出了生命!
一聲槍響正軍紀
面對這些銅錢,其實賀敏仁的內心十分糾結的。
他的理智告訴自己,八路軍的紀律是鐵,群眾的一針一線都不能強,不能白拿,可是他咕咕叫的肚子卻在催促他快點拿走。
雖然只值一塊錢,但還是可以換一點乾糧,戰友和他就都不會這麼難受了。
他在心中為自己辯解道:這間廟宇早就廢棄了,這些錢本來就是人家不要的東西,自己只是撿來的,所以這不算犯紀律。
他懷著這種僥倖心理,將懷裡的100來枚銅錢揣回了部隊,打算撐不住的時候,就拿著這些錢下山,偷偷換點吃,分給戰友,也好填飽自己的肚子。
可是沒過幾天,他偷偷拿走銅板的事情就被曝光了。
原來,那天晚上曾經有戰士看到他偷偷出去,親眼看到他進了那間廟宇。
回來後,一些戰士們看到過他將銅板放到另一件衣服口袋裡。
賀敏仁跟他們一樣窮得叮噹響,他哪裡會突然冒出這麼多錢?有些同志便聯想到了那天目睹的場景。
恰逢部隊進入藏區,而當地人民對紅軍十分不友好,所以隊伍那時紀律抓特別嚴格,三令五申紀律,嚴禁戰士們和藏民們起任何衝突。
紅軍為了爭取這些當地百姓的支持,在過境碰到藏民襲擊時,大家都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賀敏仁在寺廟裡偷拿錢的事情便很快一傳十,十傳百,甚至說成了他偷了1000銀元,到了有心之人的耳中,就將他給舉報到團部了。
等團部領導接到了舉報後,當即暴怒道:「這個賀敏仁嚴重違反紀律,他是想要激化民族矛盾嗎?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豈能毀在他的手上?」
賀敏仁被抓後,這才意識到銅板的事已經捅到領導面前了,為了爭取寬大處理,他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上交了所有銅錢。
不料他的舉動卻招來團部領導更大的怒火,隨即勒令他將剩下的上千銀元通通上交。
而賀敏仁一聽也傻了,什麼1000銀元?隨即,他大聲喊冤,稱自己沒有見過所謂的銀元。
團部領導一聽,還以為他是想要私藏銀元。
立即派人將賀敏仁的身上和包袱統統搜了一遍,結果除了他自己主動上交的百枚銅錢,確實沒有搜到一個子兒。
這下大家也傻了,搜不出銀元就算了,而且部隊內逐漸流言四起。可考慮到賀敏仁的身份特殊,只好將此事上報到師部了。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師部內經過幾番激烈的討論,最後還是拍板決定槍斃賀敏仁,同時也發一封電報給中央,做最後的確認。
而賀敏仁哀求隊伍中的老鄉幫幫忙,給姐姐賀子珍寫封信,求她救救自己。
不過,還沒等到中央的批示下來,一聲槍響,賀敏仁迅速地被師部進行了槍決。
為何師部不等中央的批示就立刻處死了賀敏仁?而賀子珍為何也沒能及時拯救他呢?
大局為重未遲疑
其實,那時師部急匆匆地槍斃賀敏仁也是無奈之舉。
賀敏仁拿走銅板是真,但偷銀元是有心人故意誇大,這件事剛報告到團部,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
隊伍中很多戰士在傳「賀敏仁身為主席的小舅子,他犯了錯,師部絕對不敢懲罰的」「他有個好姐姐就可以不遵循軍法,憑什麼?」所以很多人都睜大眼睛盯著師部會不會秉公辦理。
這類流言已經開始動搖軍心了,必須嚴肅處理,以穩定同志們的想法。
從外部來看,紅軍的處境不佳,當地百姓對紅軍充滿不信任。
為了民族團結,還有壯大紅軍的力量,他們多次試圖爭取百姓的支持。
就像之前,劉伯承同志與彝族同胞解開了誤會,還和彝族首領結成了「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
如果紅軍在長征路上,也能得到藏民的支持,那麼部隊會輕鬆一點,還能有機會休整。
不管他到底偷的是一千銀元還是百來塊銅錢,可在本質上依舊是違背了紅軍的紀律。
這讓黨的形象在當地百姓眼裡打折扣,前面的努力可能也化為泡沫,造成紅軍與當地百姓的矛盾。
基於以上情況,賀敏仁犯錯必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讓師部陷入巨大的壓力之中,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商討出槍斃的決定。
當然,師部為了保險起見,將這件事報告到了中央那兒去。
那時的條件十分艱苦,紅軍要發一份電報很困難,先要給電瓶充電,因此耽擱了點時間。
可是等了幾天,還是沒等來中央的命令。
在等待的這幾天里,賀敏仁這件事已經引起了戰士和百姓的不滿,紛紛要求處理他。
畢竟,他確實是被人看見拿了錢,也承認偷錢的行為,不懲罰根本說不過去。
至於數額到底是1000銀元還是他說的百枚銅錢,又沒有人替他作證。
在巨大的壓力下,師部坐不住了,想起毛主席為人一向公正無私,想必他也會支持這個決定。
為了平息幾方民怨,師部便採取了行動,立刻處理了賀敏仁。
那麼,中央為什麼沒能及時下命令呢?
其實中央收到電報後,毛主席正忙著開會,所以電報並沒有讓毛主席過目,最後他們傳達到師部的命令是緩期執行。
不料電報剛到,賀敏仁就已經被處決了。
在清理他的遺物時,大家才發現,他僅有一個小背包,還有一條軍毯,並沒有什麼銀元。
而賀子珍為何一個月後才得知此事,是因為當初賀敏仁拜託同鄉寫信給賀子珍時,同鄉並不認識字,所以沒法寫信。
其次,他也不想惹禍上身,所以最後壓根就沒幫他辦這件事,所以直到賀敏仁已經槍決了一個月,這個消息才傳到了她的耳朵里。
賀子珍聽後十分悲痛,不由得暗地裡狠狠地哭了一場。
但她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紅軍正處生死關頭,應以大局為重。
聽完來龍去脈後,賀子珍卻發現了其中的疑點。
一顆銀元有26克重,上千塊可是50多斤,那時最壯實的一個挑夫也只能挑七八百塊銀元。
餓得頭暈眼花的弟弟怎麼能藏得住呢?為什麼師部不再好好查查?
可是後來知道因為弟弟的死,讓藏民對紅軍改觀了很多,還主動願意將糧食賣給了紅軍,幫助了大家渡過最困難的時候。
她明白,弟弟的死是有價值的,那麼她也欣慰了。
隨後,直到紅軍抵達陝西,她才將這件事給毛主席講了。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毛主席悶悶抽起煙來:「1塊錢的銅錢就被誇大到1000銀元,他還是個孩子,可以好好教育啊!」
兩人難受了一會兒後,只得以國事為重,隨即收起悲傷,繼續投入到戰鬥中去。
後來,經組織上調查核實,賀敏仁確實犯了錯,但真相與那時反映的事實有很大的差距。
1000銀元是對這個孩子有意見的人故意誇大的,而師部迫於壓力,未能調查清楚就處理了人。
賀子珍心中還是很難受的,多年後,她再談起這件事,回想賀家一家人搞革命,小妹10歲被殺,而小弟敏仁竟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倘若這件事發生在平時,還能爭個是非,然而,那時是在戰爭,是紅軍生死有關的時刻。
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不能干擾毛主席的工作,哪怕就是有人陷害,自己也要以紅軍的紀律約束自己,同樣也要以此嚴格要求自己的家人。
事情查清後,賀子珍與毛主席對此都沒有異議,也沒有採取其他行動。
賀敏仁之死的確可惜,而賀子珍和毛主席深明大義,用鋼鐵般的紀律以身作則,鑄就了紀律嚴明而深受愛戴的人們軍隊,他們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