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歷史,更多的是分封制的混亂和宗法制度的鬆弛。「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為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嫡長子繼承製的制度自衛州吁後逐漸荒廢。
這一局面愈演愈烈,直到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卿大夫掌權的局面開啟,同時也預示著那個爾虞我詐的戰國時代的來臨。
戰國初期,秦國仍然是打打殺殺,並沒有任何能讓山東諸國看得起的地方,楚國仍然不斷地宮廷政變,燕國仍然是那樣的羸弱不堪。
李悝雕像
只有魏國,在年輕有為的魏文侯率領下,選賢任能,先後任明吳起和李悝變法,建立了更加完善和高效率的魏國政權,並且建立了一支稱霸當時的魏武卒方陣。
然而魏國的霸業僅僅幾十年後就消失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主要是當時魏國國君總是想著稱霸中原,與當時幾乎所有的諸侯國為敵,並沒有一個長遠的合縱連橫的戰略,在一連串的戰爭中消耗了自身,並且被以逸待勞的齊國進行了重創。
而像秦國,在經歷了商鞅變法後,又出現了張儀以及後來的范睢這樣眼光長遠的說客,所以魏國的霸業不能持久是必然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分類視頻推薦
-
3:01:59
-
2:11:01
-
2:28:45
-
22:59
-
2:26:07
-
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