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8月6日才到南昌,幸虧追上了朱德

近日學黨史,在自媒體上讀了好幾篇關於南昌起義的文章。巧合的是,文章中都提到了南昌起義的領導人,說是十大元帥中,有6人都參加了南昌起義。並說陳毅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當時的身份是11軍25師73團黨代表。

隨手在網上一搜,在「陳毅」的條目下,也有這樣的說法。但,這是與史實不符的。

陳毅元帥

陳毅確實接到命令,要他趕往南昌,但他並不知道要舉行南昌起義。他剛上了去南昌的船,起義已經爆發了。而他到8月6日才到達南昌。

而且,進了南昌城後,連一個小時都沒敢待,就趕緊撤了出來,因為南昌一片白色恐怖,隨時都有被敵人逮捕的危險。

陳毅確實擔任了73團黨代表,但是,那不是起義的時候,而是起義部隊撤出南昌,陳毅追趕上隊伍後接受任命的。

陳毅趕赴南昌,一路上險象環生,幾度身處險地,幸運的是,他追上了朱德帶領的南昌起義部隊余部,跟朱德一起率領這支隊伍,後來一起領導了湘南起義,又一起上了井岡山,實行了井岡山偉大會師。

那麼,南昌起義時陳毅在哪裡呢?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請聽在下慢慢道來。

南昌起義前,陳毅在武漢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擔任該校秘密的中共委員會書記。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前身是黃埔軍官學校。北伐節節勝利,黃埔軍校隨國民政府遷到武漢。

「四一二」之後,形勢已經非常緊張,所以陳毅這個書記,是秘密的。當時武漢還沒分共。

張發奎將軍

南昌起義準備過程中,當時實行一項「依張回粵」的政策。這個「張」,就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

因為黨所掌握的部隊,大多都在第二方面軍中,所以,決定其他能夠參加起義的部隊,也都集中到二方面軍中。這其中,就包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學員大隊。

按照計劃,就是學生兵跟隨張發奎一起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這是黨對張發奎的爭取。

直到起義爆發的8月1日,這種爭取也沒有放棄。在任命起義部隊領導人時,賀龍只是代理第二方面軍總指揮,意圖就是留著總指揮的位置,如果張發奎能夠站到革命隊伍這邊來,他就是總指揮。

陳毅當時接到的命令是「東進討蔣」,學生大隊歸張發奎領導,一起南下。

當時的學員有七八千人,看上去力量不俗。其實,大部分都是徒手,很少一部分人有槍,即使是有槍的,也沒有多少子彈。

這麼多學生,上百條船,浩浩蕩蕩確實是浩浩蕩蕩,但滿江都是船,哪些人在哪條船上根本就不知道,就更談不上統一指揮統一領導了。

年輕時英俊的陳毅

南昌起義爆發第四天,也就是8月4日,船到了九江,這個時候,陳毅等人已經知道南昌舉行了起義。當然,張發奎更知道。

所以,船到九江後,張發奎命令,所有船隻不準靠岸,每條船上都上來了張發奎的兵,宣傳國共分家,將學生兵手上僅有的槍全部繳械後,然後下船集中起來,張發奎親自給學生兵講話。

張發奎並沒有難為學生兵,他宣布,願意回家的,投親靠友的,都可以自由,願意留下的,跟著他走。

學生兵一下子就只剩下兩千多人,形勢如此急轉直下,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

當時學生兵中,有中共黨員700多人,陳毅召開了內部會議,研究決定,身份暴露的,回家,在家鄉搞農民運動;身份沒有暴露的,繼續留下來。估計張發奎南下廣州,就跟隨隊伍去廣州。

後來,廣州起義的隊伍里,就有二三百名去了廣州的學生兵,那可都是廣州起義的骨幹。

陳毅自己決定以藏匿在特務連里,這裡暫時還比較安全,因為連長肖勁也是共產黨員,下面幾個排長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同情中共。

葉挺將軍

但,接下來,形勢就越發緊張了,危險在不斷靠近,陳毅決定去南昌去找葉挺賀龍。就這樣,他和肖勁帶著一些學生兵連夜出發,從九江往東走,一夜走了三四十里。

路上,不斷遇到民團盤查,陳毅他們開始都說是當兵的,回家不幹了。這些團練民團,對當兵的查得很緊。陳毅他們被民團扣下兩次,錢幾乎都被搜去了。

出來後,他們趕緊把僅有的錢,買了老百姓的衣服,裝成老百姓,這下要安全不少。8月6日,陳毅一行終於到了南昌。

進了南昌城,滿街都是張發奎的兵,搜查得更緊,葉挺賀龍他們已經撤出南昌三天了。原來預定的幾個接頭地點,都遭到了破壞,他們處於極度危險之中。

陳毅當機立斷,出城去追趕起義部隊。可是,他們並不知道葉挺賀龍他們往哪裡去了,於是就一路上,跟人閑談,刺探消息。不過,在當時這並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因為到處都有人在談論葉挺賀龍,談論張發奎。

後來,他們在路上遇到了蔡廷鍇的10師的人。蔡廷鍇原先也是參加起義的,但這時又反過去了。當時蔡廷鍇也沒有抓10師的共產黨員,只是把他們趕了出來。

蔡廷鍇將軍

這些人,後來也跟著陳毅一起走,終於在臨川,追上了起義隊伍,見到了周恩來和劉伯承,向他們彙報了軍校學生兵的情況。

周恩來見到陳毅很高興,當即交給他一個任務,派他到當地一個綠林隊伍里去當領導。這個綠林隊伍有500多人,願意接受起義軍的改編,前提是給他們兩百條槍。

當時朱培德的部隊在起義隊伍後面緊追不捨,周恩來等人也就答應了綠林武裝頭子鄧克忠的要求,如果這支隊伍歸順,也可以起到牽制朱培德的作用,遲滯他們的追擊。

陳毅和肖勁接受任務後,就跟著綠林武裝的聯絡人去了。結果,這個聯絡員去了很久也沒回來,朱培德的隊伍倒來了。到處都在抓人,陳毅和肖勁不敢再等下去,只好迅速離開臨川,再次追趕起義隊伍。

那個聯絡員並沒有騙陳毅和肖勁,他去聯繫鄧克忠時,這支綠林武裝遭遇了朱培德的部隊,雙方發生了激戰,他就嚇得跑走了。這支綠林武裝,終因沒有正確的領導,最後被消滅了。

朱培德

陳毅再次追上隊伍,是在宜黃。這次,陳毅被分配到73團當政治指導員。起義隊伍南下廣東,在潮汕遭到敵人包圍,隊伍被打散了。

留在三河壩的余部,由朱德、陳毅領導,轉戰贛粵湘邊界,不斷遭遇民團伏擊,部隊減員越來越多,士氣也越來越低落。

部隊來到大庾後,朱德決定進行整頓,重新登記黨團員,成立黨支部。朱德說,不願繼續奮鬥的可以走,但自己決定奮鬥到底。陳毅、王爾琢全力支持朱德。

經過整頓,部隊只剩下了800多人,但更精幹了,戰鬥力更強了。

後來,這支隊伍曾藏身於朱德老同學16軍軍長范石生的隊伍里,朱德化名王楷,擔任16軍47師副師長兼140團團長。再後來,離開16軍,領導了湘南起義,最終上了井岡山,實現了偉大的會師。

從以上史實可以看出,陳毅沒趕上南昌起義,也就更不可能參與領導南昌起義了。但在朱德率領起義余部堅持鬥爭中,陳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庾整頓後,陳毅任政治指導員,後來成為井岡山早期三巨頭之一。

對於陳毅的這段革命歷史,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