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俄面臨二次解體?第一個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車臣

2025年06月09日04:23:03 歷史 1969

俄羅斯,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國家,歷史上曾多次站在分裂的邊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接手了蘇聯的大部分領土,也接過了民族矛盾和地方自治的燙手山芋。

近年來,俄烏衝突的爆發加上國際制裁的步步緊逼,讓俄羅斯內部的穩定再次亮起了紅燈。誰也沒想到,第一個露出反相的,不是高加索地區那個出了名的火藥桶車臣,而是伏爾加河畔的韃靼斯坦

出乎意料,俄面臨二次解體?第一個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車臣 - 天天要聞

這個經濟實力不俗、文化底蘊深厚的共和國,怎麼就成了矛盾的焦點?它的不滿從哪兒來,又會給俄羅斯帶來啥樣的衝擊?

車臣按兵不動,韃靼斯坦卻蠢蠢欲動,俄羅斯的民族裂痕是不是又要撕開一道口子?

韃靼斯坦坐落在俄羅斯的伏爾加聯邦區,人口大約400萬,韃靼族佔了一半多,俄羅斯族佔了不到四成。翻開歷史賬本,這地方曾經是喀山汗國的核心地帶,直到1552年被伊凡雷帝拿下,才併入沙俄的版圖。

雖然幾百年來同化政策沒少搞,韃靼人愣是保住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蘇聯解體那會兒,韃靼斯坦瞅准機會,1992年搞了個全民公投,61.4%的票數支持成為「國際法主體」。這事兒給韃靼斯坦埋下了追求自治的種子。

到了1994年,韃靼斯坦跟俄羅斯聯邦簽了個權力分享條約,拿到了經濟、文化甚至外交上的大片自主權,比如管自己的石油資源,還能設個「總統」職位。這條約2007年續了簽,但2017年到期後就沒再延長,成了韃靼斯坦和莫斯科關係的一個轉折點。

條約沒了,被不少人看作是普京集權的一部分,想把地方的權力往回收。2022年,韃靼斯坦的領導人頭銜從「總統」改成了「賴斯」,這阿拉伯語里是「領袖」的意思,但這改動更像是象徵性地矮了一截。政治上的邊緣化讓不少韃靼人覺得自己的特殊地位被剝了,埋下了不滿的火苗。

出乎意料,俄面臨二次解體?第一個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車臣 - 天天要聞

文化身份這根弦綳得緊韃靼語是韃靼斯坦民族認同的命根子,跟俄語完全不是一個路子,屬於突厥語系。可2017年普京簽了個法律,把地方語言教學從必修改成了選修,韃靼語在學校的課時被砍了大半。這政策一出,喀山街頭就有人抗議,當地人覺得這是對韃靼文化的硬壓。

比如,有個喀山的媽告學校強迫教韃靼語,結果法院直接駁回,擺明了中央不鬆口。儘管如此,韃靼人還是靠著辦薩班圖伊節、撐地方媒體,死守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這份韌性讓人佩服,但也說明了他們跟中央的緊張關係沒消停。

經濟賬算得更讓人窩火。韃靼斯坦是俄羅斯的石油大戶,年產3000萬噸原油,差不多佔全國的6%。塔特石油公司是俄羅斯第五大石油商,2022年收入1.3萬億盧布。可石油開採稅直接交給了聯邦,2022年全國這塊兒收入11萬億盧布,韃靼斯坦就貢獻了6600億。

反過來看,韃靼斯坦當年的預算收入才4537億盧布,其中836億還是聯邦撥的回款。企業所得稅是韃靼斯坦的大頭,2022年1661億盧布,石油天然氣佔了45%,但跟聯邦拿走的比,簡直是九牛一毛。這賬一算,有些韃靼人就覺得中央把他們的資源榨乾了,地方卻沒喝到多少湯。

韃靼斯坦的錢袋子源源不斷往莫斯科送,地方卻覺得被晾在一邊,這不公感會不會點燃分裂的火星?

再看看車臣,情況完全是另一回事。車臣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打了兩次仗,想從俄羅斯獨立出去,結果被普京用武力和政治手腕摁住了。現在的車臣頭子卡德羅夫靠著聯邦的大筆補貼,把地方穩住了。

2022年俄烏衝突一打響,卡德羅夫站出來支持,還派車臣部隊去參戰,喊著「解放」烏克蘭。這份忠心換來了莫斯科的錢袋子,車臣經濟上靠中央輸血,短期內翻不了臉。

可韃靼斯坦不一樣,2022年它國內生產總值漲了6%,是過去五年的最好成績。這份經濟底氣讓韃靼斯坦有了更多跟中央叫板的資本,也更容易把不滿說出口。

出乎意料,俄面臨二次解體?第一個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車臣 - 天天要聞

車臣一聲不吭,韃靼斯坦卻在低聲抗議,經濟實力是不是給了韃靼斯坦更大的膽子?

2022年的俄烏衝突給俄羅斯內部的矛盾添了把火。西方制裁把塔特石油的出口和收入掐了一截,雖然靠國內供應商和替代市場撐住了,但長期的經濟壓力不是鬧著玩的。

2022年9月,普京宣布動員30萬預備役,全國各地都有抗議冒出來。達吉斯坦那邊鬧得凶,可韃靼斯坦表面上挺平靜,主要是領導人明尼哈諾夫跟莫斯科配合,禁了預備役離開本地。但這平靜不等於沒火氣,底下的人未必真服氣。

俄烏衝突的陰雲下,韃靼斯坦的安靜是不是藏著更大的風浪?

往後看,雖然現在沒啥公開的反叛動靜,韃靼斯坦的不滿可不是小事兒。俄烏衝突帶來的經濟和政治動蕩可能會讓中央抓不住韁繩,給韃靼斯坦爭取更大自治開了口子。歷史上,他們就擅長靠談判拿好處,比如1994年的條約。

要是中央再弱下去,韃靼斯坦沒準會重提自治的事兒,甚至學1992年搞個主權宣言。國際上對自決權的支持也能給韃靼斯坦加點外援。但莫斯科對領土完整的態度硬得像鐵板,任何分裂的苗頭都會被死死摁住。

出乎意料,俄面臨二次解體?第一個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車臣 - 天天要聞

韃靼斯坦的特殊地位、經濟實力和文化自豪感,讓它成了俄羅斯內部矛盾的一個風向標。車臣看著像是反叛的老手,可它跟莫斯科綁得太緊,暫時動不了。

倒是韃靼斯坦的低聲嘀咕,可能比車臣的沉默更值得盯著,因為它或許是俄羅斯聯邦裂痕的前兆。俄羅斯的民族問題就像「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掀起大浪。

出乎意料,俄面臨二次解體?第一個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車臣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聞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這世上有個人,沒打過仗,沒建過國,沒寫過書,卻被全球45億人尊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聖人,更不是哲學家,他的故事,全靠帳篷、駱駝、兒子和信念撐起來。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邊緣,連墓碑都不顯眼,卻讓三大宗教——猶太教、基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 天天要聞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事件:18歲少女奧雅布達克遭性侵後懷孕,未婚夫發現後竟開槍將她射殺。當時她懷有5個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醫後不治,腹中胎兒也沒能保住。此事成為土耳其國內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殺害事件。奧雅在訂婚前幾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體不適陪她去醫院,意外得知她懷孕後要求解除婚約,隨...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 天天要聞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時間: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點:涪城-葭萌關-成都-東吳-荊州-秣陵-許昌-壽春-濡須人物一、劉備。龐統,法正,魏延,劉封,趙雲,孫夫人,侍婢,張飛,諸葛亮。二、劉璋。劉璝,泠苞,張任,鄧賢,楊懷,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