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經綸之長策,不謁王侯;蘊將相之奇才,未朝天子。——宋太宗評價陳摶老祖
趙匡胤去世之後,弟弟趙光義成為了皇帝是為宋太宗,他當皇帝沒多久便有人提議,邀請當時的世外高人陳摶老祖入朝為官為大宋效力。
趙光義見眾大臣將陳摶老祖傳的神乎其神,便召其入朝想要驗證陳摶老祖是否有真本事,陳摶老祖精通周易,宋太宗便請他為自己的三個兒子相面。
陳摶老祖看到趙光義的小兒子趙恆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讓所有人震驚,起初趙光義對於陳摶老祖的推斷不以為然,然而結果卻打了臉。那麼,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陳摶是何許人也
公元971年陳摶出生,從小他就自帶傳奇,根據歷史的記載四五歲時陳摶在河岸邊遊戲玩耍,吃了一個老婦人的乳汁變得很聰明,長大後經史百家過目不忘、無一不通。
他曾經也有一顆入朝為官的心,奈何後唐時期屢次考試都名落孫山,從此之後便放棄了仕途之路開始流連于山水之間,自得其樂好不快活。
長自漢南,成童以習業儒林,壯歲而褊游洞府。
偶然之間,陳摶聽說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於是他便前往那裡並隱居了20多年。此後的日子裡,陳摶先後去過華山雲台觀、少華山石洞中,據悉每次睡覺都是一百多天不醒。
後周年間,周世宗喜好燒煉丹藥,經人介紹陳摶得以進入官場並在皇宮居住了一個多月,只是他並沒有教給柴榮任何的長生之道,而是告訴他:
「陛下為四海之主,應當以致力治國為念,怎麼留意黃白方術這樣的事情呢?」
周世宗雖然任命陳摶為諫議大夫,但陳摶卻堅決不接受,不久後便離開了皇宮再度隱居起來。
正史對陳摶的下一次記載則是在公元977年,宋太宗讓陳摶來朝廷進覲,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他與太宗皇帝的情緣可不止這一次。
陳摶老祖給人看相
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趙匡胤兄弟就曾是災民中的一員,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還處於嬰兒階段的他們與陳摶老祖相遇了,並且留下了一個預言。
趙匡胤的父親在外征戰,將妻子和兩個兒子留在家裡,可戰亂年代婦人又怎麼可能一人養活兩個兒子呢,她便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路乞討,去找尋趙匡胤的父親,
正在路邊賣桃子的陳摶老祖,偶然間看到羅筐里的兩個孩子,便對趙匡胤的母親說
「一擔挑兩龍,從此天下大定。」
當時,羅筐中除了趙匡胤之外,另一個就是趙光義。野史記載,趙匡胤長大之後與陳摶老祖見過面,兩個人還有一場豪賭。
趙匡胤打算從陳摶老祖那裡買桃子,卻發現自己身上沒有帶錢,於是便和他商量兩個人下棋,如果自己贏了桃子錢就不付了。
趙匡胤和陳摶老祖的棋藝根本不在一個級別,連輸三盤後他開始急眼了,還要與陳摶老祖一決高下,他對陳摶老祖說道:
「這一局只要你贏了,華山就是你的。」
最終,陳摶老祖贏了這場棋局,趙匡胤也當面立下了字據。後來趙匡胤成為了皇帝,華山就成為陳摶老祖的封地。
多年後,趙光義登基稱帝,為了挑選合適的繼承人讓陳摶老祖來給兒子相面。
趙光義一共有三個兒子,大兒子趙元佐,母親為元德皇后李氏,按照古人的觀念來看既是嫡子又是長子。其餘兩個兒子,二兒子名叫做趙元僖,三兒子名叫做趙恆。
趙元佐本身很有能力,也是太子的不二人選,趙光義也屬意大兒子繼承皇位。然而,陳摶老祖對這三個人相面之後卻有了不一樣的結論。
陳摶老祖見到趙元佐之後只掃了一眼就走了,看到趙光義的二兒子趙元僖之後,同樣也是停留片刻扭頭就走。但陳摶老祖見趙恆的時候反應卻出乎眾人的意料。
他沒有進入趙恆家的門彆扭頭就走,趙光義本以為自己的三兒子不堪大任,所以陳摶老祖才會連家門都不如,可後者卻對趙光義鄭重地說道:
「算不了,這一家人都不是一般人。」
趙光義對於陳摶老祖的話將信將疑,認為自己的大兒子能力、才幹、出身皆不缺,二兒子趙元僖的綜合實力雖然不怎麼好,但依然比三兒子要強。
如此來看,三兒子如何比得過前兩人,可最終陳摶老祖所說的話還是應驗了。趙廷美被冤枉致死,趙元佐(他與叔叔的關係好)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變得瘋瘋癲癲無法繼承皇位。
趙廷美死,趙元佐亦旋以狂疾廢。
二兒子趙元僖後來身體開始變得虛弱不堪,最終因病去世,皇帝之位落在了第三個兒子趙恆身上。趙恆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在位期間兢兢業業、為國為民,締造了北宋歷史上「咸平之治」的盛世輝煌。
從結果來看,陳摶老祖的預言很明顯就應驗了,為何陳摶老祖的預言如此準確,難道我們的祖先真的可以通過相面算命來預知一個人的未來嗎?
細緻入微洞察人心
除了評價趙恆不是一般人之外,陳摶老祖還預言過一位女子的前途。宋太宗時期,有一位與陳摶老祖相熟的官員去世,陳摶老祖便去其府邸弔唁。
這位官員膝下只有一位女兒,陳摶老祖在悼念完老朋友之後便對人說:
「這位故人的女兒非同一般。」
隨後,他看著這位女子的手說道:
「這是貴人之手,如果這雙手長在男子身上一定會進入翰林,長在女子身上未來一定會嫁給王公貴族。」
最終,這位女子被宋太宗賜婚嫁給了高官,還被封為郡夫人。看得出來陳摶老祖預言了許多大事,再加上他對於《周易》等算學十分精通在古代自然被奉若神人。
然而,以21世紀的眼光來看算命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無稽之談,既然如此,為何陳摶老祖的這些預言又一個個都實現了呢?
古代所謂的算命其實就是對於人心的洞察,更準確的說法,是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進行心理的博弈。
大多數人都覺得陳摶老祖算命很准,然而只要讀過陳摶老祖留下的一部著作《心相篇》,就會知道為何他看人這麼準確。
陳摶老祖所著的不朽之作《心相篇》(得名相由心生),與其知名《太上感應篇》完全可以相提並論,這也可以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心理學的著作。
《心相篇》雖然只有1304個字,卻字字珠璣耐人尋味,陳摶老祖認為:
「行者心之發,觀行知禍福」。
意思就是一個人的行為是其內心想法的體現,觀他的行為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以後的禍福,就拿上面被陳摶老祖預言前途的女子來說,一雙纖纖玉手一看就是富貴人家教養出來的。
古時候普通人家的女子每天都是干不完的家務活,又沒有條件請人幫忙,時間一長手不僅很粗糙還會有老繭,精心保養的雙手自然體現了女子優渥的生活。
古人結婚講究門當戶對,富貴人家的女子自然嫁的也是王公貴族。另外陳摶老祖還提到「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即一個人的外表、神態、言行舉止都是這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外在體現,通過這些就可以判斷這個人是善是惡。
趙元佐能力、才幹皆不缺,但陳摶老祖卻看出趙元佐從小到大過於順遂,沒有經歷過大的磨難心性又過於單純,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眼神里透著清澈的愚蠢。
趙光義為了鞏固權利誣陷趙廷美,在趙元佐的多次質問中父子倆的關係走向破裂,可見他的眼睛裡容不得沙子,他的世界非黑即白,這種性格的人自然無法成為皇帝。
陳摶老祖對於一個人的判斷,還源於他自己曾經提出的一個觀點:
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這裡的「才偏」就是人們常說的偏才、怪才、鬼才。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然而古代講究的是中庸之道,講究與人為善,陳摶老祖認為這種性格偏執的奇才、怪才、鬼才即便不會遭到禍端生活也會窮困潦倒。
從這裡就可以看到,陳摶老祖雖然被稱為世外之人,但其入世的智慧卻令人佩服,因為所謂的「才偏」之人往往不善於與人打交道,人緣不太好,可陳摶老祖的觀點卻認為一個人無論你有多大的能力,經營人脈很重要。
綜上所述,上以陳摶老祖為代表的《周易》高手並不是在故弄玄虛,他們明白一個人會通過行為舉止暴露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這些智者將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進行總結,形成一套理論來指導自己對一個人的判斷。
用現在的說法來解釋,這大概也是古代的「大數據」吧,通過經驗和眼界對一個人的未來進行預測。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