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身邊最能打的將領,賽過徐達、常遇春,為何史書不敢記載?

2020年04月16日23:44:44 歷史 1137

提起明太祖朱元璋,幾乎無人不對他豎起大拇指,從一介布衣,登頂帝王寶座,堪稱人中龍鳳,其經歷之傳奇,閱歷之豐富,鮮有人能跟他相提並論。作為一代傳奇帝王,有人稱朱元璋是出生最低、得天下最正的皇帝。但是,無論一個人多麼優秀,能力有多強,僅憑一己之力打江山,無異於痴人說夢,肯定有猛將相助。

明朝幾十位開國將領,都是歷經戰火磨練,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立下無數戰功,精英中的精英,其中徐達和常遇春最為知名。兩人性格不同,打仗手法也不一樣,但本領都很大,全軍將士無不打心底佩服,成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封賞功臣時,徐達排在第一位,封魏國公,死後追封中山王,可謂實至名歸,沒有人提出異議。

朱元璋身邊最能打的將領,賽過徐達、常遇春,為何史書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對徐達的能力和人品非常認可,曾稱讚道:「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徐達被列為第一功臣,挑不出任何毛病,緊隨其後的是常遇春。常遇春,號稱「常十萬」,個人武力和統兵才能都很強,打過許多硬仗,只可惜英年早逝。

常遇春的人生也比較精彩,早年為了生存,竟然去當了盜匪,靠打家劫舍為業。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常遇春及時醒悟,後來投靠在朱元璋麾下。朱元璋對他的評價極高:「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其實,朱元璋身邊最能打的將領,不是徐達,也不是常遇春,此人名叫邵榮。

翻閱明代史書,對邵榮的記載少之又少,更別提給他列傳。既然邵榮如此優秀,軍事才能賽過徐達、常遇春,為何史書不敢記載呢?原來,他是被朱元璋下令處死的,而且罪名為謀反,否則以他的本領和功績,恐怕徐達的第一功臣之位要讓出來。並非誇大其詞,朱元璋親口說過,邵榮比徐、常二人要厲害。

朱元璋身邊最能打的將領,賽過徐達、常遇春,為何史書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明史·常遇春傳》中,出現過邵榮的介紹,內容如下:「太祖所任將帥最著者,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遇春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此處的「榮」,指的就是邵榮。當時朱元璋麾下已有大批武將,他最欣賞三個人,常遇春排第三,徐達屈居第二,邵榮才是最牛的那個。

邵榮的平生經歷,在《明史》中隻字未提,顯然不太正常,只有一種可能,當時的史官不敢記載關於邵榮的事迹。在《國榷》這本書里,查到些許有關邵榮的資料。邵榮早年追隨郭子興,資格或許比朱元璋還老,後來朱元璋娶了馬氏,成為郭子興的東床快婿,職位也越來越高。

小明王韓林兒建立政權,國號為「宋」,不久後郭子興去世,兒子郭天敘接任元帥,張天祐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按照官職來看,朱元璋位列第三。次年四月,邵榮被任命為同僉,其地位與朱元璋旗鼓相當,兩人都是小明王的臣子,或許表面上相處融洽,其實邵榮心裡肯定不服氣。

朱元璋身邊最能打的將領,賽過徐達、常遇春,為何史書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再後來,張天祐和郭天敘戰死,朱元璋成了元帥,手握實權,邵榮也從同級大臣,變成朱元璋的下屬,就連小明王也只是名義上的老大。從同級變成下級,邵榮心裡肯定很不爽,難免對別人訴說怨言,《資治通鑒》記載:「榮粗勇善戰,與吳國公同起兵濠州,公待之甚厚。自平處州還,遂驕蹇有覬覦心,常憤憤出怨言。」

古人云:禍從口出!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邵榮得知有人要把他的怨言告訴朱元璋,心裡害怕極了,決定鋌而走險,聯合參政趙繼祖準備兵變:「部將有欲告之者,榮不自安,與繼祖謀俟間作亂。」此事被朱元璋提前知道,以喝酒的名義把邵榮和趙繼祖請來,隨後將二人囚禁。

朱元璋沒有立馬處死邵榮,畢竟邵榮能力出色,殺了太可惜,甚至打算放了他,並詢問群臣的意見。常遇春進言:「人臣以反名,尚何可宥,臣義不與共生。」就這樣,朱元璋含淚處死邵榮。史書雲:「太祖乃飲榮酒,流涕而戮之,以是益愛重遇春。」邵榮死了,第一猛將的位置自然屬於徐達,常遇春成為第二。

朱元璋身邊最能打的將領,賽過徐達、常遇春,為何史書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有人認為,邵榮之死,怪不得別人,純屬自作自受,其實沒那麼簡單,為何這樣說呢?郭子興還有一個兒子,名叫郭天爵,之前被朱元璋下令處死,罪名也是意圖謀反。而以前那些郭子興手下的元老,大多都是戰死沙場,唯獨邵榮和趙繼祖活著,而且位高權重。徐達、常遇春等人,雖然能力較強,官職也不低,但他們都是朱元璋的嫡系。

邵榮和趙繼祖或許猜到,即使腳踏實地跟著朱元璋工作,一旦平定天下,失去了利用價值,兔死狗烹的悲劇會輪到他們頭上。恐懼和不甘心交織在一起,只好拚死賭一把,結果賭輸了,且輸得很慘。大膽假設一下,如果邵榮不謀反,活到六年後朱元璋稱帝,他的下場未必會好,只不過是多活了幾年。所以,史書故意忽略邵榮的事迹,只提到他謀反被殺,不是因為他不重要,而是礙於皇帝的顏面,不敢過多記載。

參考文獻:《明史》《資治通鑒》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其破壞性與複雜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價背後,它對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自6月21日以來,位於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動頻繁,截至7月3日已累計監測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島惡石島的部分島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島外避難。 據日本廣播協會4....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著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