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2020年05月01日13:10:27 歷史 1214

原標題: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前言:在近代中國電影史上,霍元甲的事迹被一次次的搬上銀屏,顯然這個人物的出色魅力,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作為近代中國的一位偉大武學家,霍元甲因為其愛國行為和一生俠義之舉被後世敬仰。而他三個弟子,也是各個英雄至極。不過,在霍元甲死後,其大徒弟劉振聲的去向卻成了迷。

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在正面對抗中,霍元甲這一生從未有過敗績,他直面迎戰每一個在華為所欲為的外國人,將他們拉上擂台一個個打倒。

可是,在國弱的大背景下,霍元甲個人武力再怎麼強,也沒有和他們公平一戰的資格,儘管他靠著強大武力多次化險為夷。最終他還是被日本人用毒藥害死,這般英雄人物,最終卻落得這麼一個凄涼下場,無數人為其遭遇而悲憤難忍。

所以,人們想像出了一個名叫陳真的人物,此人是霍元甲弟子,在師傅死後,他用敵人的鮮血為師傅報了仇。而這個人物的原型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劉振聲。

這個故事被無數次搬上了銀屏,人們為了陳真殺敵為師報仇的行為而助陣吶喊,可是,真實歷史中,劉振聲卻是選擇了逃避。

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師傅死後,劉振聲作為大弟子,先是暫時接過了精武門的招牌,在一段時間後,劉振聲卻實在在這個傷心之地呆不下去了,他選擇了落髮為僧,從此不問世間事,而對外他則是自稱為劉慶順。

從此,在江湖上,劉振聲的蹤跡神秘的失蹤了,霍元甲的其他幾個弟子也和其失去了聯繫。可實際上,如今回顧那段歷史,還是可以找到劉振聲的去向。

在化為僧人,四處流浪時,他曾做過大商人杜惠林的保鏢,可是,相處一段時間後,劉振聲卻是不喜此人的奢侈生活,因此辭別離去,而離去前,杜惠林一度想要相贈商號,卻都被劉振聲堅決拒絕。

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之後,張作霖在杜惠林的舉薦下,得知了這麼一位忠肝義膽的武師,所以他聘請他作自己一對兒子的武師。也就是張學良兄弟。

張作霖儘管是軍閥,卻是將國字放在利前的難得豪強,所以他也在和日本人作對後被活活炸死,劉振聲再次回憶起了當初師傅慘死的模樣,他希望張學良可以硬氣些,和日本人對抗到底,他也會身先士卒,幫助中國人殺敵。可是劉振聲這位徒弟顯然是看清了此時的東北沒有和日本人決一死戰的能力,師徒觀念產生分離,劉振聲再次離開。

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最終,這位霍元甲的首徒也放棄了繼續抗爭,他只想老老實實的隱居下來,做好自己的武術先生,將霍元甲的功夫傳下去。

他在霍元甲的霍家拳法的基礎上吸取百家之長,自創出永樂派三光門,這成了霍家拳法下衍生出的一大分支,而他隱居於樂亭之後,平平淡淡的娶了一個妻子,收了些徒弟,自此之後,一生不曾出過樂亭。

在其死後,後人清點他的遺物,僅有一把好刀,一串佛祖以及張作霖的一封請帖。三件物品,足以象徵他的一生。

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少年時,師從霍元甲,一心想要打碎「東亞病夫」的招牌,讓中國人雄於世界。這段時間的人生,大概是他這一生最光榮的時間段。

師傅被害後,心灰意冷之餘,劉振聲出家為僧,雲遊四方,看到了各個地方百姓的苦難,看到了天下苦外寇已久。

最後一封請帖,和張作霖這位軍閥相處的日子,顯然是彼此意趣相投,以至於因為張學良這個弟子的不作為,劉振聲徹底心灰意冷,逃避世事。

霍元甲這位愛國武術家,曾被孫中山親口誇讚「以武保國強種」,其所創的精武會,更是被世人視為繼承霍大俠遺願的機構。在百年之前,中國人被西方視為東亞病夫,而霍元甲這類愛國武術家,則是用自己的方式,挽回中國人的顏面。

霍元甲死後,大徒弟劉振聲去了哪裡? - 天天要聞

作為霍大俠的大弟子,劉振聲在師傅死後卻是因為師傅的被害,而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自此之後,他一生混混噩噩,尋不到自己的前路。

對於劉振聲來說,師傅是帶領自己打破黑暗的那一道光,可當這一道光被黑暗吞噬了,他也失去了成為光的勇氣。魯迅先生曾說: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而中國的希望顯然不僅僅是霍元甲先生一人可以帶起來的。我們無法評定劉振聲在師傅死後放棄希望的選擇,但是,我們可以相信,他心中也曾有過熱血,只是這熱血在霍元甲死後被澆滅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重任」在肩又折騰不止的宋希濂兵團 - 天天要聞

「重任」在肩又折騰不止的宋希濂兵團

1、宋希濂的十四兵團在48年8月正式成立,與其同時成立的還有杜聿明的二兵團和黃維的十二兵團,二兵團十二兵團是基於5軍和18軍為基礎組建的,且作為國軍在南線的兩大主力,一直到處馳援,十四兵團的組建則有點意外,一是缺乏一支核心隊伍,二是連兵團司
灞上風云:劉邦入關的權謀之路 - 天天要聞

灞上風云:劉邦入關的權謀之路

公元前207年11月,當項羽在巨鹿與秦軍主力展開生死搏殺時,劉邦正率軍悄然逼近關中平原。這場看似輕鬆的西征之旅,實則充滿了政治智慧與戰略考量,為這位泗水亭長最終登上九五之尊埋下了關鍵伏筆。一、戰略棋盤上的布局 楚義帝熊心在分封諸侯時,精心設
這種劇毒蛇15年後再次現身安徽! - 天天要聞

這種劇毒蛇15年後再次現身安徽!

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了解到,受黃山市徽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委託,安徽大學陳眾調查團隊在黃山市徽州區開展縣域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時,記錄到極罕見的毒蛇——福建華珊瑚蛇。這是自2010年以來,時隔15年安徽再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省內目前僅有的兩筆確鑿分布記錄,具有重要的科研與保護價值。劇毒「美貌殺手」福建華珊瑚蛇屬有...
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種,希特勒卻選擇了違背母親遺願的方式 - 天天要聞

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種,希特勒卻選擇了違背母親遺願的方式

光宗耀祖似乎怎麼著都不能夠與希特勒牽扯到一起,可當1938年3月13日,希特勒站在母親的墓前禱告的時候,他的確做到了。這一天希特勒剛剛完成了吞併奧地利,實現了德國與奧地利人萬年不變的夢想。此時希特勒是兩國的英雄,可站在母親面前,他卻食言了。
碧血丹心:文天祥的千年絕唱 - 天天要聞

碧血丹心:文天祥的千年絕唱

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的伶仃洋上,一葉孤舟載著南宋最後的宰相文天祥,在元軍戰船的包圍中起伏。這位四十四歲的文士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長江以南的天空正飄著血色的殘陽。八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翻開《正氣歌》泛黃的紙頁,依然
少林寺監院釋延琳逝世 - 天天要聞

少林寺監院釋延琳逝世

據悉,中國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少林寺監院,原少林書局、少林藥局負責人,少林禪醫文化傳承人釋延琳法師,因病於2025年5月27日上午在杭州逝世,享年63歲。公開資料顯示,釋延琳法師,俗名錢三吉,1962年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8年皈依少林寺釋永信方丈。2002年創設「少林書局」,編輯整理出版了《少林武功醫宗秘笈》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