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兩組數字說明一切

2020年06月24日22:08:04 歷史 1328

歷史上「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兩組數字說明一切 - 天天要聞

用數據細數「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

翻開一部三千年的中國古代史,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中,如果要數最富戲劇性的, 靖康之難至少可以排進前十。北方游牧文明與中原文明的南北衝突幾乎貫穿整個古代史,從漢朝征匈奴到五胡亂華,從蒙古南下到清軍入關等等。而靖康之難的特殊性和戲劇性在於,這是中原王朝的皇帝被北方蠻夷部落俘虜,造成國破家亡的慘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滿江紅》中的這句話很好的反映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究竟有多麼的恥辱。

靖康恥被稱為中國史上八大恥之一。靖康之變可以說是宋朝的奇恥大辱,屈辱到何種程度?如果讀者想像不到恥辱的程度,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回顧900年前的那段歷史,用史料與數據分析看看,靖康之恥究竟有多恥!

靖康之恥一:

北宋賠了多少錢給金國?

在古代,貨幣還是以金、銀、銅作為獨立貨幣流通,這裡姑且不考慮含金量、含銀量。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會用一個假設:一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文銅錢。

宋代一貫錢合今天多少人民幣?

2019年,金價基本在1300美元一盎司左右,一盎司為31.1克(按金衡制)。宋制一市斤為640克,一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的一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於1672美元,以今天美元對人民幣6.87元來算,相當於11487元。根據假設一兩黃金為10兩銀即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於1149元。

靖康二年(1127年),金國軍馬分東西兩路夾擊汴京,金軍勢如破竹,數月之間便兵臨城下。寥寥幾萬金軍,將二十萬北宋大軍困於城內,北宋皇帝宋欽宗無力抵抗,只能求和,郭建龍《汴京之圍》寫到金軍提出的賠償要求: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摺合成兩,則是一億兩金、十億兩銀,同時還需要絹帛一千萬匹。

這是什麼概念呢,按2019年匯率,核算成人民幣約為2.2973萬億元人民幣。百科資料顯示,就算是在北宋最繁榮、經濟最發達的咸平三年(公元1000元),GDP最高達265.5億美元 ,人均GDP也才為450美元(源於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統計》,按1990年匯率4.78核算)。而到1127年,多年征戰的北宋,經濟實力已經下滑,即使按照最繁榮時期計算,一個小小的金國要的賠償,也要賠上北宋數十年的財力。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活人,尤其是皇帝,怎麼能讓錢給綁架了,宋欽宗還是想了些辦法的。

壓榨皇族與大臣,要求諸王、內侍、帝姬、大臣等,將家裡的金帛都拿出來。由於金人索要金銀巨量太大,僅靠中央籌集速度太慢,宋欽宗還下了詔書,表示金人不燒殺搶掠已經是恩賜,要求全城的公私、權貴、豪富都將金銀交出來,即便皇后的金銀,也不能藏私。行政、司法、檢察院聯動,全開封府開足馬力搜繳金銀,特別是金銀鋪子,就連貴戚、權貴家族的恭人、夫人都不放過,皇帝的賞賜,一併收回。

為了更快的獲得金銀,欽宗下令,開設一個購買金銀的機構,用錢鈔從民間購買金銀;

採取相互告密、揭發的獎勵政策,全民動員監督為國家貢獻金銀,告密者可以獲得百分之三的獎勵。

靖康之恥二:

賣妻女還債

靖康元年(1126年),在金軍對北宋發動圍剿時,金軍提出的賠償要求為五百萬兩金、五千萬兩銀,已經遠遠超過宋欽宗設立上限的十倍,也就是說這項賠償任務基本不可能完成。靖康二年(1127年),距離金軍第一次圍剿僅一年之久,金軍第二次提出賠償要求,金、銀已經無法滿足金人的需求,這次提出的賠償條款中,有這樣一條條款,「必須將帝姬兩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宮女二千五百人,女樂等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藝三千人交給金軍。」如果賠償款無法按時交割,將皇家女人作價賣給金軍,以充金銀之數。具體價格是,帝姬和王妃每人一千錠金,宗姬一人五百錠金,族姬一人二百錠金,宗婦一人五百錠銀,族婦一人二百錠銀,貴戚女一人一百錠銀。也就是說,只要無法完成金銀的繳納數目,幾乎所有趙氏的女子都無法幸免於難。趙宋皇室的威儀和尊嚴蕩然無存,這在整部中國古代史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事件。

表 汴京女子換錢表(出自《靖康稗史箋證》)

歷史上「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兩組數字說明一切 - 天天要聞

戰爭中的女人終究難逃悲慘的命運。曾經皇帝的后妃,帝姬(女兒)都逃不過陪酒、犒軍的命運。也有很多宮廷中的女人被藏到了民間,但開封府用超高的效率將她們一一揪出,因為只有完全找到了她們,才能讓金軍早點離開。郭建龍將這段女性的屈辱用時間與數據詳細記錄了下來:

有烈女張氏、陸氏、曹氏不肯屈服二太子翰離不,被金軍用鐵杆串起來豎在營前,三天才死絕。

當時,有一位姓朱的妃子,只有十三歲,不肯屈服二太子翰離不,於是翰離不說:「你是一千錠金子買來的,怎麼敢不從我?」她被皇帝賣了充犒軍錢。

靖康二年二月十六日,婦女集結完畢,金軍兩位元帥下令分配給金軍將士的婦女換上金人的衣服,有些女人在家就已經有了身孕,元帥們專門派了醫生為她們打胎。

二月十七,他們從宋朝供奉的女人中選擇了三千人作為獻給金國皇帝的貢品,之後又將一千四百人賞賜給將士。

二月十八,二太子翰離不找來二十位妃姬以及三十二位歌妓勸酒,宋徽宗、宋欽宗與他們的皇后也在場。

對女人的搶奪自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開始,到三月十五基本上告一段落。按照開封府標註女人的價格計算,王妃、帝姬、公主四十六人的價格是每人一千錠黃金,加起來就是十三萬四千錠黃金。開封府花了巨大的力氣才一共湊了四萬九千五百二十錠黃金。在給金軍的賠償中,除了五十一位后妃公主之外,還有一萬一千五百零六名婦女被皇帝賣給了金人,一共換回來金六十萬七千七百錠、銀兩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

即便加上賣人收入,仍然不夠賠款數額,就只好靠張邦昌向金人求情赦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汴京城不是由皇帝救下的,而是由女人們和張邦昌聯手將它帶出了深淵。

靖康之恥三:

兩位皇帝當了俘虜

金軍獲得了大量的女人和戰爭賠償,開始了大撤離。根據金人記載,北宋俘虜中一共有皇帝的妻子等三千餘人,宗室男婦四千餘人,貴戚男婦五千餘人,各種工匠與教坊各三千餘人。

據《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記載,北行的徽、欽二帝逐漸消失在南方人民的視野之外,只有少數人偶遇。曾經在懷州抵抗金軍的范仲熊有幸最後一次見到了宋欽宗。四月初四,粘罕回軍到鄭州,決定將范仲熊與那些原籍在黃河以南,但戰爭時恰好在黃河以北的人們送歸南朝,他將范仲熊釋放。在釋放前,范仲熊看到幾位內侍和婦人,他們把一個瘦子夾在中間,這人就是被稱為少帝的宋欽宗。范仲熊連忙禮拜,向少帝表示自己位卑才淺,無力扭轉乾坤,讓皇帝受此奇恥大辱。但皇帝冷漠得連話都沒有回。

太上皇宋徽宗表現得大度些,在北遷的路上,他遇到了曾經的遼臣(也是曾經的宋臣)郭藥師、張令徽等人,郭藥師拜見太上皇,並表示既然昔日是君臣,現在也必須持君臣的禮節。但他為自己的變節開脫,的確是力所不逮,不得不投降,請太上皇赦免他。太上皇大度地表示:「天時如此,非公之罪,何赦之有?」

在宋徽宗與北上的過程中,羞辱是難免的,金國有一個著名的禮儀就是「牽羊禮」,這個禮節是專門為受降的俘虜設立的,以此表達勝利者的高貴。

八月二十四日這天一早,數千名金軍闖入了二帝所在的上京營帳,這裡關押著皇帝、皇子、妃子、公主等一千三百人。士兵們逼迫著他們到了金國的宗廟外,將皇帝和皇后的外袍剝掉,換上民服,外裹羊皮,其餘的人,不管是駙馬、嬪妃、王妃、帝姬還是宗室婦女,全都赤裸上身,只披一件羊皮,手執一條羊皮繩。

羞辱還沒有結束。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少帝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

宋徽宗被關押於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後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囚禁期間,宋徽宗受盡精神折磨。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享年54歲。

紹興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金國皇帝完顏亮命57歲的宋欽宗趙桓和81歲的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賽馬球。耶律延禧善騎術,企圖縱馬衝出重圍逃命,結果被亂箭射死。欽宗皇帝身體孱弱,患有嚴重的風疾,又不善馬術,很快從馬上摔下,被馬亂踐而死。

趙氏的宗室,除了已經死亡的,也都慢慢融入了金人的血液。原本游牧的金人通過掠奪,完成了向農耕文明的進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 天天要聞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想當年,諸葛亮隱卧隆中,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勢。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他獻上計策「隆中對」,勾勒出蜀漢跨荊益、聯吳抗曹的宏偉藍圖,自此成為千古名策。歲月悠悠,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雖已遠去,但在創新策略SLG《三國:謀定天下》的新賽季里,我們將穿越時空,重臨「隆中對」的智慧戰場,與諸葛亮一同謀定天下!《三...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羅成,是小說《說唐全傳》中的人物,隋朝鎮守燕山的靖邊侯羅藝之子,書中主要人物秦瓊的表弟。羅成少年英雄,長相俊美,性格驕傲、任性,擅長家傳的羅家槍法,是隋唐第七條好漢。羅成羅藝是羅成的父親,隋煬帝時期,羅藝以軍功官至虎賁郎將,駐守涿郡。這一天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 天天要聞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4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的付出和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於湖南長沙的袁隆平墓前擺滿了花籃和花束人們以此表達對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